國風指的是周初至春秋間各諸侯國華夏族民間詩歌。
《國風》是《詩經》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民族風格的周代民歌,畫面絢麗多彩,反映了中國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剝削壓迫不平衡局面的信仰,爭取更好的生活,是中國現實主義的源頭。測量。
國風的大部分作品都體現了華夏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統治階級的罪惡,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但這不僅僅是民間作品。
主要內容:
表達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願望和對勞役、兵役的痛苦與反感。例如《豳風·七月》描述了農奴被剝削、壓榨,終年辛勤勞動和痛苦和生活。《魏風·伐檀》揭示當時社會不合理現象,對不勞而食者提出了質問和抗議。《魏風·碩鼠》反映了漢族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的反抗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唐風·鴇羽》寫出了久困王事,在沈重的徭役壓榨下人民痛苦的呼號。《豳風·東山》描述戰後農村的破敗景象,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不幸和痛苦,表達了人民對和平與勞動生活的渴望。而《王風·君子於役》則從征夫家屬的角度,表示了對兵役、徭役的憤怒與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