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紀中葉,在德國興起了戀詩歌手(大都為封建貴族騎士階層的人物)。至14~16世紀德國又出現以市民行會為依托的名歌手,可以說是貴族戀詩歌手的繼續。名歌手是由城市的商人和手工藝者組成,組織者為手工藝者行會,成員依嚴格規則被劃分為不同的級別:藝徒、學友、歌手、詩人、名家等級別,這往往是在經常舉行的比賽後獲得的。後在瓦格納的著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中曾對名歌手做了生動的描述。
名歌手到17世紀就已衰落,其學校——烏爾姆學校——也於1839年解散,最後傳人死於1876年。
13世紀上半葉,在熱愛詩歌的弗裏德利克二世的統治下,大批法國遊吟詩人來到意大利,從而在普羅旺斯藝術的啟迪下,意大利音樂的抒情傳統得到很大的發展,並形成與羅馬教會音樂截然不同的民族世俗文化。
漢斯·薩克斯(1494~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