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代文學名詞解釋

古代文學名詞解釋

先秦文學-明清文學的名詞解釋

先秦文學

※上古神話:是指中國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它的產生主要與當時生產力低下的社會環境以及惡劣自然條件有關,其主要保存在出土資料和《山海經》、《穆天子傳》等早期文獻著作中,其內容豐富而復雜,包括著創世神話、始祖神話、洪水神話、戰爭神話和發明創造神話,這強烈反映出中華民族深重的憂患意識、厚生愛民意識以及先民的反抗精神,而其在文學上所運用的具體形象的思維、情感體驗隱喻和象征以及以己觀物、以己感物等文學表現手法,對於我國後來的文學發展影響頗大。

笙詩:是指小雅中的《南陔》、《白華》、《由庚》、《崇丘》、《由儀》。這六篇詩歌皆有目無辭。學界普遍認為,笙詩是《詩經》中有聲無詞的笙曲。

三家詩:三家詩是指秦火以後,《詩經》以其口耳相傳所出現的今文的魯、齊、韓三家詩。三家詩在西漢被立為博士,成為官學。魯詩出自魯人申培,齊詩出自齊人轅固,韓詩出自燕人韓嬰。但最後終因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的古文“毛詩”在民間廣泛流傳,皆先後亡佚。

說明:古文與今文是因書寫《詩經》字體以及版本的不同而形成的學派。

周族史詩:是指《詩經》中的《生民》(始祖後稷的審議誕生和他對農業的貢獻)、《公劉》(公劉率周人由邰遷徙到豳的歷史)、《綿》(古公亶父率周族由豳遷徙到岐之周原的歷史,並敘及文王的事)、《皇矣》(寫太王、王季的德業,然後寫文王伐崇伐密勝利)、《大明》(敘王季娶大任生文王,文王娶大姒生武王,然後寫牧野大戰。)等五篇詩歌作品。

風雅頌:是指《詩經》的分類,“風”即音樂曲調,國風即各地的樂調。十五國風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鄭風、齊風等。“雅”即正,指朝廷正樂,西周王畿的樂調。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74篇(大多為西周晚期的作品,少數篇目為東周時期的作品)。“頌”是宗廟祭祀之樂,許多都是舞曲。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

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文學表現手法,其既是《詩經》藝術特征的重要標誌,也開啟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簡而言之,賦就是鋪陳直敘,及詩人吧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詩人有本事或情感,借壹個事物來作比喻。興則是觸物興詞,客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詩歌的發端。其對於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以及文學創作影響很大。

《春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諸侯國歷史的通稱,後特指經孔子修訂的魯國編年史。其書記事系統,具有自覺的記事意識和寫作義例,是我國第壹部編年

1

1/23頁

體史書。它記載了自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歷史。其記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時,以時系年。”並且《春秋》作為“禮儀之大宗”,傾註了作者強烈感情色彩的作法,為後代史傳文學所繼承。這種創作手法被後世稱為“春秋筆法”。

楚辭:“楚辭”之名,始見於西漢武帝時,後西漢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

人作品,編成了《楚辭》壹書。具體而言,楚辭是指以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名物而創作額詩賦,在形式上與北方詩歌有較明顯的區別。其以屈原、宋玉等人為代表人物,其詩歌有著瑰麗浪漫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與此同時,由於其與南方的巫風文化以及語言文化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故而其詩歌在兼容《詩經》以及南方文風的基礎上,形成了以香草美人為象征和意境的浪漫文學風格。這使其與《詩經》成為了傳統詩歌的文學發展淵源之壹。

兩漢文學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此書是壹部產生於戰國晚期的理論著作,由於其出自於秦國宰相呂不韋門客之手,故名。全書有著嚴密的體系,全書分十二紀,每紀5篇;八覽,每覽8篇;六論,每論6篇,加上序文***161篇,今存160篇。全書條分理順,篇章劃分十分整齊,從結構上就把它組合成了壹個所謂“法天地”的完整體系。這自然也就把各家不同學說巧妙地納入了自己的理論框架之中。編者在兼收並蓄中頗具匠心,其中所表現的文學觀念超出了先秦諸子。

石刻文:石刻文是指秦皇統壹中國之後,在多次巡遊各地中刻石以表功。現存刻石***7篇,這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為句的韻文寫成。其中除瑯琊臺刻石為兩句壹韻外,其余嶧山石刻等篇皆三句壹韻,文詞整飭簡潔,讀來朗朗上口,是秦文學的獨創。

漢大賦(新體賦):漢大賦是漢代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樣式,它介乎於詩歌和散文之間,韻散兼行,可以說是詩的散文化、散文的詩化。漢大賦對諸種文體兼收並蓄,形成了新的文學體制。它借鑒楚辭、戰國縱橫之文主客問答的形式,鋪張恣肆的文風,又吸取先秦史傳散文的敘事手法,並往往將詩歌融入其中。僅從所采用的詩歌形式來看,既有傳統的四言,又有新興的五言和七言。漢大賦的文體來源是多方面的,是壹種綜合型的文學樣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頗強的表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枚乘的《七發》標誌漢大賦新體賦的正式形成,司馬相如作品代表漢大賦的最高成就。西漢後期大賦的主要作家是揚雄。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是東漢大賦的兩篇力作。

楚辭體(騷體賦):由於漢初上層社會崇尚楚文化,這壹風尚影響到文人群體,產生了祖述屈原楚辭的騷體賦,即楚辭體。其作品與漢大賦正面的贊頌諷諭不同,其大都依傍於屈原,重在詠物抒情,且抒發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調和《離

2

2/23頁

騷》相近。這種賦體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與漢大賦合流,總稱為辭賦。故而此類作品被稱為騷體賦。賈誼的《吊屈原賦》、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董仲舒的《士不遇賦》以及淮南小山《招隱賦》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