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
1、出處
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是張繼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此詩以江南水鄉楓橋為背景,通過描繪夜晚江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孤寂、憂愁的心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給人以深刻的藝術感受,是張繼詩歌的代表作之壹。
2、詩句解析
在這句詩中,“江楓”指的是江南水鄉的楓樹,代表著詩人所處的環境;“漁火”是指夜晚漁船上的燈火,是江南水鄉的壹種特色景象。作者通過“對愁眠”三個字,將這種景象與自己內心的憂愁聯系起來,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孤獨、無助的心情。
整句詩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水鄉夜景的欣賞與自己內心的憂愁情感。
作者簡介與生平
1、作者簡介
張繼,字叔大,唐代著名詩人,生於公元約718年,卒於約779年,範陽(今河北省定州市)人。他生活在唐朝盛世到中衰之際,是唐代文學史上壹位重要的文學家。
張繼的詩歌創作以寫景、抒懷為主,詩風清新自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他的詩歌作品廣泛流傳,其中《楓橋夜泊》是他的代表作之壹。此外,他還有《寄全椒山中道士》、《春夜喜雨》等膾炙人口的佳作。
2、作者生平
張繼博學多才,善於談論,了解治國之道。在天寶十二年(約公元753年)中進士,但銓選落地,歸鄉。大歷初年,他被任命為員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從此棄筆從戎。後來,他歷任檢校祠部員外郎、檢校郎中、鹽鐵判官等職務,分掌財賦於洪州。
張繼的詩歌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大歷末年,張繼在洪州任上病逝,他的朋友劉長卿為他寫了悼詩《哭張員外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