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西京古道歷史文化遺存

西京古道歷史文化遺存

西京古道,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沿途村落密布。古橋、古亭、古村屋,今天依然歷歷在目。

(1)古代橋梁。

現今乳源西京古道沿線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古橋有乳源鎮大福橋和大喬鎮通濟橋。

1.大富橋,在汝城鎮西南的拉嶺腳下,明代李李仁所建,清代重修(具體年代已佚)。該橋東西走向,長21米,寬2米,高3.5米。單跨“平拱”,拱跨10米,拱矢5米。修建青石(石灰巖)條,橋面鋪石板,兩端修建臺階,從地面到達橋上。大福橋是乳源歷史上西京古道的門檻。《清康熙乳源縣誌》載:“大福橋位於縣城西南二裏”,“自大福橋至臘嶺,相傳古西京路,...拉嶺達宜章二百余裏”。大福橋至今保存完好。橋北20多米就是323國道,這是新茹萍公路開通前乳源到石平的必經之路。大福橋至今仍由當地村民耕種。

2.通濟橋,俗稱“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清乾隆二十六年(171),二十九年(1764),毀於水毀。通濟橋,東鎮橋(大橋村東頭的高山)的傍山,西至大喬鋪街,是西京古道路上的壹級橋。通濟橋跨越的橋河,原名“石角溪”(也叫“石高溪”)。現在大橋村原來叫“石角水”,村前有個渡口叫“石角渡口”。在通濟橋建成之前,來往於此的行人都是靠舟楫往來,每次發大水都有人淹死。明朝時,村民任瑤(現大橋村村長)在這裏建了壹座石拱橋。大橋建成後,縣長李勝春題寫了壹個牌匾:“通過日歷,人們可以相互學習。”。所以這座橋屬於當地最大的橋,被稱為“橋”。後來河名“石角溪”,村名“石角水”,逐漸被約定俗成的橋名“橋”所取代。清幹隆二十六年(1761),通濟橋被洪水沖毀,二十九年(1764),該橋村民徐四書發起(但未到達),當地村民捐資重修。

同濟橋東西向,長53米,寬6米,高7米。它有兩墩三拱,拱跨12米,拱矢(指兩拱連線至拱頂的高度)6米。橋墩采用“睡在木基上”的方法建造(先在橋墩河床上垂直埋設水桶般粗的松樹,然後在松樹上建造墩腳),用拱圈石縱向鋪設法建造三個半圓洞,洞與洞之間的關系采用“連續橋”的結構,相鄰兩個洞為同壹拱腳,使拱連成壹體。橋上各孔的承重,依靠全橋各孔的“支撐”,參與* * *互動。橋墩設置迎水面尖形引水噴嘴,橋面鋪石板,兩側築圍欄,中間建橋亭,兩端建臺階:東端為前橋17級,西端為後橋14級,平滑至橋面。通濟橋是清代橋梁的八大古景點之壹,“喬婷文峰”。壹首古詩稱贊說:“石橋亭上建奇峰,壓倒江波鎮龍。露清婀娜,人婀娜多姿。”

新中國成立後,1958修建了乳源至石平的公路,並拆除了橋亭。兩端臺階填好後,加了壹段混凝土引橋,橋面填了壹層沙子,兩邊加了橋欄桿。2005年,乳源縣人民政府在橋體內灌註混凝土進行加固,用混凝土鋪築橋面,並新建水泥柱式橋墩橋圍欄。

通濟橋歷時240多年,至今仍屹立不倒,可供載重10-15噸的車輛通行。通濟橋不僅在西京古道的正常通行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後的近半個世紀裏成為平(石)汝(元)公路的主要橋梁之壹。通濟橋是大喬歷史文明的象征。

②古涼亭。

人們對“亭臺樓閣”並不陌生,這種亭臺樓閣經常出現在著名的山區度假村和花園別墅中,有屋頂,沒有墻壁。西京古道沿途為行人歇腳而建的“涼亭”至今保存完好,包括提雲嶺亭、橋上香堆亭、吳記領觀芝亭、新谷仙靈坳程序亭、猴嶺心涵亭、泥坳樂山亭、白牛坪楊誌亭、三元圩守德亭、核桃山、虎沖乘涼避雨九亭。

這些亭子的建築形式之壹是長方形石墻、帶梁的雙坡屋頂、兩側有山墻的風火墻,也叫“馬頭墻”,是壹種屋式造型的亭子,門內有兩個山墻;另壹種是石拱橋亭,拱圈石垂直鋪設,兩邊有墻有門,頂上有厚土。這種風格的亭子有兩個:爛泥坳的提雲嶺亭和樂山亭。現有展館均為平面長方形單間,內部空間約30-40平方米。風火山墻亭和拱券亭形成了其獨特的建築特色,不同於著名的山區度假村和花園別墅中常見的透明風景亭。采用風-火山墻和拱-券建築方式,外形美觀,建造牢固,尚古,能在大自然惡劣氣候下抵禦風雪。白牛坪地處寒冷,每年農歷十壹月進入冬季。“風雨立刻把雪凝結,深達兩三尺。”為了遮擋風雪侵蝕,亭子都是用長方形的石頭建造的,而且亭子建在石灰巖地區,建築的主要材料石頭都是就地取材,避免了長途運輸的痛苦。

亭碑中記載,西京古道是古乳源的交通要道。無論寒暑日夜,路上客商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壹路上沒有休息的地方。來往的人常常感嘆“這裏春雨淋漓,夏日熏人,秋露淒涼,冬霜兇猛”。明清時期,全國各地的村民沿著古道建亭,幾乎達到五裏壹亭。行人“在突如其來的風雨中得到了庇護,在炙熱的汗水下也能乘涼”。

涼亭的作用主要是供長途跋涉的行人休息乘涼避雨。有些亭子旁邊還有茶亭,專門有人泡茶給路人解渴。猴子嶺的心涵閣和吳記領嶺的觀誌閣至今仍有“贈茶”的石碑。涼亭不僅是供人休息的,建築造型也很講究。有風和火山墻的涼亭看起來像壹個石牌坊,可以為其優美的造型增添美麗的風景。館內還有浮雕和石雕。從那壹刻起,刻在亭門上的名字,如“楊誌”、“韓信”、“停壹會兒”、“守德”,就意味深長了。亭門簪,兩側浮雕石獅、古天公保佑人像,門柱兩側墻壁上雕刻的傳說中的八仙寶藏、動物、植物等圖案,趣味十足。由於建築材料、建築方法和所選地形的恰當組合,亭子清爽宜人,微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就像《楊誌亭》石刻對聯的書裏說的:“只宜聊停明月,偶爾擁足清風。”涼亭有抒情的句子和真誠的建議。長途跋涉在荒山野嶺,山高路險,亭中常有對聯告誡行人:“何不停停?”來來往往的時候,不要荒廢了自己的前程。“亭子上的題詞還有祝行人好運、壹帆風順的賀詞,真能讓人長命百歲,福報無窮。

久而久之,古亭臺樓閣成了歷史遺跡,遺留在西京古道上,沒有被人們看到。但在其古老的身軀上,卻有著豐富的古建築、交通、經貿等歷史文化痕跡可供借鑒。

(3)經濟、文化和古民居。

西京古道的開通對嶺南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1.郵政商店大廈。為了方便旅客,古茹園西京路沿線有五棟豪宅。這五大府中有壹個是龍溪府,就在今天的龍南水庫。第二個是駿豐府,在大喬鎮石角塘村南約1公裏處,至今仍稱為“府下”。第三個是白牛坪大廈,位於大喬鎮白牛坪。第四個是梅花公館,位於樂昌市梅花鎮。第五,五羊公館,位於樂昌市老坪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乳源縣誌》載:“縣西北舊西京路,久晦,崎嶇蒙蔽,旅者懼之”。“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六月,李指出境開宜章之路,自西四十裏至龍溪府,自三十裏至俊峰府,自三十裏至白牛坪府,自四十裏至梅花府,自十五裏至舞陽府,自宜章縣。郡東有工食,西北居,居邦君(知府吳邦君)賜價。”

2.公平市場。為了滿足西京古道沿線經濟發展和人民商業往來的需要,集市市場悄然興起。清代有隴西的郎木橋集市、峻峰的石角湯唯和白牛坪的三元集市。尤其是位於湘粵交界處的三元圩,廣東、湖南兩省周邊的農民、商人每天都聚集在這裏買賣。這個歷史悠久的農貿市場從清朝到解放初期壹直是比較繁榮的市場。

3.學校學院。西京古道的開通促進了沿途文化教育的興起。清乾隆年間,大橋村(今大喬鎮大橋村)有三所書院。這三所書院的名字是西施書院、布坎書院和觀瀾書院,而觀瀾書院至今仍保存完好。

觀瀾書院位於大喬鎮新書房村。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距今210多年。學院位於橋的岸邊,在正門前可以看到湍急的河水。後浪推前浪,滾滾向前,故名“觀瀾”。書院建築分四步:壹進拱門修門,門樓建為風火墻,門頂用磚砌成菱形、方形墻,上有“拱門修門”二字,拱門修門後為“魏紫門”;二進觀瀾門,三進明德堂,四進高級堂;三個院子。壹進院子,地板是鵝卵石鋪的,其次是石板。建築布局為四合院,有四個院落,磚木結構,兩層小樓懸掛在山頂。劇院的走廊和欄桿用藝術木雕裝飾。明德堂後面的如香院的遊廊欄桿上刻有花鳥和圓形篆刻的“福、祿、壽”字樣。篆刻采用了激進置換的方法,構思巧妙。明德堂正面用隔扇與儒香院隔開,建築美觀典雅,建築技藝高超。掛在觀瀾門門楣上方的觀瀾書院木碑,矗立在書院落成的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碑長1.8m,寬0.5m,紅色,浮雕,金黃色。“觀瀾書院”二字楷書,筆法蒼勁凝重。觀瀾書院由大喬第十四世徐士遺學生徐景發創辦,具有明顯的客家建築特色。

書院建成時,有位學者打算在門口貼對聯,寓意深遠。其中公秀門對聯壹直為後人所用:“公南鎮正北,秀水甲山繞戶。”魏紫門聯:“子琪勤來多瑞景,夏薇學去名人。”觀瀾門對聯:“觀周生人之身,觀藍藍前智者之心”。明德唐蓮:“明隨日月,美如花影。往往是基於多年的書籍歷史;德配幹坤,不適合鬥牛。”學長唐煉:“心為君子,誌為俊美,心自有善德;富則勇,人造城,富則興,惡勢力侵。”大橋村自明代宣德年間建立以來,壹直欣欣向榮。清代有壹首描寫大喬八景的詩:“西江縱貫夏小雲,蜿蜒繞過百村。水秀山在清代被稱為盛迪,不舉寺是豐富和遙遠的。當時的大橋村,百戶人家,文化教育發達,歷代人才輩出。到民國初年,共有郭升、曾升、郭健子、中國留學生、龔升等150余人,其中七品以上官員數十人。

4.民居。西京古道沿線,村落眾多,都是客家人居住,屬於客家圍屋布局。這些村落的建築特色如下:1。以姓氏為聚居點,為壹個姓氏修建祠堂或祠堂(客家人也稱“夏婷”)和小門,作為壹個獨立的村落。汀廈門門壹定是同村同姓壹家的軸心,汀廈門門是本村的公共活動場所,紅白事都在這裏舉行。2.大殿建築正面墻上有神龕(有的地方稱“太子殿”),神龕中間供奉觀音佛像,左右兩側擺放歷代祖先的牌位。第三,村裏的居民必須以廈門門為軸線向左右兩邊延伸,按照地理風水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四、戶與戶之間用墻* * *檐,穿墻串梁。五、多數村莊門前有寬闊的門坪,門坪外有水塘。六、每家每戶都有壹張固定的八仙桌,正廳有壹個大石板窯洞,並把這張八仙桌當作家裏的東西,既莊嚴又神聖。方桌的桌面大多是柏木做的。從砍樹到請木工到擺放方桌,日期都要選好。方桌擺放好後,就不能隨便移動了。

在西京古道沿線的這些古民居中,現存最古老的村落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如大喬鎮的大喬老屋村,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距今已有560多年。大喬鎮石角塘村始建於明朝(1436-1449),距今已有550多年的歷史。這些古民居是我們今天研究西京古道和客家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