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刈麥》白居易 唐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譯文:
莊稼人很少空閑日子,五月裏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間壹場南風吹過,那小麥鋪滿隴溝焦黃。
婦女們擔著竹筩粟飯,孩童們提著瓦罐漿湯。
前行後攆去送晌到田裏,小夥子們正操勞在南岡。
兩腳蒸騰著暑天的土氣,脊梁灼烤著火般的太陽。
力氣耗盡了也不覺得熱,只是貪圖這夏日好天長。
更有那些窮苦的婆娘,抱著嬰兒在他們壹旁。
右手去撿那丟掉的麥穗,左臂懸挎著破爛的扁筐。
聽她們相互間三言兩語,禁不住引起我無限悲傷:
“俺家的收成全繳了稅,拾這點漏兒壓壓饑荒。”
如今我有什麽功勞德行,從來也不從事農耕蠶桑。
從九品吃祿米足三百石,成年價到頭來還有余糧。
想到這些好不暗自慚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遺忘。
賞析: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壹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裏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幹點活。
2.關於友朋的詩句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壹個也難求。——曹雪芹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誌。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爭報恩》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張九齡
壹貴壹賤交情見。——駱賓王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馮夢龍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
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詩經·小雅》
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
刎頸之交。——《漢書.諸葛豐傳》
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
3.關於耬的詩句和聖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九耬種
宋代:王安石
富家種論石,貧家種論鬥。
富貧同壹時,傾瀉應心手。
行看萬壟空,坐使千箱有。
利物博如此,何慚在牛後。
芟麥歌
元代:王禎
田家食力不食智,麰麥年年勤種蒔。老農八十諳地利,暑夏呼兒先暵地。
再耕再耨土華膩,手把耬犁知已試。土沃不妨投種穊,今年已報春澤被。
覆壟苗深如櫛比,薰風長養見天意。獵獵青旗催稚穗,才結稃胞花雪墜。
赫赫曦輪熾鉆燧,盡著精華輸至味。粒飽芒森密如彗,頓失前時浪翻翠。
豈知真宰調元氣,化作黃雲表嘉瑞。老農眼飽雖自慰,旦夕卻憂風雨至。
子婦奔忙事芟器,釤綽翩翩轉雙臂。曳籠腰間盈復棄,急載牛箱夜無寐。
轉首登場簇高積,風翻日碾半猶未。己向公門奉新饋,曲材和糴凡幾次。
年餉巡門仍語誶,夏稅有程今反易。自餘宿負如取寄,指此有秋爭蟻萃。
壹得豈能償百費,終歲勤勞壹歔欷。昨日公堂宴賓貴,尊俎橫陳混肴胾。
檀板珠繩按歌吹,萬錢不值供壹醉。庖人搓揉出精粹,尚喜食新誇餅餌。
物不天求皆力致,飽食何人知所自?春祈夏薦禮所記,報本從來追古義。
但願斯民不畏吏,吏不擾民民自遂。凡在牧民遵此治,坐見兩岐歌政異。
日富囷倉均被賜,不使老農憂歲事。
將之建昌縣 其壹
清代:高心夔
養屙白雲下,安臥足幾時。谷口青扈語,蹶予赴佳期。
農父惜春半,晨出耬東菑。蕩子步廣陌,居人掩空閨。
冥心學流水,屈折溝與溪。鄭緩有墨弟,於陵有織妻。
饑寒不相守,黽勉意何為。
乙酉雜詩 其壹
近現代:秦鴻
向晚收霢霂,西風試壹講。街衢擬河汊,舴艋皆失港。
世人螻蛄群,驅使焉用棒。紛爭狺哞牙,自閉枯河蚌。
雷喑曾掩耳,風過猶撫項。拾塊亦當金,寶之扃篋缿。
噫我欲抽身,片紙容儋傋。流丸止甌臾,寸管適耬耩。
4.關於新事物的詩句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解讀]在沈船旁邊又有千萬只船駛過,枯樹前面又有千萬棵綠樹在茁壯成長.唐敬宗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劉禹錫和白居易在揚州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詩贈劉禹錫,為劉禹錫被貶二十三年鳴不平,劉禹錫寫詩作答.雖然也感嘆自己遭遇不幸,埋沒壹生,自比“沈舟”、“病樹”;但又相當達觀,看到的是千帆競發,萬木爭春,自己並不感到頹唐.詩句形象生動,比喻新穎,包含著壹種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至今仍被人常用來說明沒落的事物,就由它沒落吧;新生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千帆過:船只來來往往很多.萬木春:萬木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解讀]蒼茫的沙漠中,升起壹縷孤單的狼煙,直立而上;長長的黃河上,映照著將落的太陽,又紅又圓.詩句將塞外奇特的風光,寫得開闊鮮明,氣勢雄渾,如在眼前.“直”、“圓”二字傳神,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表現了詩人的親切感受.詩人把自己只身赴邊的孤寂的情緒溶化在自然景觀的描繪中.近代王國維稱這兩句詩為“千古壯觀”的名句.大漠:沙漠. 孤煙:指狼煙.燒狼糞的煙,直上而且不散開,容易看得見,古代用來做軍事報警.直:孤煙高而不散的樣子.長河:指黃河.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解讀] 平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每年壹度秋枯春榮.無情的野火哪能燒盡,溫暖的春風又使它發芽滋生.前兩句寫出了野草壹枯壹榮的自然規律,後兩句寫出野草綿延繁榮的具體形象,熱情贊頌了野草雖備受摧殘,但枯後復榮,頑強堅韌的生命力.現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是阻擋不住,扼殺不了的.此詩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傳說後來他從江南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謁見老詩人、著作郎顧況.顧況看到他姓白名居易,就說:“長安物貴,居大不易.”接著看詩卷第壹篇《賦得古原草送別》,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說:“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因此替他宣傳,稱道他的才能,於是白居易名聲大振.離離:形容春草茂密繁盛的樣子. 枯榮:壹年壹度,秋枯春榮.枯,枯死,榮,茂盛.
5.關於詠秋的詩句本人的最愛三首
把秋天寫的最傳神的
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把秋天寫的最深情的
蘇幕遮 [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暗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把秋天寫的最壯誌豪情的
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多謝指教!
6.關於輕舟的詩句《早發白帝城》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詠懷》
年代: 魏晉 作者: 阮籍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
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來者吾不留。
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遊。
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
綠水逶迤,芳草長堤。
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
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行香子·壹葉輕舟》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壹葉輕舟。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巖陵。君臣壹夢,今古虛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清。
7.關於上元節的詩句《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徑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褥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名霎,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上元夜六首(壹作夜遊詩)》唐 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神燈佛火百輪張,刻像圖形七寶裝。
影裏如聞金口說,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勝常年,此夜風光最可憐。
鳷鵲樓前新月滿,鳳凰臺上寶燈燃。
金勒銀鞍控紫騮,玉輪珠幰駕青牛。
驂驔始散東城曲,倏忽還來南陌頭。
公子王孫意氣驕,不論相識也相邀。
最憐長袖風前弱,更賞新弦暗裏調。
星移漢轉月將微,露灑煙飄燈漸稀。
猶惜路傍歌舞處,躊躕相顧不能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