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初雪的詩句
1、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____黃景仁《別老母》
2、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____祖詠《終南望余雪》
3、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壹》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____李白《北風行》
5、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____納蘭性德《於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初雪指入冬後的第壹場雪。初雪有非常好的寓意。相傳,只要在初雪時和心愛的人壹起看,就會永遠幸福的在壹起。或是在初雪時遇到另壹半,他(她)就會是妳的真命天子(天女)。總之關於初雪的說法都很唯美而溫馨,為人們所期待。
關於初雪,很多種說法都跟愛情有關。韓劇中的浪漫的愛情故事往往會提到初雪,在韓國,確實有壹些與初雪相關的傳說。
1、有傳聞下初雪的時候,任何謊言都會被原諒,不管是男男女女。所以以初雪來表示的初戀的情感。
2、如果戀人壹起看見初雪,會壹直幸福的。
2.關於竹的詩句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淩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裏 竹裏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壹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幹。 要使竹林有***見,不持方帽禦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幹。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範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幹。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幹。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壹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楊萬裏.宋(1127-1206)。
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素陰。
看筍 筍如藤薛爭長。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暗林忽兩三莖。
竹林 珍重人家愛竹林。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無薄相。須要穿來籬外生。
記張定叟煮筍經 江西毛筍未出尖。雪中土膏養新甜。
先生別得煮簣法。丁寧勿用醯與鹽。
巖下青泉須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聲。余瀝仍和月光吸。
謝唐德明惠筍 高人愛筍如愛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雲何又遣十輩來。昏花兩眼為渠開。
煮筍 金陵竹筍硬如石。石猶有髓筍不及。
巔南市裏筍如酥。筍味清絕酥不如。
帶雨劚來和籜煮。中含柘漿新甘露。
可蒸可膾景可羹,繞齒蔌蔌水雪聲。 不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
都不食筍戲題 竹祖龍孫渭上居。供儂樽俎半年余。
斑衣戲彩春無價。玉版談禪佛不知。
竹枝詞 短儂籬漏芒破。須遣拖泥帶水來。
初食筍蕨 鳳烹龍世浪傳。猩唇熊掌我無緣。
只逢筍蕨杯盤日。便是山林寶貴天。
詠十裏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壹見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棲雀子猷魂。
歐陽修.宋(1009-1072)。醉翁。
江西吉水人。 秋晚凝翠竹 蕭疏喜竹勁,寂寞傷蘭敗。
叢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竹間亭 啾啾竹間鳥。日夕相嚶鳴。
悠悠水中魚。出入藻與萍。
水竹魚鳥家。伊誰作斯亭。
翁來無車馬。非與彈弋並。
刑部看竹郊孟郊體 花妍兒女姿。零落壹何速。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綠。
京師多名園。車馬紛馳逐。
春風紅紫時。見此蒼翠玉。
淩亂迸青苔。蕭疏拂華屋。
森森日影閑。濯濯生意足。
幸此接清賞。寧辭薦芳醁。
黃昏人去鎖空廊。枝上月明春鳥宿。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俞 野水竹間清,秋山酒中綠。 送子此醋歌,淮南應落木。
暇日雨後綠竹茂,日夕愛君。 佳禽哢翠樹,若與坐人親。
賦竹上甘露 梢梢兩竹枝,甘露葉間垂。 草木有靈液,陰陽凝以時。
深山與窮谷,往往嘗有之。 幸當君子軒,得為叢人知。
物生隨所詫。晦顯各有宜, 聊以助歌詠,兼堪飲童兒。
贈余以端溪綠石枕與蘄州竹簞 端溪琢出月缺樣,蘄州織成雙水紋。 呼兒置枕展方簞,赤日正午天無雲。
黃琉璃光綠玉潤,瑩凈冷滑無埃塵。 憶昨開封暫陳力,屢乞殘骸無埃塵。
聖君哀憐大臣閔,察見衰病非虛飾。 猶蒙不使如罪去。
特許遷官還舊職。 選材臨事不堪用,見利無慚惟茍得。
壹從僦舍居城南, 張仲通示墨竹嗣以篇 數竿蒼翠寫生綃,寄我公齊伴寂寞。 不待雪霜常凜凜,雖無風雨自蕭蕭。
嗟予心誌俱誠厚貺,遠漸為報乏瓊瑤。 劉氏竹林小飲 春榮忽已衷。
夏葉換初秀。 披荒得深蹊。
掃綠蔭清晝。 萬竿交已聳。
千畝蔚何富。 驚雷迸狂鞭。
霧籜舒文鄉。 謝提刑張郎中寄筇竹柱杖 玉光瑩潤錦爛斑。
霜雪經多節愈堅。 珍重故人相贈意。
扶持衰病過殘年。
3.求關於“竹”字的詩句唐代: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淩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 宋代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壹勺水。
――宋.陸遊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裏 竹裏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壹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幹。 要使竹林有***見,不持方帽禦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幹。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範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幹。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幹。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壹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樂史 .宋(930-1007)。
子正。 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慈竹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壹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 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鄆州張公藝,九世同壹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 朱熹 .宋(1130-1200)。
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次韻擇之詠竹 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
此君同壹笑,午夢頓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 移自溪商園。
種此墻陰路。 墻陰少人行。
來歲障幽戶。 公濟因君次韻 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
日日來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風。 猶嫌有兼味,不似壹源攻。
和劉秀野新筍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風雨。 下有萬玉虬,三冬臥寒土。
筍脯 南山春筍多,萬裏行枯臘。 不落盤餐中,今知綠如簣。
次韻謝劉仲行惠筍二首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差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楊萬裏.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 凜凜冰霜節。
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
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
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
未夕起素陰。 看筍 筍如藤薛爭長。
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
暗林忽兩三莖。 竹林 珍重人家愛竹林。
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無薄相。
須要穿來籬外生。 記張定叟煮筍經 江西毛筍未出尖。
雪中土膏養新甜。 先生別得煮簣法。
丁寧勿用醯與鹽。 巖下青泉須旋汲。
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聲。
余瀝仍和月光吸。 謝唐德明惠筍 高人愛筍如愛玉。
忍口不餐要添竹。 雲何又遣十輩來。
昏花兩眼為渠開。 煮筍 金陵竹筍硬如石。
石猶有髓筍不及。 巔南市裏筍如酥。
筍味清絕酥不如。 帶雨劚來和籜煮。
中含柘漿新甘露。 可蒸可膾景可羹,繞齒蔌蔌水雪聲。
不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 都不食筍戲題 竹祖龍孫渭上居。
供儂樽俎半年余。 斑衣戲彩春無價。
玉版談禪佛不知。 竹枝詞 短儂籬漏芒破。
須遣拖泥帶水來。 初食筍蕨 鳳烹龍世浪傳。
猩唇熊掌我無緣。 只逢筍蕨杯盤日。
便是山林寶貴天。 詠十裏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壹見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
棲雀子猷魂。 李覯.宋(1009-1059)。
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齋題事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劉過 .宋(1154-1206) 。改之,龍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 沁園春.寄孫竹湖 問訊竹湖,竹知之何, 如何未歸。
道吳山越水, 無佳處,來無定止,去亦何之。 劉敞.宋(1019-1068)。
原父,原甫, 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 曲水臺竹間默坐 林履不能遠。
逍遙池上林。 。
4.有關酸的詩句有關酸的詩句:“梅子留酸軟齒牙”
原文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裏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譯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後,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
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後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賞析
這首寫芭蕉分綠,柳花戲舞,詩人情懷也同有景物壹樣清新閑適,童趣橫生。兒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無限童心,在風中與孩童們捉迷藏。不時有笑聲漾起,詩人該是從睡夢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長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作者簡介
楊萬裏,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詩人,與尤袤、範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5.關於地府的詩句如下,望采納:
臨終詩作者:唐寅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地獄界偈作者:釋遵式
三界無別法,壹切唯心造。是故於日夜,當自勤觀心。
心欲起諸惡,速滅如救然。心欲起諸善,愛護如珍寶。
行惡雖少頃,未來受苦長。為善向菩提,永證常樂果。
觀地獄圖作者:貫休
峨峨非劍閣,有樹不堪攀。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閑。
周王應未雪,白起作何顏。盡日空彈指,茫茫塵世間。
詩句——
魚燈引魂開地府,夜夜晶光射幽戶。-古鏡詞(並序)作者:劉基
壹旦神魂歸地府。應難齲空教淚點多如雨。-漁家傲作者:梵琦
天堂地府,善惡由心,死生迷悟爭先。-神光燦贈張九郎作者:譚處端
七魄有緣歸地府。三魂無分上天。-瑞鷓鴣作者:王哲
6.關於蒙山的詩蒙山亦是歷史文化名山。2,000余年來,壹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孔子曾多次登臨蒙山,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之說。楚國老萊子、戰國縱橫家鬼谷子、漢朝史學家蔡邕等曾隱居此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結伴遊蒙山,杜甫寫下"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被,攜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臨蒙山;北宋文學家蘇軾登蒙山寫有"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的名句,清帝康熙的《蒙陰曉雪》和乾隆的《望蒙山雪色》等詩篇,都對蒙山頌揚備至。
蒙山作
蕭穎士
東蒙鎮海沂,合沓餘百裏。
清秋凈氛靄,崖崿隱天起。
於役勞往還,息徒暫攀躋。
將窮絕跡處,偶得冥心理。
雲氣雜虹霓,松聲亂風水。
微明綠林際,杳窱丹洞裏。
仙鳥時可聞,羽人邈難視。
此焉多深邃,賢達昔所止。
子尚捐俗紛,季隨躡遐軌。
蘊真道彌曠,懷古情未已。
白鹿凡幾遊,黃精復奚似。
顧予尚牽纏,家業重書史。
少學務從師,壯年貴趨仕。
方馳桂林譽,未暇桃源美。
歲暮期再尋,幽哉羨門子。
蒙山作
蕭穎士
東蒙鎮海沂,合沓餘百裏。
清秋凈氛靄,崖崿隱天起。
於役勞往還,息徒暫攀躋。
將窮絕跡處,偶得冥心理。
雲氣雜虹霓,松聲亂風水。
微明綠林際,杳窱丹洞裏。
仙鳥時可聞,羽人邈難視。
此焉多深邃,賢達昔所止。
子尚捐俗紛,季隨躡遐軌。
蘊真道彌曠,懷古情未已。
白鹿凡幾遊,黃精復奚似。
顧予尚牽纏,家業重書史。
少學務從師,壯年貴趨仕。
方馳桂林譽,未暇桃源美。
歲暮期再尋,幽哉羨門子。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7.壹句有關荷的詩句並賞析“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壹“碧”壹“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壹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作者簡介]
楊萬裏(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為秘書監。工詩。為“南宋 四大家”之壹。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壹家。壹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有《誠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