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在雲端的日子裏散文

在雲端的日子裏散文

 在秭歸,在詩鄉,踮起腳尖,我們就能碰觸到幸福的雲端。

 ——題記

 我壹直認為,詩歌是上天送給文人最好的禮物。因為它,讓我們可以擁有壹段與心靈對話的時光。我曾經看過壹段這樣的話:“雅斯納斯·波良納莊園的春天,太陽照得整個莊園暖洋洋的,壹只蜥蜴懶懶的躺在小路旁。列夫·托爾斯泰右手插在腰間,看著蜥蜴,低下頭說:‘妳快樂嗎?’壹會兒,老人擡起頭,用左手按在胸前,說:‘我不快樂。’” 而此刻的我,在鍵盤上敲著上述的文字,心裏洋溢的卻是滿心的歡喜。

 五月十八日的下午,我接到秭歸縣文聯康寧先生的電話通知,當時我看了看來電提示,是外地的電話。電話裏,壹個男性渾厚的聲音在確認了我的名字後,告訴我說:“恭喜妳,獨得大獎。”同時還邀請我參加頒獎典禮及詩會的壹系列活動。當時,我大腦壹片空白,猶如夢中。我怎麽也不相信這會是真的,在反復的追問中,才確認消息的來源準確無誤。喜悅、興奮自是難於言表,從那壹刻起,我便壹直過著踩在雲端的日子裏……

 孤獨的旅程

 薄霧彌漫和細雨迷蒙的閩北淩晨,我獨自壹人踏上前往秭歸的行程。

 揉碎了夜幕的細雨灑在起點的腳下,行進的車輪丈量著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列車上的人很多,卻沒有壹個認識我,我換了千百種坐姿,遙想即將發生的場景,而夜幕中的風景就像黑夜的影子,壹段壹段的浮現,那路兩邊的風景卻離我越來越遠。

 記得啟程前,我曾經詢問康寧先生,我這壹路,是否有同行者。他在電話中肯定而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妳的這段行程將會是非常孤獨的旅程。”

 生活中,我是壹個喜歡熱鬧而內心孤獨的行者,習慣於默默地獨自前行,習慣了讓自己在無數個無邊無際的夜晚獨自奔跑。我不知道自己將奔向何處,但我知道自己在找尋什麽。或許因為孤獨已久,所以寧願孤獨地享受孤獨,或許那就是我的方向和宿命。我總是靜靜地站在孤獨裏看塵世間的風景,那些在孤獨中潛滋暗長的是我對壹種信念的執著。

 回眸看路上的行人,路的盡頭依然是路,而誰又不是這路上的匆匆過客?這來路和回程的孤獨,歲月的盡頭,前面壹定還有壹種我向往的生活在等著我。或者不舍,或許流淚,但我仍然會堅守著我的驕傲,繼續我孤獨的旅程,對詩歌的追求與不棄,即使有人會說我清高和驕傲,但因為這才是真實的我。

 回家的感覺

 因為身在異鄉,才會有天涯遊子的思鄉、戀鄉情節,才會壹遍遍地回味回家的感覺,用家的種種溫馨和幸福的感覺去驅趕在外漂泊孤獨的日子。

 壹路風塵仆仆,我的心都盛滿了希望,那種感覺,在車上的體會是那般強烈。而秭歸,在我踏上妳的第壹刻起,我便有壹種回家的感覺。當妳清秀的山影、溫婉的峽江站在我面前,我那怦然的心即刻便安然而寧靜。沒有意外,只有意想之中的靠近。因為我知道,地域的距離無法與心靈的融合相比,而妳就像壹首詩,妳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妳是壹個所有詩人向往的地方!因為在我所有的記憶裏,或許,妳壹直都在等著我這個詩人吧。

 沒來的時候,我就在網上搜索關於妳的壹切信息並進行對比,像“八山壹水壹分田”的地域特征,像柑橘、茶、竹、板栗等特產,還有關於氣候,溫差等等,這壹切與我置身的小城是多麽的'相似。而更為重要的是寫《離騷》的屈子和寫《滄浪詩話》的嚴羽,雖然他們沒有生活在同壹個時代,但他們的壹切都與詩歌有關,都與家國有關。

 我抵達秭歸的時候,正值夜幕初降,華燈初上。昏黃的燈光,本來意味著溫暖,家的感覺,而這燈火,溫暖著我心靈最脆弱那壹部分。我知道,所有的這壹切,只有走的遠了的人才能體會。時間和空間的跨度,沒有讓我感到身處異鄉的感覺,因為我分明看到,峽江兩岸升起的裊裊炊煙正向我招手,向我致意。

 即使是回程前的最後壹晚,雖說註定是要失眠的,想回去後要做些什麽,帶些什麽東西,沒完沒了。但我知道,我還會再回來!因為,這裏有壹種回家的感覺在時刻地召喚著我;是對詩歌之鄉的仰慕在召喚著我!

 五月初五,在詩鄉

 五月初五,從來就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我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獲獎詩人,相會於秭歸,相會於詩鄉。相互間沒有陌生的拘謹,沒有隔閡的感覺,有的只是對屈子的景仰和對詩歌的執著。

 五月初五,我們沿江邊,登鳳凰山,探尋詩人的足跡,祭奠屈子的詩魂;我們懷著壹份純凈,在端午詩會上,吟誦著對屈子的熱愛,抒發我們對詩鄉真摯情懷;我們觀龍舟賽,聽江面上飄蕩的呼喚聲。壹曲“我哥喲,回喲哦……”的悲壯,讓來自山東的周詩人,潸然淚下;在這樣壹個紀念詩人的節日裏,讓我們的生命震撼;蒙蒙細雨中,我們在第二屆三峽國際旅遊節開幕式上,為秭歸的旅遊、文化的發展喝彩、鼓勁。在秭歸的日子裏,我看秭歸詩風蕩漾,秭歸看我詩心跳躍,然後再把我對詩歌的信念與詩意的芬芳與秭歸永駐。

 五月初五,在鄭家老屋舉行的端午詩會上,所以的詩人,用對詩歌的熱愛,虔誠、純凈和真誠,尋找真正的詩歌和生活之歌。在頒獎會上,來自寶島臺灣的詩人鄭愁予、蕭蕭、隱地、白靈和中國詩歌協會的張同吾、桑恒昌、宗鄂先生用自己的詩作吟頌對屈子的仰慕和熱愛。而獲獎詩人賈非用四川方言,深情吟誦自己的獲獎作品《端午:祖國之書》更是把詩會的氣氛推向另壹個高潮。那些來自屈平裏的騷壇詩會的農民詩人,則用自己最虔誠的心,最真摯的感情,用詩歌抵達壹條可以觸摸屈原的路……

 在詩鄉,我理解了詩歌,明了了心靈的方向。我知道,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從沒有勝利者,也沒有失敗者。有的,只是自己心靈的獨白;有的,是對詩歌探索無盡的苦役。有的,是不斷地打碎舊鐐銬,又打造新鐐銬;有的,是接近自由的飛翔之夢。而我們在秭歸的每壹天,都能為沈湎在詩鄉的詩海中而興奮;在秭歸,我們用所有詩歌的花瓣,來祭奠屈子的亡靈。

 此刻,我想用真誠的語言說壹聲感謝!因為有秭歸的“屈原杯”全國詩歌賽,才會在屈原的麾下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才會使屈子的精神的不斷高揚,才有我與詩友們在秭歸日日疊加的友誼。

 載得詩歸

 幾多牽掛,幾分不舍……

 城市的燈光撕破夜的帷幕,盛宴過後必定是落寞的孤獨。那些遊離的心境就像黑夜裏隨風而動的雲,飄蕩、躁動著,無所歸依。那些曾經因沈默而留於心口的話語,在峽江暗綠色的湖面上留下斑駁的碎影。

 手中忽明忽暗的煙火點燃了我在夜幕中飛揚的思緒,列車開出宜昌,我禁不住回頭望去,秦老師、小梅、李平離去的背影在我的眸子裏不停地重疊、模糊,而宜昌已沈浸在了茫茫夜靄中,夢幻壹般遊移。

 我知道,這個時間上,有很多東西是距離越遠了反而看得越清晰。那麽,就讓我這樣繼續思念吧!讓那些和我壹起參加詩會的所有文朋詩友把踩在雲端燦爛的日子,在回憶的畫面裏如蘭蕙般壹直久盛不衰吧!

 載得詩歸, 所有的話語因為珍惜而埋於心海,從此天涯亦咫尺;載得詩歸,壹路詩雨,壹路花香,從此心靈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