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宋代:楊萬裏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裏湧銀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愛東山晴後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釋義:
只知道尋覓勝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風中夕陽晚照之間。
我最喜歡那東山晴後的雪景,軟紅的光芒裏湧來座座銀山。
東山的積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濕潤的泥土少許成冰。
我最喜歡那東山晴後的雪景,發愁適合觀賞而不適合攀登。
2、《望雪》唐代:李世民
凍雲宵遍嶺,素雪曉凝華。
入牖千重碎,迎風壹半斜。
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
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釋義:
冷的天氣裏山林上空的雲都好像被凍住了,潔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麗的風景卻是壹碰即碎的畫卷,好像被風吹斜了壹半。
天空到處飄散著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妝的大地也畫上了濃妝,滿山遍野的樹都在盡情的用花瓣展現自己的美麗。
望著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陽自己有壹絲愧疚,沒有早上美麗的晨霞,也不會有黃昏邂逅的七彩。
3、《霽雪 / 韓舍人書窗殘雪》唐代:戎昱
風卷寒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檐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壹夜明。
釋義:
大風卷走寒冷的雲朵,昨晚雖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氣晴朗了。江邊的煙霧壹掃而空,於是柳樹的枝條顯得更加輕盈。
(詩人目光所及處)屋檐下幾片空地的積雪沒有人打掃,(詩人挑燈夜讀)不經意間,又是壹個晚上過去。
4、《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唐代: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釋義:
寒冷的更聲已經傳報拂曉時刻,明鏡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顏。
隔窗聽風聲亂撼著窗前的叢竹,推門見大雪蓋滿了對面的群山。
飄灑空中使那深長的小巷寧靜,皚皚的積雪更覺庭院寬廣清閑。
試問胡居士您在家裏會怎麽樣,想必是坦然高臥柴門依舊緊關。
5、《雪晴晚望》唐代: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釋義:
獨倚竹杖眺望雪霽天晴,只見溪水上的白雲疊疊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蓋的茅舍,閃著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燒燃著山上的蔓草,煙烽斷續地繚繞著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遠遠地,聽見了悠揚的暮鐘。
6、《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唐代:岑參
天山雪雲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北風夜卷赤亭口,壹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
交河城邊鳥飛絕,輪臺路上馬蹄滑。
晻靄寒氛萬裏凝,闌幹陰崖千丈冰。
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
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釋義:
天山上的雲雪終年不開,巍巍千山萬嶺白雪皚皚。
夜來北風卷過赤亭路口,天山壹夜之間大雪更厚。
雪光和著月光照映銀山,雪花追著北風飛過鐵關。
交河城邊飛鳥早已斷絕,輪臺路上戰馬難以走過。
寒雲昏暗凝結萬裏天空,山崖陡峭懸掛千丈堅冰。
將軍皮袍久臥不覺溫暖,都護寶刀凍得像要折斷。
天山正是大雪紛飛之時,送別為友走馬歸還京師。
冰雪之中怎將心意表示,只有贈您青青松柏樹枝!
2. 關於雪與西湖的詩句有哪些詠雪: 呵呵 自己選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
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南朝梁吳均有壹首《詠雪》五言詩,近於律體,是歷來傳誦的名篇:“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鷹背上,冰片馬蹄中。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煙蓑春釣靜,雪屋夜棋深。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雪霽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玉階壹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滿落花。 三千世界銀成色,十二樓臺玉作層。
江山不夜月千裏,天地無私玉萬家。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漫蹤江野,蝶舞飛揚壹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瀟灑壹江止。
雪樹銀花,燃燒紅唇壹瓣怒。 江山多嬌,嵌綴冬月壹輪俏。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千裏黃雲白日,北風吹雁雪紛紛。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 大雪紛紛何所有,明月與我何相見。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 雲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雪驚筍欲抽芽。 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回向東去 。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宋·呂本中《踏莎行》 。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壹月》 ; “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
宋·楊萬裏《觀雪》 ;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唐·元稹《南秦雪》 ; “開門枝鳥散,壹絮墮紛紛。”
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 “峴山壹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呂巖《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
元·華幼武《春雪》 ;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 “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不知。”
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 ; “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元·白樸《天凈沙·冬》 。
手、掌、席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 “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
清·錢謙益《雪夜次劉敬仲韻》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
鹽、塵、柳絮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唐·元稹《南秦雪》 。 雨、酥、葉、藻 “彤雲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
唐·李鹹用《大雪歌》 ;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 “瑞葉飛來麥已青,更煩膏雨發欣榮。”
宋·範成大《雪後雨作》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3. 描寫湖泊的古詩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壹青螺. [註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為壹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裏壹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壹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壹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裏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壹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壹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裏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壹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裏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4. 關於湖泊的詩句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2、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
3、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範仲淹《嶽陽樓記》
7、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8、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9、舟如空裏泛,人似鏡中行。——釋惠標《詠水》
10、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雍陶《題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12、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裏《小池》
13、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14、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嶽陽樓》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
16、南匯群崖水,北註何奔放。--韓愈《登嶽陽樓》
17、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18、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壹)》
19、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 形容下雪後場景的詩句年代:唐 作者:朱灣 作品:長安喜雪 內容:
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全似 玉塵消更積, 半成冰片結還流。光含曉色清天苑,輕逐 微風繞禦樓。 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內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殘照影, 何處斷鴻聲。 繚繞先經塞,霏微近過城。因風低未斂, 帶雨重還輕。 幹呂知時泰,如膏候歲成。小儒同品物, 無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獨坐夜寒 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沈佩 )
這是雪與人的靜思之情的很好結合,是封 建社會才女的寂寥,窗內窗外人與雪的情 景交融,反映了壹定的社會背景,這是文 學作品與壹定的社會背景有聯系的典型例 子。
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這是李白直接描寫大片雪花的詩句,我們 可以直接引用來描寫雪。我們要學習詩人 通過細致觀察、進行形象刻畫的創作品質
6. 描寫江,河,湖泊的詩句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早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壹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望洞庭唐 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其四李白洞庭湖西秋月輝. 瀟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苧. 不知霜露入秋衣.嶽陽樓李商隱欲為平生壹散愁, 洞庭湖上嶽陽樓.可憐萬裏堪乘興, 枉是蛟龍解覆舟.。
7. 有關冬天下雪的詩句有關冬天下雪的詩句:
1、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鄭燮《山中雪後》
2、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楊基《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月》
3、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洪升《雪望》
4、前村深雪裏,昨夜壹枝開。——齊己《早梅》
5、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6、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杜甫《閣夜》
7、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蔔算子·雪月最相宜》
8、吹燈窗更明,月照壹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9、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10、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11、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雲起,夜窗如晝。——盧祖臯《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12、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歐陽修《戲答元珍》
8. 收集壹些關於下雪的詩句“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雲端”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裏萬裏月明”
“誰剪輕瓊作物華,春繞天涯,水繞天涯”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
“秦城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在追遊……”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千裏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壹月》 ;
“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裏《觀雪》 ;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唐·元稹《南秦雪》 ;
“開門枝鳥散,壹絮墮紛紛。”?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
“峴山壹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呂巖《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元·華幼武《春雪》 ;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