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七月初七牛郎織女詩句?

七月初七牛郎織女詩句?

1. 關於七月初七牛郎織女見面的詩句

關於七月初七牛郎織女見面的詩句 1.每年7月初7牛郎織女就在鵲橋上相會這讓我想到什麽詩句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兒百條。” (這詩傳說是壹個六歲的兒童,唐代的林傑寫的) “乞巧樓前雨乍晴,彎彎新月伴雙星; 鄰家少女都相學,鬥取金盆蔔他生。”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尋看。”

杜甫《牽牛之女》: 牽牛出西河,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2.表達牛郎織女般相見的詩句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詞壹開始即寫“纖雲弄巧”,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於銀河,《古詩十九首》雲:“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壹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裏,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壹改,感情深沈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麽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壹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裏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壹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壹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壹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恒的愛情。“金風玉露”化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句,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於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3.關於牛郎織女的詩句

1,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出自唐代:杜牧《秋夕》

白話文釋義:夜色裏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出自兩漢:佚名《迢迢牽牛星》

白話文釋義: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劄劄不停地響個不停。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出自唐代:林傑《乞巧》

白話文釋義: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壹邊觀賞秋月,壹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出自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白話文釋義: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5,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出自元代:盧摯《沈醉東風·七夕》

白話文釋義:白銀燭臺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裏。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繡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4.牛朗和織女七月七的詩詞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秋夕》唐.杜牧

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唐.林傑

3、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鵲橋仙.纖雲弄巧》宋.秦觀

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纖雲弄巧》宋.秦觀

5、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漢.佚名

6、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行香子.七夕》

7、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七夕》唐.徐凝

8、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沈醉東風.七夕》元.盧摯

9、相逢壹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鵲橋仙.七夕》宋.蘇軾

10、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壹年。——《七夕》唐.羅隱

11、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鵲橋仙.七夕》宋.範成大

12、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七夕》宋.楊樸

13、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辛未七夕》唐.李商隱

14、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七夕》唐.白居易

15、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錢塘蘇小小,更值壹年秋。——《七夕》唐.李賀

16、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當日佳期鵲誤傳》宋.晏幾道

5.關於七月七日的所有詩句

壹、《迎仙引》[宋] 趙汝鐩

羽人窟宅壓滄溟,昆侖閬風天墉城。

紫蘭絳節跨彩鳳,殷勤傳命邀同盟。

七月七日涼秋霽,千官鏘佩森幢衛。

王母雲車九色龍,上元霜袍三角髻。

劉徹屏息迎兩仙。兜香塗門高馥天。

星裳黼袞自酬酢,方朔窺窗不敢前。

金漿玉醴濯凡腹,紅顆絢饤蟠桃熟。

宴酣樂奏瑤池音,瑯璈子登笛雙成。

乞憐請藥承華殿,教戒丁寧先自反。

三屍欲脫毋淫亂,五性盡舍更勤儉。

各出數語針膏肓,此是長生度世方。

徹心未悟益猖狂,萬八千裏周遐荒。

少翁欒大誅相繼,海上何日無方士。

五柞宮中夢斷時,銅盤玉露胡為不起死。

二、《七夕歌》[宋] 張耒

人間壹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鬥杓。

神宮召集役靈鵲,直渡天河雲作橋。

橋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

織成雲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得牽牛夫。

自從嫁後廢織纴,綠鬢雲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

但令壹歲壹相逢,七月七日河邊渡。

別多會少知奈何,卻憶從前恩愛多。

匆匆離恨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

河邊靈官曉催發,令嚴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

寄言織女若休嘆,天地無情會相見。

猶勝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三、《七夕》[明] 石珝

七月七日風雨多,禦橋南望水增波。

鴛鴦自向沙頭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四、《北庭宣元傑西番刀歌》[元] 張憲

金神起持水火齊,煆煉陰陽結精銳。

七月七日授冶師,手作鉗錘股為礪。

壹千七百七十鋒,脊高體狹刀口洪。

龍飛蛟化歲月久,阮師舊物今無蹤。

口爪哇繡鑌柔可曲,東倭純鋼不受觸。

賢侯示我西番刀,名壓古今刀劍錄。

三尖兩刃圭首圓,劍脊黑乚々生黑煙。

朱砂斑痕點人血,雕青皮軟金鉤聯。

唐人寶刀誇大食,於今利器稱米息。

十年土涮松紋生,戎王造時當月蝕。

平章遺佩固有神,朱高固始多奇勛。

三公重器不虛授,往繼王祥作輔臣。

6.關於 壹個人過七夕 的經典詩句

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①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②織雲:織薄的雲彩。弄巧:指雲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③飛星:流星。壹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④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⑤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⑥忍顧:怎忍回視。

⑦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簡析

這是壹曲純情的愛歌。亦抒情,亦議論,哀樂交織,天上人間融為壹體。尤其是末二句,使詞的思想境界升華到壹個嶄新的高度,成為詞中警句。無怪乎沈際飛評曰:"七夕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腐朽為神奇。"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壹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淒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上片寫聚會。“織雲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壹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壹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片寫離別。“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後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

“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壹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7.關於描寫七夕節的詩句

古代描寫七夕節的著名詩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

(壹)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出自唐代林傑的《乞巧》。詩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是壹首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開頭兩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即壹年壹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這是因為這壹美麗的傳說牽動了壹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即家家戶戶都在壹邊觀賞秋月,壹邊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二) 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出自元代盧摯的《沈醉東風·七夕》。詩文曰:“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該詩文大意為白銀燭臺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裏。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繡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在詩中,作者繪制出壹幅靜夜圖,即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

(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詩文曰:“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壹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壹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8.七巧壹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的詩句是什麽

《七巧》正確的名字是《乞巧》。

這首詩中寫“牛郎織女過鵲橋百相會”的詩句是: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度河橋。"

乞巧

作者:林傑(唐)

原文: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釋義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問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壹年壹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答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壹美麗的傳說牽動了壹顆顆善良美好內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壹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容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間,

9.請問牛郎織女的有關詩詞《七夕》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李白擬古十二首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閨人理紈素,遊子悲行役。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客似秋葉飛,飄飖不言歸。別後羅帶長,愁寬去時衣。乘月托宵夢,因之寄金徽。

盧殷 七夕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李群玉 感興四首 昔竊不死藥,奔空有嫦娥。盈盈天上艷,孤潔棲金波。織女了無語,長宵隔銀河。軋軋揮素手,幾時停玉梭。

孟郊 古意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