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鉞雪梅的古詩
雪梅二首
其壹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白話譯文
其壹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壹段清香。
其二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麽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壹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詞句註釋
雪梅二首:《元遺山誌·卷四》於詩題下有小註:“定襄神山梅房作。”
降(xiáng):服輸。
騷人:詩人,因詩人屈原代表作名《離騷》而借稱。擱筆:放下筆。擱,放下,《後村千家詩》作“閣 ”? 。評章:評議文章,這裏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遜:差,不如。
壹段香:壹片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
梅:《秋崖先生小稿》作“詩”? 。
日暮:指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傍晚。《秋崖先生小稿》作“薄暮”。
十分春:全部的春天。
賞析
此詩闡述了梅、雪、詩三者的關系,三者缺壹不可,只有三者結合在壹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詩人認為如果只有梅花獨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沒有詩作,也會使人感到不雅。從這首詩中,可看出詩人賞雪、賞梅、吟詩的癡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創作背景
這首兩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當作於宋末的壹個初春日,梅花開放,作者賞玩之時。
作者簡介
盧鉞,別名盧梅坡,宋朝末年人,具體生卒年、生平事跡不詳,存世詩作也不多,與劉過是朋友,以兩首《雪梅》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