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學詩句 1.關於讀書的詩句
關於讀書的詩句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弱齡計事外,委懷在琴書.——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
飛花三畝宅,落葉半床書.——明·夏完淳《避地》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晉·左思《詠史》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題泊學士茅屋》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唐·許渾《再遊姑蘇玉芝觀》
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唐·李九齡《山中寄友人》
數間茅屋閑臨水,壹盞秋燈夜讀書.——唐·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
亂泉聲裏誰通屐,黃葉林間自著書.——清·王蘋《南園》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關於讀書的詩句
1.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2.韋編三絕。——司馬遷《史記》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4.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5.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8.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9.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
10.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2.關於讀書的詩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壹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遊《讀書》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王禹偁《清明》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蕭索空宇中,了無壹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 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 王維《偶然作六首》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3.形容上學的詩句有哪些
1.《戲贈潘供奉》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潘郎小時如白玉,上學覓歸如杜鵑。
當年屢過乃翁家,沽酒煮蟹不論錢。
大梁相逢初不識,黃塵漬面催挽船。
不如去作萬騎將,黑頭日致青雲上
2.《挽趙仲白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昨吊寢門外,萊妻泣最悲。
因言兒上學,復為墓求碑。
零落燒丹訣,淒涼哭鶴詩。
托孤朋友事,非謂刀泉知。
3.《霅溪》
年代: 宋 作者: 陳舜俞
吳王城下溪,疏鑿自開辟。
潭潭無涯岸,但見浸垂碧。
氣增宇宙寬,勢吞江湖窄。
樓臺照清影,河州多嘉植。
紅鱗生霞朝,金鑒沈月夕。
恍如神仙國,遠與塵土隔。
怪說稔傳聞,真源探圖籍。
天目據西南,兩地瀉峻極。
其傍數百壑,奔走為附益。
及茲淵渟處,深不可計尺。
稻粱活萬家,世無原田瘠。
魚蝦孕千石,日見網罟獲。
陰陰風雨夜,多為蛟龍宅。
少遊溪上學,長作幕下客。
觀瀾無前誌,平世恥吟澤。
度量方潢汙,臨流重慚惜。
4.《效進士作觀成都石經》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成都九經石,歲久麝煤寒。
字畫參工拙,文章可鑒觀。
危邦猶勸講,相國校雕刊。
群盜煙塵後,諸生竹帛殘。
王春尊孔氏,乙夜詔甘盤。
願比求諸野,成書上學官。
5.《寄王璠侍禦求蜀箋》
年代: 唐 作者: 鮑溶
蜀川箋紙彩雲初,聞說王家最有餘。
野客思將池上學,石楠紅葉不堪書。
4.描寫求學的詩句
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2、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4、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8、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11、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1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3、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15、壹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16、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17、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9、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2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1、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程端禮
22、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23、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6、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顏之推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8、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9、讀書之樂樂陶陶,起並明月霜天高。——朱熹
30、讀書勤乃有,不勤腹中虛。——韓愈
3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3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33、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34、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問》
3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6、勤能補拙是良訓,壹分耕耘壹分才。——華羅庚
37、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38、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39、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40、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41、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42、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4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4、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4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顥
46、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
47、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48、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歐陽修
49、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50、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1、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52、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關於學習的詩句
53、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5.描寫求學的詩句
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歐陽修2、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4、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8、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1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嶽飛11、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1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13、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陸遊15、壹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16、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陳壽17、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19、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2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蘇軾21、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程端禮22、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
——《清詩鐸·趁早歌》23、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26、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
——顏之推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28、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蒲松齡29、讀書之樂樂陶陶,起並明月霜天高。——朱熹30、讀書勤乃有,不勤腹中虛。
——韓愈3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3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33、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
——張維屏34、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問》3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36、勤能補拙是良訓,壹分耕耘壹分才。——華羅庚37、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王安石38、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39、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
——朱用純40、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41、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42、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4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孫洙《唐詩三百首序》44、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4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顥46、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黃庭堅47、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48、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
——歐陽修49、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50、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51、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劉彜52、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關於學習的詩句53、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劉向。
6.形容讀書的詩句
比較多哦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壹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遊《讀書》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7.關於讀書的經典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誌》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28、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8.關於讀書的古詩大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壹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遊《讀書》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9.關於“讀書”的詩句有哪些
與讀書有關的詩句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____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____顏真卿《勸學詩》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____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____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____顏真卿《勸學詩》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____趙恒《勸學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____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____杜甫《柏學士茅屋》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____陳師道《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____陸遊《讀書》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壹》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____左思《詠史八首·其壹》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____章碣《焚書坑》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____謝逸《送董元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