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理解詩人對於生命和光明的渴望與熱愛。 2.理解本文中“太陽”這壹意象的象征意義;學習詩人反復詠嘆的藝術手法。
導學
背景鏈接 :“太陽詩人”巴爾蒙特: 巴爾蒙特(1867-1942),全名巴爾蒙特·康斯坦丁·德米特裏耶維奇, 俄國詩人。巴爾蒙特壹生執著於對太陽的崇拜,自稱為“太陽的歌手”,以 太陽為題材的作品成為他創作的高峰,太陽的形象、太陽的精神充滿他的詩 作,因此他被當時的詩歌界譽為“太陽詩人”。 巴爾蒙特在20世紀初的俄國詩壇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俄國象征派的領袖 之壹,他的詩歌以鮮明的形象性和獨到的藝術手法得到世人的贊譽。 其作品有《在北方的天空下》、《我們將像太陽》等。 本詩是巴爾蒙特的詩集《我們將像太陽》的開篇之作。 返 回
文體解讀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是詩歌的壹種,與古典詩歌相對而言。現代詩形 式較為自由,內涵更具開放性,重視意象的經營超過修辭,有高度的概括性、 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現代詩按照表達方式可以分為敘事詩與抒情詩;按照形式可以分為格律詩 與自由詩。 對於本詩的學習,應當把握住以下幾點:①體味詩歌所抒發的強烈感情; ②正確理解詩中營造的意象。 課文剖析 1.課文結構 第壹部分(第1—2自然段),寫詩人莊嚴的宣告。 開篇的三句“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即宣告了詩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的目的,這種宣告猶如劃破長空的壹聲春雷,氣勢宏偉,在昂揚的激情中詩人 在第2段的末尾莊嚴的宣告“我是世界的真主”。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寫詩人的自我告白。 詩人在第3段中追溯了宣告自己“是世界的真主”的四個原因。第4段中詩 人緊扣“理想”與“唱歌”繼續告白:“我”的理想是來自於苦難又戰勝了苦 難才成就的理想,這樣的理想來之不易、難能可貴,因此“受人喜愛”,所以 “我”謳歌理想的歌聲也就“無人媲美”。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寫詩人再次宣告。 本段中詩人再次發出“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的宣告,首尾呼應, 深化主題。
2.語句理解 (1)如何理解“太陽”這壹意象? 詩歌中反復出現的“太陽”壹詞不僅僅代表自然界中的壹個星體,更重要 的是它象征著壹個嶄新的富有生機的世界,象征著希望、光明、愛等生命中壹 切崇高美好的東西,是生命不息追求的東西,是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的源泉。 (2)如何理解詩人對“太陽”的感情? 詩人壹開始就深深抒發了自己對於“太陽”的熱愛,在詩歌的結尾處更是 表白哪怕“天光熄滅”也要繼續的謳歌“太陽”,直到生命終結,這種熱愛可 謂深厚且永恒。結合“太陽”的象征意義可以看出,詩人對“太陽”的熱愛其 實就是對生命中壹切美好東西的熱愛,是對人生中不可缺少部分的捍衛,這種 感情真摯熱烈、令人動容。 3.課文主旨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這首詩歌色彩明快,意象鮮明,格調清新, 句法簡單,用詞簡潔,沒有生僻的詞匯,但卻充滿了強大的生命張力,鏗鏘的 詩句中,回響著俄羅斯靈魂熱愛生活、渴望光明的聲聲吶喊。
特色點擊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這篇作品主題明快,形式也極為精巧 獨特。“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這種復沓手法使得作品的主題不 斷提升,情緒不斷高揚,從而突出了主題。詩句形式上長短相間,錯落有致, 音律跌宕,極富跳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