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描述的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潮州之貶。
這兩句詩出自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早晨給皇帝上了壹道奏疏,晚上就被貶遙遠的潮州。左遷,就是貶官了。這封奏疏就是《諫迎佛骨表》。819年,唐憲宗迎佛骨舍利入宮供奉,並送往各寺廟,要求官民敬拜。當時任刑部侍郎,也就是刑部副部長的韓愈寫了壹篇《諫迎佛骨表》,勸阻這種信佛行為,結果激怒皇帝差點被處死。
經裴度等人說情,最後被貶為潮州刺史,並要求韓愈即日出京上路。要求即日出京,那就不能第二天再走,否則就是違抗聖旨了。韓愈只好只身壹人倉促上路,走到藍關,妻子孩子還沒有趕上來,只有侄孫韓湘跟了上來,於是韓愈寫下這首詩。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 字退之, 河南河陽(今孟州市)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中華五聖之首文聖,繼孔孟之又壹偉大的文學家。少孤由嫂子鄭氏扶養成人,25歲進土及弟,後任監察禦史。貞元19年(803)京畿大早, 民不聊生,上書禦史臺論天旱人饑狀,請免百姓徭役賦稅, 得罪德宗,被貶為陽山令。
元和初,名為國子博士。元和十二年(817)從悲度平淮西吳元濟, 因功摺為刑部侍郎。後壹年,又因諫憲宗迎佛骨,貶謫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後,再度召回京師,任國子監祭酒,轉兵部侍郎,後改吏部侍郎,再轉京兆伊兼禦史大夫。
後因與禦史中丞李坤不合,復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長慶四年(824)十二月卒,時年57歲,溢號文,世稱韓文公,穆宗為之輟朝。韓愈在文學上,倡導”古文運動”,提倡散文,反對駢文,後人稱他為古文運動的領袖,居“唐八大家”之首,在哲學上,極力維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在教育上卓有成績。
他的偉大成就和貢獻,千百年來對我國文學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