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戰亂使社會遭到了壹次空前浩劫。
第二,安史之亂,摧毀了統治基礎,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壹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壹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
第三,由於戰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
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
第五,安史之亂,促使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四海南奔似永嘉”。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
對唐詩:
壹、詩歌創作的版圖發生了變化, 打破了初盛唐以來的以京城為中心的詩歌創作局面,文學的中心地帶變成了文學的離散地區。
二、詩人的信仰發生了改變。
三、詩人創作內容,創作風格發生了改變,由頌揚美政變成深刻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