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書的詩句要押韻(含有書的古詩詞)

關於書的詩句要押韻(含有書的古詩詞)

1.含有書的古詩詞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3、春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 。

4、腹有詩書氣自華 。(陸遊)

5、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8、能讀懂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林語堂)

9、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10、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1、書到用處方恨少 。

12、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1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4、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宋·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15、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宋·陳師道《絕句四首》

16、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題泊學士茅屋》

17、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唐·許渾《再遊姑蘇玉芝觀》

18、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唐·李九齡《山中寄友人》

19、數間茅屋閑臨水,壹盞秋燈夜讀書。——唐·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

20、亂泉聲裏誰通屐,黃葉林間自著書。——清·王蘋《南園》

2.形容書籍的詩句

描寫書的詩句 1、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4、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5、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6、兩耳不聞窗外事,壹心只讀聖賢書。 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8、冬讀書,年去忙,翻古典,細思量。 9、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坐舟。

1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11、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12、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1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4、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 15、秋讀書,玉露涼,鉆科研,學文章。

16、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1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18、奇文***欣。

描寫書的詩句 1、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4、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5、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6、兩耳不聞窗外事,壹心只讀聖賢書。

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8、冬讀書,年去忙,翻古典,細思量。

9、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坐舟。 1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11、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12、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1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4、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

15、秋讀書,玉露涼,鉆科研,學文章。 16、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

()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1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18、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19、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20、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2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2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24、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25、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26、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27、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3.關於讀書古詩大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壹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遊《讀書》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王禹偁《清明》

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蕭索空宇中,了無壹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 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 王維《偶然作六首》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 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 —— 岑參《行軍詩二首(時扈從在鳳翔)》

讀書復騎謝,帶劍遊淮陰。 —— 王維《送從弟蕃遊淮南》

常日好讀書,晚年學垂綸。 —— 高適《答侯少府》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 辛棄疾《送湖南部曲》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 —— 黃庭堅《送王郎》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 謝逸《送董元達》

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 王建《寄舊山僧》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 於鵠《題鄰居》

又是今年憶去年。 —— 呂本中《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憐君白面壹書生,讀書千卷未成名。 —— 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禦》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 謝逸《送董元達》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 —— 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 —— 歐陽修《詠零陵》

獻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 —— 岑參《送薛弁歸河東》

田中讀書慕堯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 高啟《練圻老人農隱》

寂歷彈琴地,幽流讀書堂。 —— 劉希夷《蜀城懷古》

燈火紙窗修竹裏,讀書聲。 —— 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4.和書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和書有關的詩句如下:

1.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2. 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3.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4.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5. 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6.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7. 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陸遊《九月壹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8.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9. 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黎誌遠《漢陽舟次》

10.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趙翼《論詩五絕》

5.與讀書有關的七言律詩

1、《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2、《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3、《讀書》

宋代:陸遊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壹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裏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5、《柏學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壹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6.關於讀書的詩句有哪些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誌》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28、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