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書生氣節的詩句

關於書生氣節的詩句

1.有關書生的詩句

1.《暮閨》詩人: 龍輔 朝代: 宋代

暮閨翹首覺愁添,鑿壁書生隔翠煙。獨向嫦娥再三拜,殷勤為我到郎邊。

2.《道上》詩人: 王遂 朝代: 宋代

夾道香煙笑語歡,老翁扶立小兒觀。書生未有絲毫毫力,定憶前回去長官。

3.《書嘆》詩人: 陸遊 朝代: 宋代

雨夜孤舟宿鏡湖,秋聲蕭瑟滿菇蒲。書生有淚無揮處,尋見祥符九域圖。

4.《述誌》詩人: 陸遊 朝代: 宋代

椎牛釃酒千人帳,破浪淩風萬斛船。常恨書生無此快,壹生低首短檠前。

5.《太息》詩人: 陸遊 朝代: 宋代

書生忠義與誰論?骨朽猶應此念存。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見中原。

6.《系舟》詩人: 陸遊 朝代: 宋代

系舟江浦待潮平,嘆息無人***月明。歷盡世間多少事,飄然依舊老書生。

7.《醉吟》詩人: 陸遊 朝代: 宋代

少日沈迷汗簡青,如今毀譽兩冥冥。書生弄筆如何信,只合花前醉不醒。

8.《南園》詩人: 李賀 朝代: 唐代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9.《讀西漢》詩人: 王令 朝代: 宋代

漢得孤秦萬弊時,當年丞相要無為。洛陽年少空流涕,誰謂書生果有知。

10.《李白圖》詩人: 唐寅 朝代: 明代

李白才名天下奇,開元人主最相知。夜郎不免長流去,今日書生敢望誰。

2.描寫書生的詩句

李賀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劉禹錫 從此世人開耳目,始知名將出書生。

白居易 莫言魯國書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

陳陶 莫道羔裘無壯節,古來成事盡書生。

楊炯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盧綸 茂陵秋最冷,誰念壹書生。

陳亮 向來謀國,萬事盡出汝書生。

劉克莊 薄命書生雞肋爾,卻笑尊拳忒重。

劉克莊 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

3.關於書生趕考的詩句

1、若個書生萬戶侯唐李賀 《南園》

2、勝作壹書生唐楊炯 《從軍行》

3、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 九日》

4、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現代毛主席 《沁園春·長沙》

5、不獨笑書生爭底事宋蘇軾《滿江紅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6、問書生、何辱何榮宋蘇軾 《行香子·三入承明》

7、昔有書生薦壽杯宋王以寧 《鷓鴣天·昔有書生薦壽杯》

8、孤坐書生能意就宋王之道 《減字木蘭花·鱉頭龜手》

9、不奈書生習氣宋楊無咎 《水龍吟·智瓊嬌額塗黃》

10、舊日書生宋沈瀛 《柳梢青·相逢今夕》

11、萬事盡出汝書生宋陳亮 《水調歌頭·事業隨人品》

12、誰識書生心事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高氏八千古》

13、長把書生閣束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堪怪兩外府》

14、會得音書生羽翼宋黃機 《浣溪沙·流轉春光又壹年》

15、書生老去宋劉克莊 《沁園春 夢孚若》

16、饒得書生窮命宋劉克莊 《念奴嬌·比如去歲前年》

17、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湛湛長空黑》

18、薄命書生雞肋爾宋劉克莊 《賀新郎·謫下神清洞》

19、悵書生浪說宋陳人傑 《沁園春·我自無憂》

20、忍及書生宋陳人傑 《沁園春·盡典春衣》

21、未必書生能點墨宋無名氏 《望江南/憶江南》

22、千古書生元元好問 《江城子·草堂瀟瀟淅江頭》

23、空自笑、洛下書生元虞集 《蘇武慢·放棹滄浪》

24、書生憐白發元王冕 《漫興 其六》

25、白首書生樂太平宋陸遊 《春遊》

26、天公元不負書生宋陸遊 《冬夜》

27、不妨也是壹書生宋陸遊 《讀史》

28、天公成就老書生宋陸遊 《讀書》

29、書生不自憐宋陸遊 《遣興》

30、百年鉛槧老書生宋陸遊 《秋思》

31、書生事業無多許宋陸遊 《秋思》

32、書生餓死尋常事宋陸遊 《秋思》

33、自笑書生無寸效宋陸遊 《書事》

34、書生有淚無揮處宋陸遊 《書嘆》

35、天公不負書生眼宋陸遊《書喜》

36、書生事業絕堪悲宋陸遊 《有感》

37、枉著書生待魯連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38、書生技癢愛論量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39、書生辛苦竟何為宋張九成 《論語絕句壹百首》

4.形容氣節的詩句

從 軍 行 (選壹) ★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 塞 (選壹) ★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少 年 行 (選壹)

唐·王 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唐·岑 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壹動胡天曉。

和張仆射塞下曲 ★

唐·盧 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少 年 行 (選壹)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夏 日 絕 句 ★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牡 丹

宋·陳與義

壹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示 兒 ★

宋·陸 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州 橋

宋·範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初入淮河 (選壹)

宋·楊萬裏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幹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題 臨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軍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誰同出?歸鄉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壹時非。饑死真吾誌,夢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話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飄泊棲遲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題鄭所南蘭

元·倪 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望 闕 臺

明·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馬 上 作 ★

明·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壹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榆 河 曉 發

明·謝 榛

朝暉開眾山,遙見居庸關。雲出三邊外,風生萬馬間。征塵何日靜,古戍幾人閑。忽憶棄繻者,空慚旅鬢斑。

渡 易 水

明·陳子龍

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海 上 (選壹)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裏自登臨。十年天地幹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水湧神山來白鳥,雲浮仙闕見黃金。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壹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六朝春草裏,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漫 感

清·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壹簫壹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己 亥 雜 詩 (選壹) ★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材。

5.有氣節的的古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 遊>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 遊> 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清?徐錫麟> 6、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 瑾> 7、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宋?辛棄疾 8、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 1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宋?範仲淹> 1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塞下曲》,唐代樂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有六首,反映唐代反擊西北部少數民族侵擾戰爭情況。這裏選的是第壹首,描寫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現戍邊將士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

詩的前四句描寫景物,極寫邊地的酷寒,以表現戍邊將士為國禦敵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全從側面寫出,意脈貫通,措語天然,不拘格律。詩的後四句刻畫人物,表現軍旅生活的緊張和戍邊將士的英勇、警惕。

從結構上看,前四句對艱苦環境的描寫,正是為後四句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作鋪墊,足見作者構思的匠心。 作者善於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來概括生活,表現主題。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無花無柳而只能聞《折楊柳》曲來襯托邊塞環境的艱苦,以“隨金鼓”和“抱玉鞍”來硐終絞棵欠苡律鋇屑案叨染櫪純艿那榫啊=崳擦驕洹霸附陸#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筆閾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澩鍃聳乃老呋跡⒐Φ腦竿刖魴摹?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註:劍外,指劍門關以南,也稱劍南,這裏代指古代蜀地。薊北,即薊州,指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南部壹帶,是安史叛軍舉兵叛亂地。

由於個人的生活遭遇和身處復雜動蕩的時代,杜詩大多都有沈郁、悲涼、凝重的色彩,但此詩卻不同,它壹掃往昔沈郁悲壯的氣氛,寫得大喜若狂、輕快明朗。 首聯點明事實原委,寫詩人雖偏居“劍外”,但聽到官軍收復了遙遠的“薊北”後,喜極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復,曾給廣大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安史之亂被平定,想著自己即將會與廣大人民壹樣獲得安定的生活,詩人怎能不喜極而泣、熱淚縱橫呢? 頷聯兩句以轉作承,著筆深化,寫出了詩人的妻兒子女笑逐顏開、歡天喜地的心情,這使得詩人更是激動萬分,從而漫卷詩書、興高采烈。此兩句妙筆傳神,詩人那種大喜欲狂的情狀,躍然紙上,惟妙惟肖。

詩的後兩聯,繼續就喜意升華,由前面的國喜、家喜,轉入寫喜歸,表達了詩人意欲開懷痛飲,放聲高歌,準備趁著大好春光早日返鄉的心情。 這是壹首有名的“快詩”,開篇伊始,即運筆如飛,四聯八句,壹氣呵成,情感熾烈。

它之所以 膾炙人口,千古傳唱,主要在於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現了詩人關心國家、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南 園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註釋:吳鉤,壹種形似劍而彎的刀。

春秋時吳人善鑄鉤,故稱。這裏泛指武器。

淩煙閣,古代朝廷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像的高閣。 這是李賀所寫《南園》詩十三首的第五首,表達棄文就武,為國家統壹事業建功立業的的願望。

詩的首句“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勢急切,氣魄豪邁,既是泛問,也是自問,在鼓動別人的同時,也在鼓勵自己,抒發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愛國情。接下來的次句承前啟後,氣勢磅礴,喊出揮刀殺敵、馳騁戰場、收復失地的心聲,字裏行間表現了壹種強烈的希望國家統壹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詩壹氣呵成,節奏明快,令人讀了為之精神振奮。詩的後兩句則是呼籲有誌男兒“帶吳鉤”效命沙場,以鼓勵別人和鞭策自己能像淩煙閣上那些功臣壹樣,為國建功立業。

(當然,聯系作者的身世來看,詩中也流露出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激之情。) 全詩運用設問、借代等修辭手法,語言通俗易懂,壯誌豪情與愛國熱情溢於字裏行間。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註: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裏泛指邊地。 詩的前兩句點明自己雖然年邁力衰獨處孤村,但並不悲哀絕望,還想著替國家出征防守邊關,表達出詩人對復國大業充滿勝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臥孤村”來反襯,更顯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誌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後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心頭始終郁結著慷慨之情,所以當夜深人靜、聽窗外風雨時,觸景生情——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詩人激動不已,即便入夢也是鐵馬冰河,從而抒發了詩人寶刀不老,願為收復中原大地而馳騁殺敵的壯誌豪情。

6.有關民族氣節的詩句有哪些

1. 世間無限丹青手,壹片傷心畫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____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3.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____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4.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5.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____佚名《荊軻歌 / 渡易水歌》

6.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____陸遊《金錯刀行》

7.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____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____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9.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11.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____屈原《國殤》

12.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____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13.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____陸遊《病起書懷》

14.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____杜甫《春望》

15. 功名萬裏外,心事壹杯中。____高適《送李侍禦赴安西》

16.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離騷》

17.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____陸遊《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

18.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揚子江》

19.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____陸遊《示兒》

20. 範增壹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____嚴遂成《烏江項王廟》

21.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____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22.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____王昌齡《出塞二首》

7.有關氣節的詩句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2、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8.形容書生的詩詞

《南園》

年代: 唐 作者: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從軍行》

年代: 唐 作者: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春遊》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杏花天氣喜新晴,白首書生樂太平。

小陌秋千雖隔世,名園祓禊尚關情。

山林自古流觴地,弦管誰家送酒聲?蓴菜鮆魚初滿市,莫將羊酪敵南烹。

《冬夜》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悠悠孤夢伴余酲,窗下寒燈黮闇明。

雪意欲成風正惡,漁舟忽過雁群鳴。

誌衰但有徂年感,身沒應無後世名。

猶幸耄期身粗健,天公元不負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