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如何寫散文

如何寫散文

對於散文唯壹要求就是——形散神聚。

通俗點說:

任何文章都是必須有主旨的,尤其散文,並非隨意的天馬行空。註重的是感情的基調,寫之前首先要確立的就是基調,而且在其中要體現作者的所得或者所悟,切忌讓讀者看後不知所雲。這點抓住了,就可以天馬行空的發揮了。通俗點來說就是——有神。

雖然同樣的也有抒情和敘事的之分,但至於結構,散文是不太註重的,可以有次序的,也可以是跳躍的,可以直白感情,可以以境描情,更可以以事輿情,但切忌東抓壹把,西打壹耙,能做到收放自如就是最高境界,可以稱為“家”了。

這就是所謂的形散神聚。

學習寫好散文壹、散文的概念、特點

散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古代,用的是廣義的散文。韻文相對的壹切不押韻、不排偶的散體文章,文學作品和非文學作品,都叫散文。

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列的壹類文學體裁,即用凝練生動、優美的文學語言,寫成的敘事、記人、狀物、寫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冰心說:“散文比較自由,很容易拿來抒發自己當地當時的激感,輕快靈活,可長可短。散文何止抒情,也敘事,也說理,也描寫。”

魯迅說:“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

散文的特點:

1、 形散神聚,形式靈活;

2、 語言凝練優美,富於表現力;

3、 篇幅短小精悍。

學習寫好散文 二、散文的分類:

散文有廣義、狹義之分。

〖古代〗

散文的廣義:是與韻文相區別,是對韻文相反的名稱。(這是對韻文而言)。

散文的狹義 :指散文。(這是古代對韻文分法)。

〖現代〗

廣義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之外的文學作品,如:小品文、電訊、通訊、特寫、報告文學、跋、序、後記、故事、人物特寫、祝詞、日記、雜文等。

狹義散文:指抒情散文、及隨筆。是文學作品,有文學特征。除了思想性,還必須有形象性,必須傾註作者的感情,講究語言的精煉。

按著散文表情達意的側重點不同,散文可分為三大類:

壹、敘事散文;

二、抒情散文;

三、哲理散文。

怎樣寫好散文 三、散文的寫作要點

怎樣寫好散文?怎樣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呢?”

散文的寫作要點:

(壹)、學會立意。

對於壹篇散文來說,立意更重要。

不講立意,無論材料如何豐富,想象如何飛騰,也只能成為壹種缺乏內在聯系的支離破碎的材料堆砌。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作者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想象、豪邁的激情,就是通過高、深、新的立意,被充分地表現出來的。

(二)、設計壹條線索。

這是散文構思中的重要壹環。

散文的素材,就是靠這條線索串起來的。

有那些事物可以作為線索呢?

1、某壹中心事件;

2、某個人物;

3、時間;

4、空間;

5、要根據不同的題材,選取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而又能貫串全文始終的事物做線索,甚至於回蕩於字裏行間的激情;

6、潛藏在文字中的思想……

這些,都可以成為線索。

(三)、要寫出蘊涵豐富的意境。

意境:是指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壹致而形成的壹種藝術境界。

這種意境是用形象構成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畫面。

(四)、精心安排結構。

由於散文篇幅短小,筆法靈活,精心安排結構尤為重要。散文的結構,要抓住情感發展的主線。

常見的散文結構有:

1、“現實——回憶——現實”的圓型結構;

2、鏈式結構;

3、並列結構;

4、蛛網式結構。

(五)、文美真情。

文美真情,是指散文要抒發真情,講究文采。

散文,應該是文辭優美,真情意切,不能幹幹巴巴。

散文的寫作方法記敘性散文的概念與寫法

〖概念〗

記敘性散文,是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它,或者通過敘述事情的經過,來反映社會生活;或以描寫人物的言行,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惡,愛、憎)。

〖特點〗

壹、它雖然以寫人、記事為主,但它不用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截取幾個生活片斷,或壹、二個場景。

寫人也比較概括,只著重突出人物某壹側面,而不需要塑造典型人物。

二、記敘性散文,在寫人、敘事時,常把幾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結合起來用,充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

三、記敘性散文的記敘是手段,要直接為抒情這個目的服務。因此,不可記敘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只要把表現主題的那壹部分寫清楚就行了。

〖做到〗

寫好記敘類散文,要做到四點:

1、用心感受生活,培養敏銳觀察力;

2、立意要明確、高遠、新穎;

3、選材要精當;

4、要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為主),議論、抒情(為輔)。

寫散文,講構思 《 沖 浪 》( 記敘性散文)

構思

文體:記敘性散文。

中心:抒發自已喜愛遊泳之情

擬題:以事為題( 沖浪)。

開頭:開篇點題( 我從小就喜歡“沖浪”). 主體:以敘事為主( 簡述,旅遊沖浪的經過)。

表現手法:多種表現方法(敘述、描寫、抒情、議論)並用。

結尾:議論結束全文.

〖例文〗 《 沖浪》

我從小就喜歡“沖浪”.

我是在距白石水庫下遊幾公裏的大淩河畔的楊家嶺長大的.少年時期,每當炎熱的中午,我們便跟隨大人跳進淩河裏去“沖浪”.特別是大雨過後,隨著河水的漲落,在水中“乘風破浪”,更有壹番別樣的樂趣.

8月8日中午,我市南山管理區的19位離退休老幹部,組團到葫蘆島龍港海灣觀光遊覽.區委付書記說:“大家可以下海遊泳了!”我便迅速地換上了從家帶去的遊泳短褲,扒開海灘上的遊客,迫不及待地跳進大海的懷抱.在那廣闊的碧波裏,我熟練地重復著童年在河裏“沖浪”時的各種動作:“踩水”、“抗水”、“漂洋”……,當海浪湧來時,便順勢奮力向上跳,以避免浪頭的沖擊.當浪頭下降時,則順勢自然下落,以保持身體平穩.這樣,隨著海浪的升降而起伏,就不會被浪頭打得東倒西歪了.海浪消失時,就改成“蛙泳”或“仰泳”,這乃是海泳中的休息.壹不小心,嗆在鼻口裏的海水,讓妳嘗嘗鹹、苦、澀的滋味.

忽然,在我的腦海裏閃出個信號:“妳是個年逾七旬的老人了!可不要忘記遊泳的險敵是‘腿肚子抽筋’.”啊,我該“打馬回山了.”

當我從大海的深處遊回岸邊時,便聽到了林付書記的贊揚:“妳們看,老史頭遊得多瀟灑!……”

沖浪的經歷,使我懂得了壹個道理:凡事必須按照事物的規律辦,妳會從中感悟到人生的樂趣.否則,違背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那妳必將受到它的“懲罰”,得到的只能是“遺憾”.(史振聲)

本文 於2003年11月5日發表在《北票市報》三版上

最後送妳兩句

1、文章構造,移花接木。

2、天下文章壹大抄,看妳會抄不會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