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說出濟南七十二名泉每個泉的名稱的來歷

說出濟南七十二名泉每個泉的名稱的來歷

1、濟南泉水具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會齊侯於濼”的記載,記述公元前694年魯桓公與齊襄公在濼水相會之事。濼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註·卷八·濟水二》中描述道:“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湧若輪。”金代有人立壹方《名泉碑》,列舉了濟南七十二名泉。此後,便有濟南“七十二泉”之說。

2、關於濟南七十二名泉的記載***有三處:(1)元代至元年間於欽《齊乘》轉述的金代《名泉碑》;(2)明代崇禎年間劉敕《歷乘》載晏璧作於明永樂年間的《濟南七十二泉詩》;(3)民國初年《續修歷城縣誌》所載郝植恭作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濟南七十二泉記》。三處記載的七十二泉均不盡相同。

3、濟南七十二泉記 [清]郝植恭

(1)濟水伏流地中,經歷下溢而出者,遍地皆泉。其稱名者蓋七十二焉。七十二泉,趵突為大。趵突在城西南呂祖祠,三窟並發,浪花高數尺,跳躍唐突,若有激使然者,故名曰趵突。城內則珍珠為大,在明德藩故宮,今巡撫署西偏,平地湧泉,參差錯落,如瀉萬斛之珠,故名曰珍珠。都泉,在中宮,為岱北諸泉之總都聚也,水之所聚曰都。

(2)白泉,出紙坊北,方十畝,中有大泉,間數刻壹發,聲如隱雷,以其多白沙也,故名曰白泉。曰響泉,以其聲也。曰懸泉,以其形也。曰溫泉、曰冷泉,以其性也。曰朱砂、曰胭脂,以其色也。可以染,曰染池;可以汲,曰林汲,以其用也。泉有取象於天者:曰白雲,如雲之英英也;曰甘露,如露之滴滴也。泉有以地名者:曰當道,橫去路也;

(3)曰龍門,出洞口也;曰溪亭,占園林之勝也;曰菩薩,出菩薩巖下也。泉有以人名者:曰舜泉,歷山之遺跡在焉;曰杜康,世傳杜康嘗以此釀酒;曰孝感,孝子事親水遠,感而出泉;曰雙忠,則以祠而名之也;曰賢清,壹名三娘子灣,蓋以三娘子而得名也;曰獨孤、曰竇姑、曰羅姑,泉從乎姓也。

(4)泉有以動物名者:曰馬跑,如馬之奔也;曰鹿趵[跑],如鹿之逐也;曰白龍,如白龍之出峽也;曰騰蛟,如蛟之得雲雨而飛騰也;曰虎,虎嘯風生也;曰金虎、曰黑虎、曰白虎,則又以其色而別之也。

(5)泉有以植物名者:曰花,花紋蕩漾也;曰草,水草交縈也;曰芙蓉,明以艷也;曰萵苣,寒以苦也;曰黃華,淡而彌永也;曰柳絮,水沫紛翻,如絮飛舞也;曰雙桃,夾岸桃花,如桃源仙境也。泉有以用物名者:纓之濯也,清如;缽之洗也,蠲如;曰鑒者,澤如;曰爐者,沸如;曰南叵羅者,斟如;曰槍桿者,其流直如;曰玉環者,兩泉並出,其形環如也。

(6)泉有以食物名者:曰試茶,茗之瀹也;曰煮糟,□之啜也;曰漿水,米汁之傾也;曰醴,酒之甘也;曰蜜脂,中邊皆甜也。泉有以樂器名者:曰琴,流水之調也;曰琵琶,潯陽之舊曲也。泉有以珍寶名者:曰懸珠,珠之懸也;曰漱玉,玉之漱也;曰金沙,淘沙而金可揀也。

(7)泉有得名於釋氏者:曰印度,初禪之地;曰錫杖,將飛之候也。泉有得名於女工者:曰金線,波紋之細;田麻披,縷縷之不絕也。至於灰之澄也,曰灰池;井之滿也,曰淺井;天倒影而如鏡也,曰天鏡;水懸流而如簾也,曰水簾;曰湧騰也;曰團圓也;曰避暑,清涼界也;曰無憂,歡喜境也;曰冰冰,凝陰之所結也;曰□,蓋取《爾雅·釋水》之義也。

凡此為七十二泉。後人於五龍潭潭西得泉,題曰七十三泉,則以無名而名者也。無名而名,故不在此數。

擴展資料:

濟南的水文:

1、濟南城內百泉爭湧,分布著久負盛名的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龍潭泉群、珍珠泉泉群、白泉泉群、百脈泉泉群、玉河泉泉群、湧泉泉群、袈裟泉泉群以及平陰的洪範池泉群十大泉群。以上十大泉群均屬“濟南泉群”。濟南城內百泉爭湧,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說,流傳甚廣。?濟南老城的泉水分布最為密集,十大泉群中,僅有老城就占有4個。

2、基本上是現今遊船環城壹圈的區域:從黑虎泉出發,經泉城廣場—西門—五龍潭—大明湖公園北側—老東門—青龍橋,密布著大大小小100多處天然甘泉,匯流成的護城河流淌到大明湖,與周圍的千佛山、鵲山、華山等構成了獨特的風光,也成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於壹體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3、除此之外,濟南境內河流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還有環繞老城區的護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繡江河,巨野河等河流。湖泊有歷下區的大明湖(水源來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區的百脈泉,眼明泉等公園內也布有大小泉池。

百度百科-七十二名泉

百度百科-水經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