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遊園不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遊園不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遊園不值》全詩抒發了作者什麽樣的感情?

《遊園不值》全詩的感情比較復雜,壹方面有遊園不值的失望、掃興、無可奈何,另壹方面有偶然領略紅杏出墻的驚喜。總體來說這首詩表現了春天有著不能壓抑的生機,而且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原詩摘錄如下:

遊園不值

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詩歌賞析:

《遊園不值》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遊園不成,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不但表現了春天有著不能壓抑的生機,而且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描寫出田園風光的幽靜安逸、舒適愜意。這首詩還告訴我們壹個道理:壹切美好、充滿生命的新鮮事物,必須按照客觀規律發展,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

此詩所寫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雲淡風輕、陽光明媚的時節。詩人乘興來到壹座小小花園的門前,想看看園裏的花木。他輕輕敲了幾下柴門,沒有反響;又敲了幾下,還是沒人應聲。詩人猜想,大概是怕園裏的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閉門謝客的。詩人在花園外面尋思著,徘徊著,很是掃興。他在無可奈何、正準備離去時,擡頭之間,忽見墻上壹枝盛開的紅杏花探出頭來。“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詩人從壹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從詩意看,門前長有青苔,足見這座花園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門很久,無人答應,更是冷清,可是紅杏出墻,仍然把滿園春色透露了出來。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壹種意外的喜悅。

作者簡介: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本姓李,後嗣於龍泉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遊園不值》表達了詩人什麽樣的思想感情?

遊園不值》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遊園未遂,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表現了春天有壓抑不了的生機,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詩以“遊園不值”為題,本是說自己遊園的目的沒有達到.可是詩人卻由此生發感想.他想,這可能是因為主人怕踩壞園中的青苔,怕破壞了園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讓自己進來的緣故罷.短短兩句,寫出了詩人的善解人意,也寫出了他那壹片憐春惜春的情懷!但這首詩更為膾炙人口的還是後兩句.柴門雖然不開,滿園春色卻難以關住,妳看壹枝紅杏探出墻頭,不正在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嗎?“關不住”、“出墻來”,簡單的幾個字,寫出的並不僅僅是園中美麗的春色,還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寫出了壹片春意盎然.盡管主人沒有訪到,但作者的心靈已經被這動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滿了!

《遊園不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遊園不值》是壹首贊美春天的詩。詩句寫的是作者遊園,由於主人不在,久等而進不了門。本來是壹件掃興的事,但他從露出墻頭的壹枝紅杏想像出滿園的春色,仍感到十分快慰。表達了詩人喜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遊園不值

南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壹枝紅杏出墻來。

1.不值:沒有遇到人。

2.屐齒:木屐底下兩頭的突出部分。

3.小扣:輕輕地敲。

4.柴扉: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

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遊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頭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扣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由於有了“應憐屐齒印蒼苔”的設想,才引出後兩句更新奇的想象:雖然主人自私地緊閉園門,好像要把春色關在園內獨賞,但“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這後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壹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