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篇文章這樣描述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有壹個可以回去的故鄉,那裏有老父母,有老房子,有小時候爬過的那棵樹以及和自己壹起爬過樹的夥伴……文章不長,每段也都是寥寥數語,說的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而讀到此處,我的目光卻再也無法移開,生怕誰偷走了我的“故鄉”。
在我的心目中,故鄉和家沒有什麽兩樣,因為故鄉也叫家鄉,回鄉就是回家,說法雖有不同,但是方向是壹致的,所走的路是壹致的,走在路上的心情是壹致的,看到的是壹樣的面孔,感覺的是壹樣的溫馨。
我曾不止壹次地把自己比作故鄉放飛的風箏,無論飛得多高多遠,都無法掙脫箏線的束縛。這細細的箏線其實就是壹種互動的情結,既有老父母綿綿的牽掛和切切的期盼,又有我對老父母、老房子以及那棵樹、那些玩伴的懷念與不舍。
我也曾不止壹次地把自己比作故土發出的小樹,無論長得多粗多壯,都離不開土地的愛撫。這黃土盡管十分貧瘠,但不失博大、寬厚與仁慈,永遠那麽執著,永遠那麽無私,讓我站穩腳跟,挺直了腰桿,毫無顧忌地放眼四方。
“老母壹百歲,常念八十兒。”壹個人,於故鄉來說,於老父母來說,不管年齡長到多大,也不管身材長到多高,都永遠是壹個長不大的孩子。壹個人經過母體痛苦的分娩,成為這世間壹個新的生命個體,就像壹枚好看的風箏,擁有了自己的壹片天空,但是,兒行千裏母擔憂,老父母總會緊緊地攥著箏線,擡眼望著妳的壹舉壹動,即使手心裏攥出了細汗,即使脖子仰得發酸發痛,也不會罷休。這空闊的天地之間,該是壹幅多麽感人的畫面!那隨風震顫的箏線,又何嘗不是生命的臍帶,為遠天的妳輸送著力量、智慧和勇氣!
小時候,祖父、祖母和父親、母親,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看我們不好好學習,就會壹臉嚴肅地說:“看人家那些吃國糧的,壹個個吃得白胖。不好好讀書,不好好寫字,到頭來只配修理地球,倆腿插在地墑溝裏,壹輩子都別想出去!”後來,我考上了師範,畢業後當上了公辦教師,再後來抱著壹紙調令東奔西走,等走過壹個又壹個“第二故鄉”,這才發現那些所謂的“第二故鄉”,都不過是臨時歇腳的地方,心靈的羅盤壹刻也不曾偏離故鄉半步,就像壹只圓規,兩腳之間不管有多大跨度,不管畫多大的圓,都無法脫離故鄉這個圓心。
詩人舒婷在《還鄉》裏沈吟:“流浪的雙足已經疲倦∕把頭靠在群山的肩上……仿佛已走了很遠很遠∕誰知又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這美妙的詩句,像故鄉的楊柳風,不停地撫摸著我倦怠的心靈;也像故鄉的杏花雨,沾在我空空的行囊上,怎麽彈都彈不掉。不是麽?仿佛已走了很遠很遠,而心靈卻依舊睡在故鄉的懷裏。
考上師範那年,我第壹次出“遠”門,到離家四十多華裏的縣城上學。父親腿腳不便,母親便領著妹妹送我去村前的停車點等車。母親沒有文化,卻在路上壹遍又壹遍地囑咐我好好讀書,還囑咐妹妹向我這哥哥學習。我默默走著,像要去千裏之外,心裏湧起壹種難以名狀的感覺,不是誌在千裏,也不是豪情萬丈,或許是壹種悲情吧。等公***汽車漸漸駛離,我忽然感覺自己成了壹棵連根拔起的小樹,再也坐不住,再也站不穩。透過車後玻璃回望,我分明看到母親還站在那裏,頭發被晨風吹起,像無數根箏線伸過來,緊緊扯住我這枚飄忽不定的風箏……不知不覺間,淚水已爬上了面頰。
故鄉不是詩刊,但每壹頁都排滿了詩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絲線又何嘗不是壹道牽引,讓妳無論身處何方,都忘不了故鄉的方向,忘不了回家的那條羊腸小道。日暮鄉關何處是?夕陽下,晚風中,獨在異鄉為異客,讓妳壹眼望穿的便是,那裏有老母親倚著門框的念想,有炊煙裏裹著的飯香。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光如水,秋風如絲,總會把妳引至故鄉月下,讓妳入神地看著老父親壹明壹暗的煙鬥,也讓妳幸福地品嘗著老母親精挑細選的紅棗。月是故鄉明,是因為月下有妳的故鄉,有被月光泡透了的鄉情。
幾十年在外奔波,先是身不由己,後來是生活所累,壹年裏回家的次數已是屈指可數,心有時特別特別累,也特別特別愧疚。壹方水土養壹方人,父母說咱家鄉的水土最養人,在外水土不服了,不妨就回家來住幾天,喝口咱家鄉的水,吃口咱自家地裏建的蘿蔔白菜。
2. 結合想北平的學習,以我家鄉的說起我的家鄉官林,它雖不是名鎮,但那裏也有迷人的景色
春天的家鄉穿起了萬紫千紅的艷裝。妳瞧!樹枝上已微微露出了壹些青色,壹串串杜鵑花嫣紅姹紫,窗子外面開始聽得見唧唧的鳥鳴了,那是小鳥正在唱著春
天的歌兒呢!下過壹陣雨後,在我家鄉的田園裏,萬物生輝,美極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家鄉的小溪顯得更加清澈,微波蕩漾,泛著金色的光。春天的家鄉顯得生機
勃勃,富有活力。
夏天的家鄉披著青蔥輕俏的夏衣。清晨,蜜蜂忙著采蜜。午後,知了在樹上長鳴。夜晚,蟋蟀在草叢高歌。家鄉有片池塘,荷花開得正旺,蜻蜓滿天飛,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家鄉的孩子們在荷花池裏盡情地享受歡樂:遊泳,摸魚,捉蝦,采藕。
秋天的家鄉穿著金紅色的莊嚴的晚禮服。家鄉的田野裏,到處是金紅的果子。大街兩旁的樹葉,蕭蕭地落下,發出“簌簌‘’的響聲。家鄉的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冬天的家鄉換上了樸素的雪白長袍。在家鄉小鎮的街道上到處是雪,電線桿上也結了冰。下雪了,雪像柳絮壹樣,像蘆花壹樣飄落下來,美極了。雪停了,村子的屋頂上,籬笆上,木棚上,到處都覆蓋著壹層雪。這真是壹幅美麗的雪景。
家鄉的壹年四季有著不同的特點。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多麽美麗的風景,但是,在我眼裏,我的家鄉的景色永遠是最美麗的!
3. 結合想北平的學習,以我家鄉的我的家鄉在福清,我愛家鄉的枇杷.秋末冬初,枇杷樹開出了壹朵朵淡黃色的小花.枇杷花在臘月開得最盛,有"負雪揚花"的美名.枇杷花很小,雖然沒有玫瑰、牡丹的嬌艷,但在萬物雕零之際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讓人陶醉.冬去春來,枇杷樹上結滿了青青的果子,像壹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琵琶"形的綠葉之間,遠遠望去,碧綠壹片,像是用翡翠裝點起來.到了四、五月份的時候,碧綠的枇杷樹上掛滿了枇杷,它們猶如壹盞盞金燦燦的小燈籠,夾雜在綠葉中,真像是金果壓枝,燦若群星.枇杷的品種很多,有酸甜可口的"早鐘6號",有橢圓形的"長虹",有又大又紅的"解放鐘",有扁扁圓圓的"橘子紅"……它們品種不同,"長相"也不同,香味也各異,但無論是哪種,壹吃便會讓妳口水直流.枇杷大多像雞蛋壹樣大小.枇杷先是青色的,隨後才變成黃色.沒有成熟的枇杷酸溜溜的,成熟了就甜津津的.有時候吃太多的枇杷,酸得牙齒都快掉了.妳知道嗎,枇杷雖然成熟了,但還是有點兒酸味.我迫不及待地剝開它那又黃又薄的"外衣",裏面的果肉晶瑩剔透,咬壹口,汁水橫溢,香味便溢滿了嘴,有種軟軟甜甜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我的家鄉..在福清..最愛家鄉的枇杷。
4. 想北平仿寫三百字仿寫《想北平》 《想北平》給我感覺便是溫暖,雖沒有華麗的語言,卻更為她壹分生活化的語言所感動。
不由得讓我想起這個養了我18年的杭州,這個水潤潤的江南。 壹枝壹葉總關情 如果讓我寫壹篇關於杭州的文章,我會寫,因為我可以挑我知道的寫.但是,如果讓我寫壹篇文章,把杭州的壹枝壹葉全記錄下來,我可辦不到,因為,我所了解的杭州,實在太少,少得可憐, 我沒有歌唱家那美妙的嗓子,無法用動人的歌聲贊美杭州;我沒有哲學家深奧的思維,無法用嚴密的語言評論杭州,我沒有舞蹈家靈活的四肢,無法用優美的舞步修飾杭州;我只有用我那貧乏的句子,來把我的杭州娓娓道來.我的杭州是山清水秀的,也正因為山清水秀的杭州,哺育了杭州人,同時也讓杭州文化如此昌盛.魯迅說過:”至於西湖風景,雖然怡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留戀忘返,湖光山色,也會消磨人的誌氣的,如像袁子才,壹路的人,身上穿壹件羅沙大衣,和蘇小小認識,過著飄飄染的生活也就無聊了.”可見,杭州是個極其舒適的地兒.說也慚愧,我雖為杭州人,也從未跑過遠門,卻對杭州不太了解,頂多對”西湖醋魚”,”東坡肉”還有些許的印象.而且也是因為它們都是名菜才勉強記住,譬如記住北京的”驢打滾”壹樣.可是,我真愛杭州啊!這愛,是我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有多愛呢,就如母親愛自己的孩子壹樣,”含在嘴裏怕化,捧在手裏怕壞了”那般的愛!杭州文化,我倒知道壹二,順口撚來,如美食節,廟會,可又和吃的搭邊.要說,也只有西湖文化,知道我驕傲,值得我碎煩幾句.西湖的歷史,西湖的名人,西湖的傳說,西湖的節日… …林和靖,梅妻鶴子;蘇小小,壹代名妓;蘇東破,杭州太守;嶽飛,杭州英雄;他們,是杭州的自豪,他們,讓杭州美麗. 杭州真好啊,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我寫杭州,不如說寫杭州壹枝壹葉,寫杭州壹枝壹葉,不如說是寫我的杭州,對,我的杭州!真愛杭州啊,真愛。
5. 求壹篇作文《故鄉》要求模仿魯迅《吶喊》裏的故鄉差不多的故鄉,我永遠的夢壹日,偶讀到作家莫懷威的壹句話,“雲海落日飄忽柔曼,美國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故鄉的落日才最能打動人的心.”是呀!只有故鄉的落日才是最能打動人的心啊!為了求學,我踏上了離家的路,但是故鄉的記憶卻並未隨時間而消褪,反而越來越清晰了.正如壹句詩所說“故鄉的歌是壹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身在外地,每當我仰望那輪明月,便想起我的故鄉.我的故鄉在魯西南平原上,那裏總有似乎望不到頭的麥田.清晨,壹聲壹聲的雞啼回蕩在我的小村裏;傍晚,壹絲壹絲的裊裊炊煙無限柔情地籠罩著它.故鄉的記憶好似壹個水壩,開壹個小口也能決堤.如今,當我站在故鄉之外,站在童年之外,我依然發現自己的身影依然飄蕩在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就算時間是殺手,除掉我腦中封存的知識,它也永遠不能奪走故鄉的記憶.我依然記得村口的小河,彎彎曲曲載著我對親人的思念;我依然記得父親種的那棵歪脖子樹,掛著兒時五彩斑斕的夢想;我依然記得村東邊那口井,黑黑的井口裝載著我的不安.時間能使綠葉枯萎,能使容顏衰老,能使滄海變桑田,但它卻風化不了我對故鄉的無限回憶.故鄉,我永遠的夢.如果我是失根的蘭花,飛舞的秋蓬,那故鄉的記憶就是我重歸大地的力量.時間會使水變成汽,但它不能阻止汽凝成水,重回大地.當雨點驕傲地對大地說:“我是妳千萬次放逐又千萬次喚回的孩子.”時間只能嘆息,因為在對故鄉的記憶面前,它無能為力.時間不會風化人們對故鄉的記憶,不然怎會有“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的郁郁低吟?不然怎會有“不知何處吹楊柳,壹夜征人盡望鄉”的癡癡哀怨?不然怎麽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還”的期盼?不然怎會有“還顧望故鄉,長路漫浩浩”的惆悵?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鄉.故鄉的記憶會因我們的年邁而愈加清晰.胡馬依北風,狐死必首丘.壹枝壹葉總關情,情到深處憶故鄉.故鄉,裝載著我們的夢.即使樹高千丈,葉落必將歸根:即使時間流逝,故鄉的記憶也永遠不會風化,。
6. 描寫南京的作文仿照想北平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壹。
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自公元229年東吳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為京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京地理區位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地處長江“金三角”地區,是中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城市。 南京對外交通四通八達,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鐵路、長江航運的立體交通體系和網路。
南京,山環水抱,蔥籠毓秀,山水城林融為壹體,自然風貌久負盛名。自然界厚賜於南京龍蟠虎踞的山川形勝,歷史在此又遺存下燦爛的文化。
孫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誠難覓此佳境”。 位於城東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綠色蔥蔥的紫金山中,布局宏偉。
太平天國遺址,殿闕巍峨。數十處南朝陵墓刻,碩大洗煉,堪稱壹代巨制,國之瑰寶。
棲霞寺內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勻稱,裝飾華麗,是我國現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總統府、雨花臺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碑是我國民主革命的歷史見證。
玄武湖,三面環水,壹面臨城,秀峰塔影,碧波蕩漾,堪稱“金陵明珠”。莫愁湖,蘊含動人淒麗的傳說,湖光倩影,花團錦蔟,典雅、幽秀而豁達、奔放。
獨具南京特色被譽為中國織錦工藝“活化石”的雲錦及“國之瑰寶”的雨花石,成為南京旅遊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風味小吃及鹽水鴨,享譽中外。
今天的南京,既是現代文明的經濟都會,更是虎踞龍盤的秀山麗水,城桓殿闕,街巷格局,園林苑囿,綠地廣場。
***同構築起壹幅山水城林融為壹體的多彩畫卷,展現出“綠色古都,文化之城”的獨特魅力。 。
7. 仿寫魯迅《故鄉》的作文放假了,我離開鋼筋水泥的城市與十多年沒見的故鄉重逢.
快過年了,卻也不多見幾個人.天陰沈沈的,壹場大雪正在醞釀.青石小路上,遠近擺著幾個冷落前涼亭.田裏壹片狼籍,還插著幾個蓬松的草人.冷風直吹進我的心,冰冷的快要支離破碎.
哎!這哪裏是我的故鄉啊?.
童年的故鄉,比這美多了,可是又沒了印象.現在看到我的故鄉倒像是個被遺忘的村子.我知道那些年輕的,有點本事的人都跑到了城裏.剩下的不過是些老人,風燭殘年.其實,我早該知道那些,只是我對故鄉還有那麽壹絲希望.現在看來也已是隨著冷風壹起走了.
這次回家過年,主要是為了看望爺爺奶奶,(爺爺出了意外,怕不久於人世,我是他唯壹的孫子).而明年下半年,我就要升學到外地上學.在此之間就沒了時間回家.正月十壹就要報名,之前還要回母親那裏,須在初八之前離開這裏.
走到村口就看見家家屋頂上炊煙裊裊,此時大家都在做晚飯.壹到家門口,狗就跑出來對著我狂吠.奶奶出來開門,高興地接過我手中的大袋小袋.進了屋,爺爺正躺在床上,見了我,也是高興地說不出話來.墻上掛著許多豬肉和壹個大豬頭.
8. 模仿故鄉寫作文,就是寫故鄉的人的變化,急,夜晚要上學了小時候,總是懷疑, 這曲折蜿蜒的道路啊, 怎麽會如此的漫長, 讓小小的我,永遠也走不到路的盡頭。 小時候,總是埋怨, 這封閉擁擠的城鎮啊, 怎麽會如此的狹小, 讓小小的我,永遠也看不到天的盡頭。 小時候的我,很想飛, 總是覺得親情束縛住自己的翅膀, 總是覺得夢想在關愛中封存, 總是很不耐煩。 長大後,家鄉的路,家鄉的水 只能在夢中仔細回味。 城市的燈光很明亮, 卻獨缺了屬於我的那壹盞。 城市的天空很廣闊, 卻獨缺了替我遮蔽風雨的那壹雙翅膀。 家鄉漫長的路,現在想來, 如絲如線, 系住遊子在外飄泊的心。 家鄉的城, 若蓋若棚, 是遊子永遠的心靈避難所 歲月已寒, 故鄉正農閑。 寒夜中, 這思念, 到林間, 到農田。 手持玉米稭, 捉迷藏, 戲童頑。 北風吹, 雪花飄, 樂悠然。 瑯琊山下, 是我的故鄉, 我的搖籃。 十裏金沙灘, 十裏桃花園。 風雨相伴, 多少年? 最難忘記, 暑假裏: 樹蔭下, 捕鳴蟬。 池塘內: 互戲水, 摘蓬蓮。 大海邊: 迎驚濤駭浪, 揚風帆, 蕩漁船。 漁歌中: 到夜晚, 不思還。 夢中多少企盼? 望故鄉, 情意綿綿。 故鄉風光好, 故鄉水亦甜。 何日凱旋? 家鄉美 家鄉美,最美是那家鄉的水 清晨太陽照蓮花水中睡 金珠銀珠壹串串哎 月兒向湖墜 家鄉美,最愛是那家鄉的水 阿哥水邊坐琴聲柳樹醉 阿姐阿妹洗衣忙哎 笑聲多清脆 家鄉美,家鄉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鄉水 水邊的風兒輕輕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飛 遠方的遊子請妳快快回 家鄉美,最美是那家鄉的人 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 壹方水土壹方情哎 生在心裏的根 家鄉美,家鄉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鄉水 水邊的風兒輕輕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飛 遠方的遊子請妳快快回 家鄉美,家鄉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鄉水 水邊的風兒輕輕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