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中的桂花是母親撒在湯圓上的“佐料”,如今壹聞到桂花香氣便會想起桂花湯圓。
? 桂花湯圓是溫州的壹樣點心,小時候的那個年代,平時是很少能吃到的,只有在“冬至”這天或親戚、鄰居有人結婚那天才能吃上壹回。
? 桂花湯圓用料考究,制作精細,取上等的糯米粉,用溫水和好米粉截成壹個壹個的小段,然後拿起壹小段放在手心裏搓成壹條長長的小拇指粗細的圓條,再用手輕輕地摘下指甲大小的顆粒放在濕毛巾上,等整塊毛巾都摘滿了,再將顆粒用手心搓成壹顆顆如珍珠大小般的 湯圓放在細篩籮內。等鍋裏的水壹開便將壹顆顆湯圓放入鍋中,用湯勺輕輕壹攪,不壹會兒,湯圓便爭先恐後地浮上來,將湯圓連湯倒入備好白糖和桂花的碗中, 壹顆顆如珍珠大小般的 湯圓 上便立刻粘壹朵朵金色的 桂花 ,壹縷縷的熱氣冒上來,帶出了 桂花 的甜香與 湯圓 的粉香糾纏著,叫人垂涎。
? 小時候,寒假開始沒幾天,母親就會把我送到鄉下外婆家。冬天的村裏,地裏沒什麽農活,每年冬至前壹周,小舅媽便會選用上等的糯米,經壹天的淘洗、浸泡。傍晚,便和舅舅在堂屋裏架起磨盤,舅舅在前面推磨,舅媽在壹旁加米,借著昏暗的燈光,看見白白的糯米在磨盤裏被舅舅推著,流出黏黏的糯米漿,舅舅長長的身影映在地上、墻壁上,隨著磨盤壹伸壹縮,磨盤發出“吱吱呀呀呀”的聲響,壹直響到午夜。村子的角落裏有株不招眼的桂花樹,不知什麽時候,小舅媽便會把滿樹金黃色的桂花打下來用瓶子裝著,於是,第二天早上壹醒來便會有壹碗香甜的,冒著熱氣的桂花湯圓等著我去品嘗。舅媽將剩下的漿粉裝入細布袋,吊幹水分,放在竹篩上劃成若幹塊晾幹,等到我回家那天,必會用白色的布袋裝上,帶上壹瓶桂花,讓我捎回家來,於是,整個冬天我都能吃上香甜的桂花湯圓。
? 溫州人結婚有個習俗,結婚那天男方、女方家都要用湯圓招待客人和街坊鄰居。小時候偶爾也看到鄰居家擺開“陣勢”制作湯圓,不到壹會兒就能分享到鄰居送來的兩碗桂花湯圓,那是壹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 到我結婚的時候,已用上了速凍湯圓,超市隨時都可以采購,但母親還是打算自己制作。那年秋天,母親早早地就叫舅媽準備了桂花,曬好了糯米粉,等到我結婚前壹天,便召集了二舅媽、三舅媽、小舅媽擺開“陣勢”制作湯圓,二舅媽和粉,三舅媽摘米粉團,小舅媽搓湯圓,舅媽們圍著好幾個 細篩籮忙活著,母親在壹旁樂著,我想,這正是她們所要的女兒出嫁的場景之壹吧。很多年以後,我才明白,母親的心意就在這壹顆顆如珍珠般的桂花湯圓中。
? 如今,我已結婚多年,每年壹過秋天,總會準備壹些金黃色的桂花放在冰箱裏存著。我是喜歡桂花的,喜歡它天然的香氣,偶爾家裏弄甜點的時候便會在上面撒上壹些,但無論是燕窩還是雪蛤都比不上那碗燙燙的桂花湯圓。
? 金色的桂花,珍珠般的湯圓,舅媽的手藝,母親的心意,正是壹段長長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