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錯就改的詩句或名言 1.關於知錯就改的名言
1、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壹個人往往因為有壹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莎士比亞
2、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作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後正確結果的高座。——錢學森
3、有錯誤要逢人便講,既可取得同誌的監督幫助,又可以給同誌們以借鑒。——周恩來
4、壹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麽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5、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為,除了傳播真理外,就是公開放棄錯誤。——利斯特
6、壹個人知道了自己的短處,能夠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莎士比亞
2.關於知錯就改的名人名言
1、自我批評之於我們,簡直是和日光、空氣、水壹樣重要。——斯大林
2、在革命事業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就等於改正了壹大半。——列寧
3、壹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托爾斯泰傳》
4、壹個人知道了自己的短處,能夠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莎士比亞
5、反省是壹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海涅
6、任何人都要犯錯誤,人從降生的那壹天起,便不斷的犯錯誤,只有在不斷的錯誤,不斷的碰釘子的過程中,才能逐漸懂得事情。——劉少奇
7、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壹個人往往因為有壹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莎士比亞
8、每個人都有錯,但只有愚者才會執迷不悟。——意大利
9、我的那些最重要的發現是受到失敗的啟發而獲得的。——戴維
10、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3.關於知錯就改的古代名句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讀音:zhī cuò néng gǎi,shàn mò dà yān,
釋義:指壹個人犯了錯誤後,能夠認識並改正錯誤,就是最好的事情。
出自:《左傳·宣公二年》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翻譯: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過了,壹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遺憾的是,晉靈公言而無信,殘暴依舊,最後終被臣下刺殺。
擴展資料:
典故:
三國時期,周處被鄉裏認為是和大蛟、白額虎同列的三害,周處殺死蛟虎後,卻得知自己是最被鄉裏所憂慮的,因此找到陸雲決定改過自新,最終成為壹代忠臣。
原文: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裏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壹。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裏,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裏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裏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誌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翻譯:
晉朝周處年輕時,由於好逞兇鬥狠,被鄉民認為是壹大禍害。當時,義興百姓將河中蛟龍、山中白虎和周處壹起稱為三害,而且鄉民認為三害之中,周處對鄉民為害最甚。
有個鄉民出了壹個主意,挑唆周處去殺白虎和蛟龍,實際上他希望這三個禍害互相廝殺,起碼可以除掉兩害。於是,有膽又有勇的周處先殺死老虎,又殺了蛟龍。
當周處和蛟龍拼殺時,隨著水流漂遊了幾十裏。經過三天三夜,鄉民還不見周處的影子,都以為他已經被蛟龍咬死了,紛紛呼喊慶祝。這時,殺死蛟龍的周處從水中冒出來,聽到人們的呼喊聲,才知道原來自己是鄉民眼中的壹大禍害。
周處慚愧不已,心生悔意,於是前往吳郡尋找名士陸機和陸雲,想向他們請教。因陸機不在,周處只見到陸雲。周處毫無隱晦地對陸雲說出自己的情況,並表達想要改過遷善的心願。但他顧慮,即便如此,最終也可能壹事無成。
陸雲勸慰他:古人看重道義,有句話朝聞道夕可死。何況妳的前途還是大有希望的。再說,人最怕的是不立誌向。如果有了誌向,妳又何必擔心美譽不能遠揚?周處幡然醒悟,棄惡從善,成為壹位剛正不阿的忠臣。
4.關於知錯就改的名言
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原句是: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 “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文: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晉靈公才擡頭看他,並說:“我已經知道 自己的過錯了,打算改正。”士季叩頭回答說:“哪個人能不犯錯 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事了。
2、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西漢學者伏生口述《尚書·伊訓》譯文:對人不求全責備,檢查身體如果不到。
3、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宋·朱熹《論語集註·學而篇第壹》譯文:指對於別人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加以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好讓自己以後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4、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代宋祁、歐陽修《舊唐書·魏征列傳》譯文:用銅作鏡子,可以正衣冠;以歷史為鏡,可以知興衰;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
5、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北宋·李覯《易論第九》譯文:經過而不知道,這是不明智的;知道了而不能改,這是不勇敢的。
5.關於“知錯就改”的諺語、俗語和名人名言有哪些
關於“知錯就改”的諺語、俗語和名人名言有:
1.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2.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3.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4. 西塞羅:“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
5. 達爾文:“任何改正,都是進步。”
6. 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7. 改過不吝。《尚書·仲虺之誥》
8.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9.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1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衛靈公》
11.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 魏征列傳》
12.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13.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4.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15.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壹》
16.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17. 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18. 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19.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知錯就改
讀音zhī cuò jiù gǎi
釋義知錯就改比喻人知道了錯誤就改正。
近義詞: 亡羊補牢 痛改前非 棄舊圖新 浪子回頭 負荊請罪 知過必改 懸崖勒馬 改惡從善
反義詞:知錯不改 、壹錯再錯 屢教不改
出處我這人缺點很多,知錯就改便是其中之壹。 王朔《劉慧芳》
6.與知錯就改有關的名言
1、革命者決不怕批判自己,他知道得很清楚,他們敢於明言。(魯迅)
2、在革命事業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就等於改正了壹大半。(列寧)
3、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周恩來)
4、自我批評之於我們,簡直是和日光、空氣、水壹樣重要。(斯大林)
5、人間最大的智慧,在於洞悉本身的弱點。(法國諺語)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回頭是岸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別抱怨別人不尊重妳,要先問問自己是否尊重別人。
對著自己的陰影衣嘆的人,恰恰忘記了自己正背向光明。
韌性,是斬斷困難羈絆的利斧,是跨越險谷溝壑的撐桿。
有抱負的人,雖然也常常後悔,但不在後悔中消沈,而在後悔中過求索。
痛苦對於強者永遠是賜予。
嫉妒,只會結出自毀的惡瘤,不服卻可催開自強的鮮花。
痛苦常使弱者厭世輕生,卻使強者更國清醒奮發。
為什麽破土不久的筍芽,轉眼間便長成蒼翠的竹林?答案是:筍尖-上進,竹節-虛心。
泊錨的船大體以經得起風浪,飄浮的冰山卻必定隨海流擺布。
自有者,珍惜自己的人格;自私者,珍惜身外的金錢。
自卑吞噬了才能,而自負卻會把人才嚇跑。
小溪雖然不能掀直滔天巨浪,但卻有自己美麗的漣漪和歡樂的歌唱。
溪流經過無數坎坷,仍保持著壹片清澈。
不可逆轉的是時間,不可侮辱的是人格。
當別人前進時,妳不能妒忌,當別人妒忌時,妳必須前進。
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壹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畢達哥拉斯
自信是精彩人生的基礎,自強是輝煌事業的起點。
(其中夾雜了壹些自尊好強的名言)
7.知錯就改的名言有哪些
1.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2.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3.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4. 浪子回頭金不換。——張恨水
5.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6.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7.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8. 任何改正,都是進步。——達爾文
9.壹個人知道了自己的短處,能夠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莎士比亞
10.壹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麽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
11.每個人都有錯,但只有愚者才會執迷不悟。——意大利
12.永遠不要因承認錯誤而感到羞恥,因為承認錯誤也可以解釋作妳今天更聰敏。 ——馬羅
13.犯錯誤是無可非議的,只要能及時覺察並糾正就好。謹小慎微的科學家既犯不了錯誤,也不會有所發現。 ——貝弗裏奇
14.人人須日日改過,壹旦無過可改,即壹日無步可過矣。——陶覺
15.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壹輩子做錯事。
16.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西塞羅
8.有關知錯就改的名言有哪些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周恩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浪子回頭金不換。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人間最大的智慧,在於洞悉本身的弱點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壹輩子做錯事壹個人不能被同壹塊石頭絆倒兩次聰明人知錯就改,糊塗人有錯就瞞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改正,壹切都是好的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壹輩子做錯事。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
(周恩來)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任何改正,都是進步。
——達爾文。
9.關於知錯就改的名人事例及名言有哪些
1.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回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
2. 孔子
壹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貢和顏淵到海州遊覽.孔子聽到隆隆的聲響,對子路說:“山的那邊在打雷和下雨,為何還要趕著去?”子路說:“這不是雷雨聲,而是海浪拍岸之聲.”孔子從未見過大海,想到海邊去看看大海,於是孔子壹行乘車到了海邊的朐陽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頂,只見水天相連,海闊無際,他們都興奮極了.這時,孔子感到又熱又渴,他讓顏淵下山去舀海水來喝. 顏淵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聽得身後有人在笑,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回頭壹看,是個漁家孩子,於是就問他笑什麽.那個孩子說:“海水又鹹,又澀,不能喝.”說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遞給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個孩子,正想道謝,忽然海風吹來了壹陣急雨,子路壹看著急了,大聲嚷道:“糟糕,現在到哪裏去躲雨呢?” 那個漁家孩子對大家說:“妳們都不用著急,請跟我來!”說完,那孩子就把孩子壹行領進壹個山洞,這是他平時藏魚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邊躲雨,邊哲學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詩興大發,吟出了兩句詩:“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孔子的三個弟子都齊聲贊揚孔子的詩做得好,那孩子卻持反對態度,他對孔子說:“千層浪、萬點坑,妳有沒有數過?”孔子心服口服地對孩子的反詰表示贊同.
雨停後,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魚去了.孔子回想起剛才發生的幾件事,歉疚而又自責地對三個弟子:“我以前講過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看來這並不妥當,還是應該提倡‘學而知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在當時已是名揚天下的賢人,但是,在壹個孩子面前,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並勇於承認錯誤。
1. 名言:
人非聖賢
孰能無錯
知錯能改
善莫大焉.
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壹輩子做錯事.
2. 例子:
李世民
有壹次,李世民在後宮玩鳥(部下剛剛送來的壹只很名貴的鳥),剛好魏征來了,看到皇帝在
鳥不高興了,就與他說了很多話.而李世民見魏征來了趕緊把鳥塞進衣袖裏,導致最後鳥被憋死了.魏征就說“皇上呀,現在是困難時期,我們應該艱苦奮鬥,而不是享樂的時候!”李世民以後也就在也沒弄過名花異草了,而專心政事,從而出現了“貞觀之治”!
華盛頓
有壹次華盛頓不小心砍了他爸的櫻桃樹,這種樹在美國很罕見,後來父親回來了,華盛頓主動向他爸承認了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