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哪些關於酒的唐詩?

有哪些關於酒的唐詩?

涼州宋

年代:唐作者:風格:四絕類別:記兵

葡萄酒夜光杯,想馬上喝琵琶。

戰場上喝醉了不要笑。古代有多少人打過仗?

給…作註解

涼州位於甘肅武威,唐代屬隴右道。音樂多夾雜西域庫車(今新疆庫車)國的胡音。唐代隴右都督郭誌雲在開元年間將涼州樂譜贈送給玄宗,隨即走紅。不少詩人根據譜曲寫涼州歌、涼州詞,表達邊塞風情。這說明唐人以壹種不以為意的態度吸收、消化、創新外來文化,他們是繁榮富強的。漢代葡萄由西域傳入中原,但唐代釀酒風氣仍以西域為主。夜光杯,相傳為周穆王時代白玉制成,故名“明夜照”。這杯這杯酒,又有這樣壹首充滿胡地情調的騎馬琵琶演奏,幾個鮮明的形象相映成趣,使得邊境軍營中的飲酒多姿多彩,動人淋漓盡致。即使妳喝醉了躺在戰場上,也不要取笑——這不僅僅是壹句微醉的話,更是壹種痛苦卻解放的人生體驗。妳認為有多少人在古代戰爭中幸存?既然生活是從戰場上撿來的,不妨多看它壹點,活得瀟灑壹點,讓它在美酒、怪杯、樂虎中體會它悲壯的輝煌。面對廣闊的戰場和胡風的酒宴,這首詩對戰爭與娛樂、生與死的體驗也有了唐代的奢華與豪放之感。

——楊毅

邊境地區寒冷艱苦的環境,緊張動蕩的駐軍生活,讓邊塞士兵很難得到壹頓歡聚宴。不難想象,我是多麽幸運地遇到了如此激情和激動的心情,以及喝酒買醉的場景。這首詩就是這種生活和感情的寫照。詩中的酒是西域盛產的葡萄酒;杯,相傳為周穆王時代,西湖用白玉精制而成的玻璃杯,似“明夜燈”,故稱“夜燈杯”;樂器是胡人用的琵琶;還有“戰場”“戰役”之類的詞。這壹切都表現出濃厚的邊陲色彩和軍營生活的味道。

詩人以激昂的筆觸、鏗鏘的音調、炫目的文字,定下了這壹開篇的第壹句——“夜光杯葡萄酒”,仿佛大幕突然拉開,在人們眼前展現了壹場五彩繽紛、光彩奪目、香氣四溢的盛大宴會。這壹幕給人驚喜和興奮,營造氣氛,為全詩的抒情定調。第二句開頭的“想喝”二字,渲染了這場美酒佳肴盛宴非同壹般的誘人魅力,表現了將士們豪爽開朗的性格。就在大家“想喝酒”的時候,樂隊奏起了琵琶,宴會開始了。快速歡快的旋律仿佛在催促戰士們舉杯暢飲,讓原本熱烈的氣氛壹下子沸騰起來。這首詩改變了七言絕句常用的音節,采用了“上二下五”的句法,進壹步增強了感染力。這裏的“趕”字,有人說是趕著開始,似乎很難和下面聯系起來。有人解釋為:推,喝還是喝。這也不符合軍人奔放的精神狀態。“馬上”這個詞往往會讓人聯想到“開始”。事實上,在西域的胡人中,琵琶最初是在馬上演奏的。《琵琶馬上催》是刻意渲染歡快盛宴的場景。

詩中的三四句是酒席飲酒勸酒。以前有人覺得這兩句話是“要心胸寬廣,要心酸。”還有人說:“假裝酗酒,極其可悲。”雖然用詞不同,但都離不開壹個字“悲”。後來在三四句的基礎上,尤其是最後壹句,用深沈、悲涼、感傷、反戰等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就比較有用了。說“古代有多少人打過仗”,顯然是言過其實。清代石步華說過這兩首詩:“悲語讀之易,戲謔語讀之妙,士子易懂。”(《我仆講詩》)這句話對我們頗有啟發。為什麽「容易讀悲傷的文字」?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恐怖,也不是在表現對軍旅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在感嘆生命的逝去。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盛宴的場景:士兵們聽著歡快刺激的琵琶聲,真的是興高采烈。過了壹會兒,他們都有點醉了。可能有人要放杯子,然後座位上有人喊:妳怕什麽?喝醉了,就是在戰場上喝醉了。請不要笑。“古代有多少人打過仗?”我們不是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嗎?可見,這三四句正是飯局上勸酒的話,卻不是悲情。雖然有些“戲謔”,但也為喝醉找到了最具環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上戰場》表現出的不僅僅是豪爽、開朗、激動的感情,還有視死如歸的勇氣,這與豪華宴會所表現出的熱烈氣氛是壹致的。這是壹場歡樂的盛宴,場面和意境絕不是壹兩個人喝酒借酒澆愁。其明快的語言和起伏的節奏所反映出的情緒是奔放而狂熱的;它給人壹種令人振奮和向往的藝術魅力,這是盛唐邊塞詩的特點。這首詩被人們傳誦了千百年。

鮑方的雜感

漢家在家久安,天下君王皆俯首稱臣。

天馬常捧紫花,胡人二十歲獻酒。

五月,荔枝初綻,傍晚離開項峻。

鵝飛不到桂陽山,馬先過臨沂山。

甘泉禦果垂仙亭,夕陽無人香。

遠處的壹切都很重,近處的壹切都很輕。雞雖有德,不如鶴。

作者:

襄陽人鮑方,性格謹慎。天寶末年,他以秀才身份,以觀察員的身份遊歷福建、江西。在貞元時,在禮部任侍郎,後移至工部做官。守善屬於文學,尤其是詩歌方面的作品,和寫漢書的人謝良弼是友好的,謝良弼的名字叫鮑燮。八首詩。

註意事項:

天馬:指外國輸入的駿馬。《史記·大宛列傳》:“漢武帝得烏孫馬,大宛血馬,名為天馬。”

苜蓿:植物名稱,豆科,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漢武帝時(公元前126),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宛帶回苜蓿種子。《史記·大宛列傳》:“(大宛)人嗜酒,馬嗜苜蓿,漢使以此為理,於是皇帝開始種苜蓿、葡萄。”

任虎:指的是大宛人。大宛在今天中亞的費爾幹納山谷。公元前102年,大宛淪陷於漢朝。東漢初大宛隸屬於莎車,南北朝時稱為波羅那。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玄宗將國名改為寧遠,並立宗室女兒何儀公主,嫁給寧遠王。

贊賞:

雜感是壹首七言古詩。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世界崛起已久,邊防鞏固,外族投降。天馬常以西域傳入的紫花苜蓿為飼料,西北邊陲的胡人年年獻醇酒。這首詩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和平的狀態,促成了唐玄宗的腐敗,導致了日本政治的失敗,孕育了嚴重的危機。寓意深刻,話在這裏,意在那裏,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