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夢筆生花典故

夢筆生花典故

“夢筆生花”這個典故出自於《南史·紀少瑜傳》。

相傳紀少瑜幼年時,才華並不出眾,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誠心感動了文神,有壹天晚上,他看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夢見著名的文人把壹支筆送給了他,並告訴他用這支筆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

紀少瑜夢醒之後,果然在枕邊發現壹支非同尋常的毛筆。從此,紀少瑜的文章大有長進。終於成了壹位著名的作家。

紀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他自幼專攻《六經》,善於談吐,對答如流,深受當時讀書人的欽佩,後來官至東京大學士。

擴展資料:

與“夢筆生花”相似的歷史典故:

南朝梁時期,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刻苦讀書,文思敏捷,作品深得眾人喜愛。官至光祿大夫後文章大不如以前,詩也平淡無奇。

原來他去宣城遊玩時,在冶亭夢中見到郭璞,郭璞向他討還五色筆,從此就文思枯竭,才能喪盡。

後遂用“江淹夢筆、夢中傳筆、夢筆”等比喻文思大進;用“江淹彩筆、郭璞生花、五色筆、五色毫、郭璞毫、彩筆、彩毫、江淹筆、江令筆、江生筆、江筆、文通筆”等指文思筆力,比喻文才卓邁,筆力不凡或稱大手筆。

用“江郎才盡、江淹才盡、奪筆江淹、夢失筆”等指文思減退,才力不及從前。

百度百科——夢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