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1:(4分)此句運用了對比、借代的手法(2分),用桃花代指溫馨美麗的家園(和煦的春光),用雪代指荒涼苦寒的邊塞,(1分)二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對家園的眷戀之情(1分)。 小題2:(2分)①急於奔赴邊地疆,建功立業;②即將出關對家園依依不舍。(每點1分) 小題3:4分)①喜歡本詩(1分)。詩中的主人公既有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1分)又有家園之思的柔情,(1分)兩種對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當和諧的統壹(人物形象立體豐滿)(1分)。 ②喜歡沈詩(1分)。寫出居庸關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2分),為後面抒情作了鋪墊(1分)。 |
小題1:試題分析:第三句,將“馬前”、“馬後”寫成兩個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驚的奇思妙筆。在具體寫法上,這壹句也很有特色:“馬後桃花”與“馬前雪”,是對比;以馬概人,則又有所省略。沈德潛稱贊此詩說:“眼前語便是奇絕語,幾於萬口流傳。此唐人邊塞詩未曾到者。” “奇絕”的“眼前語”的獲得,歸根結底是由於詩人有邊塞生活的獨特體驗,故能子唐人邊塞詩之外開拓出新的境界。而從意象與用詞而言,或許還受到過唐人權德輿的“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嶺上逢久別者又別》)與馬戴的“馬頭沖雪過臨洮”(《出塞詞》)的啟發。從詩句本身說,首句寫靜,次句寫動,對環境描寫與氛圍渲染的表現都相當成功。 小題2:試題分析:分析詩中“士卒”的心態,就是要緊緊抓住詩句中的“士卒何心肯逗留”及其上句,也就是要弄清士卒不肯逗留的原因。前句是“將軍此去必封侯”,可知士卒急於奔赴邊地疆,建功立業,又有即將出關對家園依依不舍。 小題3:試題分析:本題應是開放性的題目,喜歡哪壹種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能夠自圓其說。從詩句本身說,首句寫靜,次句寫動,對環境描寫與氛圍渲染的表現都相當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