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蘆葦和荷花詩句

蘆葦和荷花詩句

蘆葦和荷花詩句

白洋澱

陳赫男 白洋澱----

三個濕漉漉、水淋淋的漢字,組成了壹個美麗的名字,織成了生活在西北黃土高原的人們對於水鄉澤國的神秘和向往。

但是從童年時起,對於白洋澱的零星了解,始終與上世紀那個鐵血流火的紅色年代有關:小兵張嘎、雁翎隊……就連大作家孫犁的《荷花澱》,也主要是著墨於聰明勇敢、淳樸可愛的白洋澱人。澱上風情,只在女主角手指上絞纏著的柔滑修長的葦眉子上略窺壹斑。

終於有緣走近白洋澱.走進白洋澱,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給過我的眼球多少刺激,白洋澱,它還是讓我激動、震驚了!

壹、美麗奇跡

乘著清晨的涼風,驅車走進這無邊荷海,走進圖畫深處。

千畝荷塘如壹幅絢爛的長卷,向天邊款款鋪開,荷葉碧綠如洗,密匝匝朝天張開,無數朵粉色的荷花、荷苞,就在這綠海之中乘風搖曳、舒卷開合,怎壹個“美”字了得!極目遠眺,不見花,不見葉,只見壹片綠海之上,綴滿了星星粉點,越往遠看,綠色越少而粉點越密,至與天相接的地平線,已不見綠色,粉點接續成壹條由淺至深的粉色長線!

誰能知道在這無垠的荷塘裏,有多少個花苞在醞釀,有多少朵荷花在盛開呢。當年造物主行走到這裏的時候,心情必定十分的愉悅,所以他用那支神奇的魔杖輕輕壹點,才在這華北平原上點出這顆璀燦的明珠,從而遺給人間這千秋萬代的美麗奇跡。

白洋澱中有九個孤島。屬於王家寨的這片千畝荷塘,壹色野生的粉色單瓣荷花。循著縱貫荷塘的木浮橋緩緩行去,可以近距離欣賞它的模樣;從浮橋上下去,又可以踏著荷叢中隱藏得很好的石墩分花拂葉,走進荷海深處。幾近透明的粉色花瓣上流動著日精月華,蓮蓬上散落的小圓眼裏孕育著淡綠色的蓮子,腳下的水底埋藏著潔白的蓮藕。壹不小心,圍繞著蓮蓬的那圈嫩黃絲絳就會在妳的衣服上染上點點黃斑……這粉、綠、白、黃的諸般顏色是如此的純凈,配得又是如此的和諧。哦,這壹朵荷花,就是壹個色彩的範本,壹場色彩的盛宴啊。這樣美的花,壹朵就足夠使人傾倒,又哪堪連天接地、鋪排成陣!

細細的木浮橋在晨霧中時隱時現,象壹段曲曲彎彎的心事。晨釣的遊人駐足橋上,屏氣斂聲,象美文裏的標點。晶瑩的露水在荷葉的心田裏釀成透亮的水窪,在荷花的衣裙上掛成繁密的珠飾。早晨的荷田,籠罩著壹層清絕的淡香,恍如夢境。

寂靜中忽然響起壹個細微的爆裂聲,驚回首,壹朵荷花已然雕謝。碩大的花瓣如慢鏡頭般飄然墮下,水面頓然被它敲擊出無數漣漪。花落處,凸現出圓圓的蓮蓬,象孩子可愛的笑臉,在晨風中輕輕搖曳。哦,這美麗絕倫的花敢情是有著這樣的性情。就連它的謝幕,也是如此的從容,如此的壯烈,如此的意味深長。

耳邊又傳來壹串水響。壹片荷葉載不動葉心裏攢滿的露水,遂將身壹側,將這醞釀了壹晨的寶物傾成壹片碎玉,灑入了腳下的池塘。

此起彼伏的,荷海的清晨不斷響起了這種攝人心魄的聲音,這不同於世俗的聲音,讓我心底油然生出壹種沖動,我想變成壹只平凡的蜻蜓,生出壹對自由的紗衣,在花海裏盡情徜佯,在每壹只荷苞上駐足,在每壹個蓮蓬上留戀,跟每壹朵將謝的荷花竊竊私語。

二、澱面風情

白洋澱河湖交錯,水道縱橫,地形十分復雜,寬闊處可極目天際,狹窄處僅容扁舟通行,在遊客眼中不啻迷宮。只有土生土長的白洋澱人可以象熟悉自己手心裏的紋路壹樣,循著它的每壹條密道自如穿行。

G乃壹聲山水綠。不記得是在哪看來這麽壹句,不知道是唐詩還是宋詞。但是壹眼瞟過即深印在腦海裏了。正是因為西北缺水,從小到大的小心靈,對於這“?G乃壹聲”曾是有過多麽強烈的向往啊!……

而此刻,?G乃聲聲不絕於耳,吱嘎作響的小舟在波的圓峰和浪的淺谷裏輕柔地滑行。眼前水色碧綠,岸上蟬聲悠長,陽光在滿澱細碎的波頂用無數光點織了壹張金燦燦的大網,尖尖的船頭把這網不斷地撞碎,這張網又在船過後迅速地合攏。這是造物主的網,白洋澱這壹方子民都在這張網裏往來忙碌,找尋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白洋澱裏九個島,島島隔水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從水面上看去,島上人家都在很高處,紅磚瓦頂,綠樹掩映,家家有條彎彎小路壹直通下來,通到水邊的小碼頭上。小碼頭上通常都系壹兩條小船。更有的人家在碼頭邊上也種壹大片荷花,小船就半掩在荷叢裏。壹兩個女孩子在高高的樹蔭裏坐著,壹邊閑剝蓮子壹邊眺望澱上風景,端的是如詩如畫。

不遠處,壹群黑黑的小腦袋在水裏忽隱忽現,跟著傳來壹陣孩子的嬉笑。時值暑假,孩子們在澱裏妳追我逐,玩得正歡。壹個渾身黑黝黝、赤條條的小家夥站在簡易的小碼頭上掄臂踢腿地活動了幾下,忽而壹撅小屁股,在空中劃出壹條弧線,壹頭紮進水裏去了。我方“噫!”的壹聲驚呼,導遊笑了說:“不用擔心。草原上的人從小會騎馬,白洋澱的人從小會玩水。這幫小皮猴子天天在水裏玩,精著呢!”果然隨著孩子們的歡呼,不遠處冒出了那顆小腦袋。多麽快樂的頑童啊!果然壹方水土養壹方人,水上生活,竟也是很豐腴哩。

“荷開的季節,六月初到九月底,全國各地該有多少人來俺這白洋澱賞荷遊玩,這白洋澱壹***4000多艘大小船,忙得團團轉。這遊客吃喝玩樂,哪不是錢?等荷花敗了,荷葉可以收了作中藥,蓮子,那是上等補品,蓮心既是茶葉又可以入藥,藕根是壹種菜品,妳說這荷,渾身上下哪不是寶呢?”

澱裏人的壹番話,令我茅塞頓開。古往今來,詠荷的名人、贊荷的詩文見到過太多了,屈原在《離騷》裏就有“制芰荷以為衣,集芙蓉以為裳”的詩句,那是以荷花象征自己高潔的品格;宋朝楊萬裏有“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名句,那是贊荷花的壯觀與美麗。這些大詩人不知是不是了解,荷在美貌和精神之外,還兼有濟世活人、滋養世俗的用途呢?

正說著,風壹般破浪駛來了壹艘簇新的摩托艇。望見我們的木船,摩托艇早早的就熄了火,減速滑行。兩船並行時,開船的小夥子喊壹聲,壹揚手從艇上扔過來壹束蓮蓬。老王伸手接住,遞給孩子說,吃吧,給妳們的。說時遲那時快。我的壹個“謝”字未及出口,摩托艇已經滑過了我們前方,馬達壹開,加足了油門,瞬間飆去。被快艇鼓蕩而起的水波壹波又壹波地向小船湧來,小船開始了大幅的搖晃。驚慌之余,才明白了小夥子為什麽在接近我們的小船的時候就熄火滑行。因為,他擔心高速行駛激起的水波會引起太大的顛簸,驚嚇了遠來的遊客。哦,這善良淳樸的白洋澱人啊!

三、大哉其觀

荷花大觀園,名符其實,是集荷花之大成的地方。

棄舟登岸拾級而上,沿著蘆葦叢中曲曲彎彎的小路走壹會,眼前豁然開朗。但見這個方寸小島整個已建成壹個荷花廣場,場上遍布無數淺池,壹池壹個荷花品種,竟萃集了世界各地三百多種珍稀荷花!觀之不足,只好用兩個俗不可耐的詞來形容: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比起野荷千裏壹色的壯觀和清麗來,園藝荷別有壹種富麗嫵媚的風情。荷苞象結結實實的粉拳,荷花如溫情脈脈的笑臉,或過人頭,或及人腰,更妙的是它全沒有野荷那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清高,遊客皆可近距離、零距離地欣賞,壹解“色”癢。

這裏是賞荷的絕佳之處,展示著本地生長或是外來引種的上百種的荷花,可謂集天下荷花之大觀。眼前連天無際的是碧綠的荷葉和盛開的或素如絹、或艷如火的蓮花,曲曲折折通向荷葦深處的是供遊人賞荷用的廊橋。漫步在長長的賞荷橋上,不時輕撫壹下田田的荷葉,深嗅壹下淡淡的蓮香,頓覺氣爽神清、美妙至極。

只有來到大觀園,妳才能知道,荷有粉、白、紅、黃、紫、綠、灑金……這麽多漂亮的顏色,有單瓣、復瓣、重瓣……這麽多可愛的模樣。妳才能知道,大型的荷花,直徑可達20厘米以上,而且這種印象中只能在濕地上生長的水壹般嬌嫩的花,不僅可種於庭院,甚至可植於盆碗!大觀,大觀,嘆為觀止啊!

其光灼灼的睡蓮,花朵不大,卻無論黃、白、蘭、紫哪種顏色,都暗含熒光,壹眼掠去,仿佛頑皮的兒童在活潑地跳躍,定睛細看,卻又變成嬌羞的少女在悄悄地微笑。至於那直徑近壹米,上可坐小兒的“南美王蓮”,也讓我開了眼界。園中遊人甚眾,卻罕聞笑語,撲眼而來的美色,美到令人緊張,美到鎮懾了人們的心魂,耳邊不斷地聽到相機的“哢嚓”聲,誰都想在自己的影集裏留住這裏每壹朵荷花,每壹種顏色。誰都想讓這種美的感動珍藏和延伸……

人言白洋澱四季風景天成,各有所賞,開春則蘆芽競出,滿澱碧翠;入夏則蒲綠荷紅,岸柳如煙;值深秋則蘆花飛舞,肥魚出網;到隆冬則堅冰似玉,無垠坦蕩。但此次壹遊,方知白洋澱風景,當屬盛夏絕美。

花有萬千種,我獨偏愛蓮花,不僅是因為她在碧綠的荷葉中顯得更加嬌艷的容顏,更是因為她出淤泥而不染的優秀品質。人活世間,幾多凡塵,總會身處壹些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環境,總會面臨不想選擇卻又不得不作出的選擇,總會擁有壹些不想擁有卻又不得不擁有的極其無奈的心情。如若能如荷花般深陷汙泥,尚能為這世間濾去壹點浮塵,奉獻壹縷清香,則足可稱為君子也。

愉快的旅遊讓我稍稍走近和了解了白洋澱人,他們真如孫犁筆下《荷花澱》壹文中所描寫的那樣淳樸和美好。黃昏時,遊客們人手壹捧蓮蓬,乘舟離開這美麗的小島。

島已模糊,手裏的蓮蓬泛著淡淡的清香。回思在白洋澱的時光,雖然短暫,在我平凡的成長裏,真如壹朵壹閃而過的火花。卻照了壹個美麗的亮。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駕車僅需五六小時),竟有著這樣壹個夢幻般的水鄉澤國,有如此淳樸實在的人們,是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

再來白洋澱,能不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