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山風景區位於青州城南2.5公裏處,為國家4A級景區,山東青州風景名勝區核心區、山東青州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雲門山自古為魯中名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獨具風貌。主峰海拔421米。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 雲門山早在隋、唐、宋時期就深受佛、道兩家的青睞。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五處,石佛二百七十二尊,歷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題刻、碑碣,遍布雲門山摩崖。
雲門山不僅有佛窟,還有不可多見的“道洞”。洞雕有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隱士陳摶老人枕書長眠的臥石像壹尊。在雲門山山陰處有壹國內外罕見的明代摩崖石刻巨“壽”。
景區景點名錄
雲門山景區主要景點有道教古建築群、石窟造像、摩崖題刻、雲門洞、雲窟等景觀組成,具體景點有觀壽亭、山神廟、龜背路、望壽閣、海岱雄風、摩崖大壽、雲門洞、馬丹陽座像、雲窟、石窟造像群、閻王鼻子、三皇殿、雲門仙境、天池、迎旭門、天仙玉女祠、玉皇殿、東西閬風亭、萬春洞等。
景點簡介
明代摩崖題刻大“壽”:位於雲門山山陰,雕鑿於明嘉靖年間,字體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寬 3.7,僅“壽”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達2.23米。所以當地人經常說:“何須自大,人無寸高” ,據《辭海》記載成語“壽比南山”即語出於此,雲門山因此被譽為“中華古壽文化第壹山”。
雲門山石窟造像:雲門山石窟造像***有5個石龕,石刻造像272尊,有題記者可追溯至隋開皇九年(589)。石窟自西向東排列,第壹、二龕均開鑿於北齊至隋代,位於雲門洞的西邊;第三、四、五龕開鑿於盛唐時期,位於雲門洞的上方。雲門山石窟造像群是山東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唐代以前佛教造像之壹。
萬春洞:位於山陰東側,又稱希夷石室,洞高1.6米,寬1.2米,深5米,洞內南側有石床,有陳摶浮雕石像壹尊。該洞是明代嘉靖年間衡王府內典膳掌司冀陽周全為紀念陳摶老人而鑿,俗稱“陳摶洞”。
天仙玉女祠:典型的明代全石無梁建築。
雲窟:位於雲門洞側,天然石罅,口如井狀,深不可測,當夏秋季節氣壓低時,常有雲霧從窟中泛出,故稱“雲窟”。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恒言》中“李道人獨步雲門”壹篇,說的就是發生在這個“雲窟”的故事。 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開發總面積為2400公頃,公園山勢雄奇,地貌怪異,寺院古老,文物豐富,森林環境優美,建築遺跡遍布山間,名人題刻俯仰皆是。仰天山以森林掩古剎的景觀被載入《世界名勝大全》。山中:古剎、峭壁、清泉、喬木、繁花、飛鳥、閑雲——天造地設,如詩如畫。奇特的自然景物與豐富的人文景觀,相互融合,交相輝映,是壹處奇異迷人的旅遊勝地。
仰天山位於青州城西南46公裏處,海拔834米,面積2.1平方公裏。因羅漢洞(千佛洞)有天窗,“壹竅仰穿,天光下射”而得名。古有“仰天高掛秋月圓”詩句,就是贊美仰天山風光的。2000年2月22日,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準仰天山為國家森林公園。 藍溪谷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青州市王墳鎮境內,S233省道南12公裏,西鄰仰天山,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生態農業與壹體的生態型旅遊區,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於壹體,挾田園秀色、稟歷史文明於壹身。境內峰青巒秀,怪松搭棚,古藤蟠纏,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青州藍溪谷風景區位於青州市西南山區,仰天山東麓,與臨朐縣銜接。四周群山環抱、空氣清新、景色怡人,景區內綠樹成蔭、水波粼粼,果園、亭臺、湖水相映成趣。有藍莓、樹莓、櫻桃、山楂、黑枸杞、葡萄等采摘園,是以休閑農業為主體,集旅遊、度假、休閑、采摘觀光、住宿餐飲為壹體的大型生態旅遊園區。
藍溪谷以水果采摘園聞名當地,具有高品質的瓜果蔬菜生產基地,主要是以藍莓、葡萄、大櫻桃、山楂、黑枸杞、樹莓等水果為主的漿果采摘園。每當花開、成熟季節,吸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