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吟,梧桐驚,人間蒼穹悲”,詞以秋天這壹自然現象的兩個突出特征開篇。蟋蟀在草叢裏哀鳴,樹頂的梧桐葉似乎被這鳴叫聲嚇了壹跳,搖曳而下。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在詩人看來,是人間留下哀怨和怨恨最強烈最沈重的時候。詩人在開始寫作的時候就蒙上了壹層蕭瑟的色彩,他的想象力相當廣闊,從眼前的景象到人間的悲涼季節。此外,“驚”字表明詩人自己也是因離開悲傷而“驚”的。歌詞以“七夕”為題,說明“人間”的“悲傷”也包括自己,從而含蓄地指出他也在為與感情的離別而痛苦。第二句,“雲臺月地,千把鎖鎖”,詩人的筆觸更加開闊,講述在雲臺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織女被千把鎖擋住,無緣相見。“雲臺月地”,以雲為階,以月為地,謂之天。唐·杜牧《七夕》詩:“未至歲末,勿多恨。”最後三句“若縱浮,若飄遠,則不相逢”和“若浮”,都是傳說中穿梭於海與天河之間的木筏。張華《博物誌》卷三:“古語雲,‘天河海通,近時有住海珠之人,每年八月有浮舟,不可失時。”“詩人在這裏繼續展開他的想象,描寫牛郎織女壹年只有壹次短暫的相遇,其余的時間就像漂浮在浩瀚的銀河中,左右搖擺,再也不會相遇。第壹部電影寫的是從人間到天上,寫的是我自己的離別之悲的經歷和對《離別之悲》中牛郎織女的深切同情。
“星橋鵲駕,只隔經年,欲留情,不恨窮”,歌詞前三句緊接著最後壹句,詩人繼續想象。第壹部,我感嘆牛郎織女的悲傷,但在這裏我又擔心牛郎織女不能相恨。“向”字表達了詩人對牛郎織女的同情,也表現了壹種同舟共濟的感情。“牽著壹頭牛,織著壹個姑娘,就是要從中間分開”,這兩句話從想象中回歸現實。詩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時黑喜鵲已搭好了星橋,但牛郎織女仍未在壹起,關切之情溢於言表。總結壹句“天有晴,地有雨,風有風”,然後再看不確定的天氣,風有雨。是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阻了?強調“是什麽”二字,突出了詩人的焦慮和關註。
這個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詩人用兩筆寫成的方式。寫這個詞是為了表達牛郎織女的感情,但不是為了表達他們的感情。沒有自己深刻的情感體驗,怎麽能寫出這麽感人的作品?整個詞中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對烘托先鋒詞的意境和氣氛起著重要作用,也顯示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寬廣的胸懷。此外,疊句的使用和這個詞的口語化特征也增加了這個詞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