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喝過漿水面,不算到過漢中。”這句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那就是:陜甘寧地區的漿水面,就是漢中地區的最好好吃。漿水面是大西北地區壹道獨特的面食小吃,有股子酸味。不愛吃的說它是像泔水,酸臭;愛吃的則說:這漿水面是天下第壹美味兒,吃起來,又酸又香!這就跟紅遍大江南北的臭豆腐壹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漿水面是陜甘地區傳統特色小吃。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丞相蕭何在漢中所起,其味酸、辣、清香,別具壹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所以從歷史角度講,漿水面的發源地應該在陜西壹帶,但是如今在甘肅更為普及,甘肅的夏季家家戶戶都會腌制壹兩壇漿水。
我沒有吃過寧夏地區的漿水面,但是吃過陜西寶雞、漢中的漿水面,以及甘肅地區蘭州、天水的漿水面。蘭州地區的漿水面壹般都是保留漿水的原味,然後配上大蒜吃,漿水面上會撒上香菜。寶雞和天水的漿水面有點相似,我吃過的上面放了少許像韭菜壹樣的東西,至今不知道是什麽。漢中的漿水面,壹直不理解,居然有人吃腌漿水的菜,擰幹後加工食用。
羊肉泡饃,亦稱牛羊肉泡饃,古稱"羊羹",是西北漢族風味美食,其中以陜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湯是利用羊骨加上多種香料大火煮,然後撤去浮沫,投入肉塊,先大火,後小火烹飪而成,湯味濃香撲鼻,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後回味無窮。羊肉泡饃暖胃耐饑,因而得到了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的喜愛,外賓到陜西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新中國成立以來,用羊肉泡饃招待國際友人,深受好評,已成為陜西名食的“總代表”,也是陜西最具特色的主食。
搟面皮是陜西地區特有的漢族名小吃,尤以西府寶雞地區為最佳。搟面皮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主要食材為精面粉、辣椒,加以味精、鹽、醋等調料;小吃具有筋鬥、柔軟、涼香、鹹鮮、酸辣可口等特點。搟面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具有筋鬥、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是西北較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之壹。其面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如今是關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洋芋擦擦是陜北、山西晉西,甘肅隴東等地的漢族傳統面食之壹。用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洋芋擦擦,色澤金黃的土豆泛著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開來,吃上壹口,既有薯條的口感和嚼頭,又有肉末紅椒的鮮香。這是用土豆裹蕎麥粉蒸了後再炒出來的美味,遵循了西北菜少油不少鹽的風格。洋芋擦擦,顧名思義,是用土豆做的。制作原料和程序都很簡單,它是將土豆切成稍粗的絲,再拌以幹面粉,使每壹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53832根絲上都均勻地裹上壹層面衣,然後上屜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面、醬、醋、蔥油或香油,在拌上自制的西紅柿醬。
石子饃是陜西民間的壹種古老的漢族風味小吃,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其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壹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後層次分明,外酥內軟,鹹香可口,經久耐貯。石子饃是陜西關中地區流行的風味食品。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又稱砂子饃、餑餑、幹饃。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歷史非常悠久,石子饃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石烹”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