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橘子的文言文

橘子的文言文

1. 描寫橘子的古詩詞

描寫橘子的詩句:

敕移橘栽(唐)張彪

南橘北為枳,古來豈虛言。

徙植期不變,陰陽感君恩。

枝條皆宛然,本土封其根。

及時望栽種,萬裏繞花園。

滋味豈聖心,實以憂黎元。

暫勞致力重,永感貢獻煩。

是嗟草木類,稟異於乾坤。

願為王母桃,千歲奉至尊。

奉和白太守揀橘(唐)張彤

淩霜遠涉太湖深,雙卷朱旗望橘林。

樹樹籠煙疑帶火,山山照日似懸金。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覺馨香已滿襟。

揀選封題皆盡力,無人不感近臣心。

和白太守揀貢橘(唐)周元範

離離朱實綠叢中,似火燒山處處紅。

影下寒林沈綠水,光搖高樹照晴空。

銀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誰知造化功。

看取明朝船發後,余香猶尚逐仁風。

早春以橘子寄魯望(唐)皮日休

個個和枝葉捧鮮,彩凝猶帶洞庭煙。

不為韓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圓。

剖似日魂初破後,弄如星髓未銷前。

知君多病仍中聖,盡送寒苞向枕邊。

又射覆橘子(唐)無名氏

圓似珠,色如丹。

儻能擘破同分吃,爭不慚愧洞庭山。

揀貢橘書情(唐)白居易

洞庭貢橘揀宜精,太守勤王請自行。

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伸螻蟻情。

疏賤無由親跪獻,願憑朱實表丹誠。

謝橘洲人寄橘(唐)齊己

洞庭栽種似瀟湘,綠繞人家帶夕陽。

霜裛露蒸千樹熟,浪圍風撼壹洲香。

洪崖遣後名何遠,陸績懷來事更長。

藏貯待供賓客好,石榴宜稱映舟光。

鐘傳客占歷日包橘(唐)無名氏

太歲當頭坐,諸神不敢當。

其中有壹物,常帶洞庭香。

2.

《賣柑者言》原文和譯文

原文: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剖其中,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炫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聞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期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臯比者,洸洸乎幹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臯之業耶?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譯文:

杭州有個果販子,很會貯藏柑子。雖然經過壹冬壹夏,柑子仍然不會腐爛,拿出來還那麽鮮靈靈的,質地像玉壹樣晶瑩潔潤,皮色金光燦燦。可是剖開來壹看,中間卻幹枯得像破棉敗絮壹般。我很奇怪,就問他:“妳賣柑子給人家,是打算讓人家放在籩豆之中供祭祀用呢,還是拿去待嘉賓用呢?或者只不過用這種漂亮的外觀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當呢?妳這樣騙人也太過分了!”

賣柑子的笑著說:“我賣這樣的柑子已經好多年了,靠著這壹營生過活。我賣它,人們買它,從來沒聽到什麽閑言碎語,為什麽偏偏只有您不滿意而忿忿不平呢?世上騙人的事多著呢,難道只有我壹個嗎?我的先生,您不想想看!當今佩戴虎符,高坐在虎皮交椅上,那些威嚴的武將,像是在保衛家國,他們真的就像孫武、吳起那樣有韜略嗎?那些峨冠博帶的文臣,很像是氣宇軒昂的棟梁之材,真的能像伊尹、臯陶那樣建功立業嗎?盜賊四起,他們不懂怎樣抵禦剿滅,生靈塗炭,他們不知怎樣賑濟解救;官吏枉法,他們無法挾制禁止;法紀敗壞,他們不知該怎樣整頓治理。白拿俸祿耗費國庫而不知羞恥。妳看他們,坐高堂,騎駿馬,沈醉於醇釀,飽食著魚肉。哪個不是威風八面令人望而生畏,氣勢顯赫而不可壹世!然而他們又何嘗不是外表似金如玉,內裏卻是破棉敗絮呢?如今您對於這些事視而不見,卻專門來挑剔我的柑子!”

我默默地無以回答,回來後細細考慮他的話,覺得池很像詼諧滑稽的東方朔壹類人物。莫非他果真是個憤世嫉俗的人,是借柑子來諷刺世事的嗎?

3. 描寫關於橘子的詩句 要有譯文

《橘頌 》屈原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誌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誌,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庭橘(唐)孟浩然 明發覽群物,萬木何陰森。 凝霜漸漸水,庭橘似懸金。

女伴爭攀摘,摘窺礙葉深。 並生憐***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盤裏,全勝在幽林。

揀貢橘書情 (唐)白居易 洞庭貢橘揀宜精,太守勤王請自行。 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伸螻蟻情。 疏賤無由親跪獻,願憑朱實表丹誠。

譯文,百度壹下。

4. 橘化為枳文言文

橘化為枳 ( jú huà wéi zhǐ ) 含義 這則成語原指壹種植物生在淮河以南則為橘,生在淮河以北則為枳。

後來人們常以此來借喻人受到環境的影響,品質變壞。 出 處 《晏子春秋·雜下之十》:“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用 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比喻人由於環境的影響而變壞 典 故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外交家晏嬰,因為個子矮小,相貌醜陋,經常遭到別人的歧視。

有壹次晏嬰出使楚國,楚王故意羞辱說齊國人都是賊,晏嬰認真地說:“橘樹生長在淮南能結橘子,移到淮北結的果實就變成枳子了。”楚王無話可說。

5. 橘子的詩句

早春以橘子寄魯望 (唐)皮日休個個和枝葉捧鮮,彩凝猶帶洞庭煙。

不為韓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圓。剖似日魂初破後,弄如星髓未銷前。

知君多病仍中聖,盡送寒苞向枕邊。又射覆橘子 (唐)無名氏圓似珠,色如丹。

儻能擘破同分吃,爭不慚愧洞庭山。揀貢橘書情 (唐)白居易洞庭貢橘揀宜精,太守勤王請自行。

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伸螻蟻情。

疏賤無由親跪獻,願憑朱實表丹誠。諒公洞庭孤橘歌 (唐)顧況不種自生壹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飛花檐蔔旃檀香,結實如綴摩尼珠。

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病橘 (唐)杜甫群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為。惜哉結實小,酸澀如棠梨。

剖之盡蠹蟲,采掇爽其宜。紛然不適口,豈只存其皮。

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玄冬霜雪積,況乃回風吹。

嘗聞蓬萊殿,羅列瀟湘姿。此物歲不稔,玉食失光輝。

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汝病是天意,吾諗罪有司。

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支。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

庭橘 (唐)貫休蟻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不緣松樹稱君子,肯便甘人喚木奴。

洞庭山維諒上人院階前孤生橘樹歌 (唐)皎然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與梨栗。真子無私自不栽,感得壹株階下出。

細葉繁枝委露新,四時常綠不關春。若言此物無道性,何意孤生來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愛低檐數枝短。白花不用烏銜來,自有風吹手中滿。

九月十月爭破顏,金實離離色殷殷,壹夜天晴香滿山。天生珍木異於俗,俗士來逢不敢觸。

清陰獨步禪起時,徙倚前看看不足。橘 (唐)李嶠萬裏盤根植,千秋布葉繁。

既榮潘子賦,方重陸生言。玉花含霜動,金衣逐吹翻。

願辭湘水曲,長茂上林園。南中榮橘柚 (唐)柳宗元橘柚懷貞質,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綠,晚歲有餘芳。殊風限清漢,飛雪滯故鄉。

攀條何所嘆,北望熊與湘。襲美以春橘見惠兼之雅篇,因次…… (唐)陸龜蒙到春猶作九秋鮮,應是親封白帝煙。

良玉有漿須讓味,明珠無颣亦羞圓。堪居漢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棗前。

珍重更過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邊。庭橘 (唐)孟浩然明發覽群物,萬木何陰森。

凝霜漸漸水,庭橘似懸金。女伴爭攀摘,摘窺礙葉深。

並生憐***蒂,相示感同心。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盤裏,全勝在幽林。早春以橘子寄魯望 (唐)皮日休個個和枝葉捧鮮,彩凝猶帶洞庭煙。

不為韓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圓。剖似日魂初破後,弄如星髓未銷前。

知君多病仍中聖,盡送寒苞向枕邊。謝橘洲人寄橘 (唐)齊己洞庭栽種似瀟湘,綠繞人家帶夕陽。

霜裛露蒸千樹熟,浪圍風撼壹洲香。洪崖遣後名何遠,陸績懷來事更長。

藏貯待供賓客好,石榴宜稱映舟光。鐘傳客占歷日包橘 (唐)無名氏太歲當頭坐,諸神不敢當。

其中有壹物,常帶洞庭香。敕移橘栽 (唐)張彪南橘北為枳,古來豈虛言。

徙植期不變,陰陽感君恩。枝條皆宛然,本土封其根。

及時望栽種,萬裏繞花園。滋味豈聖心,實以憂黎元。

暫勞致力重,永感貢獻煩。是嗟草木類,稟異於乾坤。

願為王母桃,千歲奉至尊。奉和白太守揀橘 (唐)張彤淩霜遠涉太湖深,雙卷朱旗望橘林。

樹樹籠煙疑帶火,山山照日似懸金。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覺馨香已滿襟。

揀選封題皆盡力,無人不感近臣心。和白太守揀貢橘 (唐)周元範離離朱實綠叢中,似火燒山處處紅。

影下寒林沈綠水,光搖高樹照晴空。銀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誰知造化功。

看取明朝船發後,余香猶尚逐仁風。

6. 南橘北枳的文言文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麽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壹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幹什麽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麽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壹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幹什麽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壹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麽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壹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