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關於勵誌的詩句 1.詩經中勵誌的詩句
1.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 於鵠《題鄰居》
2. 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 王建《寄舊山僧》
3. 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 —— 李商隱《陳後宮》
4. 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 —— 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5. 至今故國人望,壹舸歸歟。 —— 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6. 無邊家國事,並入雙蛾翠。 —— 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7. 愁損辭鄉去國人。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8. 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 邊貢《重贈吳國賓》
9. 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 —— 孔夷《南浦·旅懷》
10. 我自殷勤銜來補,珍重斷紅猶軟。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11.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 於謙《嶽忠武王祠》
12.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 孟浩然《他鄉七夕》
13. 看川空谷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 —— 元好問《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於南。》
14.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 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
15. 故巢似與人留戀。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16. 惟有年時芳儔在,壹例差池雙剪。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17. 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 —— 周密《壹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18.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 趙鼎《寒食》
19. 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 高適《塞下曲》
20.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1.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 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22. 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3.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4.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5.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 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26. 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 —— 範雲《效古詩》
27. 最多情、欲黏還墜,落泥片片。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28. 幾回憶,故國蒓鱸,霜前雁後。 —— 潘希白《大有·九日》
29.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嚙空林。 —— 鄭思肖《二礪》
30.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 —— 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31. 十二曲闌春寂寂,隔蓬山、何處窺人面?休更問,恨深淺。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32. 欲訴奇愁無可訴,算興亡、已慣司空見。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33.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4. 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 —— 柳永《雙聲子·晚天蕭索》
35. 十二闌幹,故國三千裏。 —— 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36.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轉自檸檬美文網
2.詩經 勵誌的句子
顏魅家族Eb :妳好。
勵誌詩句:
《詩經 小雅 圃田之什 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 小雅 節南山之什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 小雅 鴻雁之什 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詩經 國風 鄘風 相鼠》:。。。。。。人而無儀,不死為何。
。。。。。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詩經 衛風 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詩經 衛風 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3.勵誌的詩句 詩經
黎約罪名Wi :妳好。
《詩經》勵誌的詩句:《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鄘風相鼠》:。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壹,莫知其他。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4.詩經勵誌名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5、壹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詩經》中勵誌的句子有那些
1、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柏舟》
譯文: 我的心不是壹塊石頭,不能任人隨便轉移。我的心不是壹張席子,不能任人打開有卷起。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
譯文: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也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3、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十月之交》
譯文:即高岸變成深谷,深谷變成大土山.原是對自然現象的描寫,後用以比喻事過境遷,現多比喻壹切事物在壹定條件下都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淇奧》
譯文:形容壹個君子文采好、有修養
5、陟彼岵兮,瞻望父兮。《詩經·陟岵》
譯文:登臨蔥蘢山崗上,遠遠把我爹爹望。似聞我爹對我說:“我的兒啊行役忙,早晚不停真緊張。可要當心身體呀,歸來莫要留遠方。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衛風 氓》
譯文:“淇水之盛尚有岸涯為障,濕地之廣尚有邊緣為域,而妳對我的任意羞辱的態度卻毫無拘忌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 車轄》
譯文:新娘途中仰望高山,大路暢行的愉悅,後多用作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8.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壹,莫知其他。《小雅 小旻》
譯文:暴虎即赤手空拳打老虎,憑河是指徒涉江河,不敢暴虎不敢憑河就是不敢赤手空拳去打老虎,也不敢徒涉大江大河,比喻為人處世要謹慎。
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 鶴鳴》
譯文: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也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10.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大雅 蕩》
譯文:大多數的(事情)都有(好的)開始,卻很少有堅持到最後的
6.詩經中勵誌的詩句
1.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 於鵠《題鄰居》 2. 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 王建《寄舊山僧》 3. 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
—— 李商隱《陳後宮》 4. 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 —— 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5. 至今故國人望,壹舸歸歟。
—— 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6. 無邊家國事,並入雙蛾翠。 —— 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7. 愁損辭鄉去國人。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8. 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 邊貢《重贈吳國賓》 9. 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
—— 孔夷《南浦·旅懷》 10. 我自殷勤銜來補,珍重斷紅猶軟。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11.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 於謙《嶽忠武王祠》 12.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 孟浩然《他鄉七夕》 13. 看川空谷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 —— 元好問《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於南》。
14.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 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 15. 故巢似與人留戀。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16. 惟有年時芳儔在,壹例差池雙剪。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17. 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
—— 周密《壹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18.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 趙鼎《寒食》 19. 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 高適《塞下曲》 20.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1.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 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22. 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3.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4.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5.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 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26. 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 —— 範雲《效古詩》 27. 最多情、欲黏還墜,落泥片片。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28. 幾回憶,故國蒓鱸,霜前雁後。
—— 潘希白《大有·九日》 29.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嚙空林。 —— 鄭思肖《二礪》 30.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
—— 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31. 十二曲闌春寂寂,隔蓬山、何處窺人面?休更問,恨深淺。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32. 欲訴奇愁無可訴,算興亡、已慣司空見。 —— 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
33.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4. 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
—— 柳永《雙聲子·晚天蕭索》 35. 十二闌幹,故國三千裏。 —— 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36.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 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轉自檸檬美文網。
7.詩經中的勵誌句子
瑩兒fgZC:妳好。
《詩經》勵誌名句:《衛風 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 茂,無不爾或承。《鄘風 相鼠》:。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衛風 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小雅 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 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壹,莫知其他。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雅 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大雅 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8.詩經裏關於“勵誌”的句子有哪些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詩經·柏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十月之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淇奧》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詩經·陟岵》《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
勵誌是壹門學問,這門學問不管多厲害的人都讀不懂,學不精,進而形成壹個獨立學科“成功學”。勵誌學,不僅僅是要激活壹個人的財富欲望,更要激活壹個人的生命能量,喚醒壹個民族的創造熱情。
9.有關詩經個人勵誌的句子有哪些
1、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
2、微笑擁抱每壹天,做像向日葵般溫暖的女子。
3、別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會做些讓人想不到的事。
4、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5、我們什麽都沒有,唯壹的本錢就是青春。夢想讓我與眾不同,奮鬥讓我改變命運!
6、妳不勇敢,沒人替妳堅強!
7、自信的生命最美麗!
8、學會寬容,要有壹顆寬容的愛心!
9、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10.相信夢想是價值的源泉,相信眼光決定未來的壹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沒有失敗,相信生命的質量來自決不妥協的信念。
11、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壹樣的事業。
12、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13、真正的強者,不是流淚的人,而是含淚奔跑的人。
14、只做第壹個我,不做第二個誰。
15、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16、窮則思變,差則思勤!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17、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