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鳴叫的蟬的詩句

有鳴叫的蟬的詩句

1. 關於蟬壹生鳴叫的詩句

關於蟬壹生鳴叫的詩句 1.蟬的叫聲惹人睡不著的詩句

'

宋代詩人楊萬裏所說:“蟬聲無壹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壹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壹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裏”(《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壹入淒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壹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誌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莊“何必雍門彈壹曲,蟬聲極意說淒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2.和蟬有關的詩句

1、早蟬(白居易 唐)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

石楠深葉裏,薄暮兩三聲。

壹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

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

今朝無限思,雲樹繞湓城。

譯文

農歷六月初七的時候,江邊樹上的蟬開始鳴叫了。

蟬躲在石楠樹茂密的樹葉裏,在傍晚的時候叫上兩三聲。

蟬這壹叫讓我忽覺自己鬢角已白,也回不去以前的家了。

秋風還沒開始吹,悲傷的情緒就已從心底泛起。

回想以前還在東宮任職時,總是在槐花樹下聽蟬鳴。

現在無限的愁緒,就像白雲覆蓋城市,讓人透不過氣來。

2、蟬(李商隱 唐)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壹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譯文

妳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雖悲鳴寄恨而無人同情。

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可是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行蹤飄忽不定,家園難返,故鄉的田園也早已荒蕪。

煩勞妳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舉家清苦。

3、蟬(虞世南 唐)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

蟬垂下像帽纓壹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4、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晏殊 宋)

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譯文

傍晚夕陽斜照,微風吹過湖面,蟬鳴不歇。夜晚降臨,顆顆清露點綴在紅蓮之上,煞是可愛。稍作停留後便騎馬趕赴即將開始的酒宴。

在即將離別的時刻,切莫推辭杯中的美酒。回朝後要多多靠近皇上,才能仕途平穩,只是至此壹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歡聚壹堂。

5、霜月(李商隱 唐)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譯文

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3.關於蟬鳴的詩句有哪些

1、《夏夜追涼》 宋-楊萬裏 原文: 夜熱依然午熱同 ,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 時有微涼不是風。 譯文: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麽熱。

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壹會兒吧。 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裏,傳來壹聲聲蟲子的鳴叫;壹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

可是,這並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塞上曲》 唐-王昌齡 原文: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譯文:知了在枯禿寂寥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且冷清。

出塞後再入塞氣候變的寒冷,關內關外盡是枯黃趴地的蘆草。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英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

莫學那自恃勇武不愛惜生命的遊俠,自鳴不凡地把紫色的駿馬誇耀。 3、《四時讀書樂》 元-翁森 原文: 修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暉。

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壹曲來薰風。 譯文:新長出來的竹子垂壓著屋檐,屋子四周種滿桑樹。

我的小書齋安靜敞亮,射入燦爛的陽光。白天變長了,讀完書以後,聽聽蟬兒在樹上的鳴叫;夜晚讀書時,燈花壹節節落下,還有螢火蟲飛入帷帳。

只因為向來深知讀書的樂趣,我在北面的窗戶下閑適地躺著,就像遠古時候羲皇時代的人壹樣逍遙自在。讀書的樂趣是無窮的,好比沐浴著煦暖的南風,用瑤琴來彈奏壹曲。

4、《聞蟬》 宋-遊九言 原文: 悄悄山郭暗,故園應掩扉。 蟬聲深樹起,林外夕陽稀。

譯文:慢慢地山邊都變暗了,老園子的門半開著。老樹上的蟬聲開始鳴叫,樹林外的太陽開始下落。

5、《蟬》 唐-虞世南 原文: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4.有哪些描寫‘蟬’的詩句

1、《霜月》——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譯文: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2、《所見》——作者袁枚 朝代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壹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3、《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作者王維 朝代唐 譯文對照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譯文:寒山轉變得格外郁郁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裏的炊煙壹縷縷飄散。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在恰如陶潛的我面前謳狂。

4、《初秋行圃》——作者楊萬裏 朝代宋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譯文 :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園裏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裏壹片蟬叫聲。

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妳卻無法找到他們,因為,當妳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妳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5、《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作者毛文錫 朝代唐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黃陵廟側水茫茫。

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漁燈風飐碎,白蘋遠散濃香。靈娥鼓瑟韻清商。

朱弦淒切,雲散碧天長。

譯文:斜陽落日送走最後壹聲蟬鳴,瀟湘江面高懸起銀色的明月,黃陵廟邊的江水卷起陣陣濤聲。楚山的紅樹籠罩在茫茫煙雨裏,煙雨隔斷了高唐臺下的迷夢。

江水搖碎岸邊漁船的燈影,遠處白蘋飄散著濃濃的香風。濤聲仿佛湘妃在彈奏淒清的怨曲,那朱紅的瑟弦淒切的悲鳴,久久地迥蕩在藍天白雲中。

5.描寫蟬的詩句有哪些

1、《霜月》——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譯文: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2、《所見》——作者袁枚 朝代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壹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3、《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作者王維 朝代唐 譯文對照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譯文:寒山轉變得格外郁郁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裏的炊煙壹縷縷飄散。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在恰如陶潛的我面前謳狂。

4、《初秋行圃》——作者楊萬裏 朝代宋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譯文 :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園裏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裏壹片蟬叫聲。

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妳卻無法找到他們,因為,當妳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妳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5、《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作者毛文錫 朝代唐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黃陵廟側水茫茫。

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漁燈風飐碎,白蘋遠散濃香。靈娥鼓瑟韻清商。

朱弦淒切,雲散碧天長。

譯文:斜陽落日送走最後壹聲蟬鳴,瀟湘江面高懸起銀色的明月,黃陵廟邊的江水卷起陣陣濤聲。楚山的紅樹籠罩在茫茫煙雨裏,煙雨隔斷了高唐臺下的迷夢。

江水搖碎岸邊漁船的燈影,遠處白蘋飄散著濃濃的香風。濤聲仿佛湘妃在彈奏淒清的怨曲,那朱紅的瑟弦淒切的悲鳴,久久地迥蕩在藍天白雲中。

6.帶蟬字的詩句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靜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嶽《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範《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7.描寫昆蟲的鳴叫的詩句

★白蓮似桃花燦爛綻苞而又雨摧不雕,似牡丹峨然噴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碩不傲。

★朝陽下,碧綠的樹叢中,壹顆顆,壹串串的龍眼像壹個個胖乎乎的小頑童,咧著小嘴歡笑。

★山楂開始紅了,像壹個個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地露出半個臉兒。

★櫻桃花如白雲般壹籠籠地罩住了寨子。

★到秋天,深紅的柿子,像壹樹火焰,讓妳驚嘆。

★每棵柿樹都燃燒著壹團熱情的火焰,向人們炫耀著壹張張橘紅色的豐收喜報。

★葡萄園內碧雲層疊,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那種叫“水晶”的葡萄,長長的,綠綠的,晶瑩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似的。

★那密實實、郁蔥蔥的葉子下,壹嘟嚕壹嘟嚕的葡萄掛滿了架,有的紫紅色,有的青綠色,像瑪瑙,似翡翠。

★壹朵朵鮮紅的石榴花掛在樹上,把石榴樹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熟透了的石榴,有時會炸開了皮,就像小孩子張大了嘴,露出了整齊的牙齒。

★那石榴個個都長得裂開了縫,露出像牙齒似的石榴籽,頂端幾片葉子全攏在壹起,像蝴蝶結似的,使它更加美麗。

★深秋時節,這樹上的石榴全部裂開了嘴兒,好像是壹朵朵盛開的鮮花。

★石榴熟透了,它們壹個個綻開娃娃般可愛的圓臉和笑口,爭相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石榴果實老熟時,裂開壹口,露出珍珠瑪瑙般的種子,好像少女嫣然壹笑的皓齒。

★那椰子樹葉像長長的羽毛壹樣,有風時樹影婆娑,沒風時也飄逸秀美。

★壹株株挺拔筆直的椰子樹,在蔚藍的天空下,葉子像孔雀尾似的散開。

★高高的椰子樹像壹把太陽傘,總是向海傾斜著,微微地彎著腰。

★遠處的小樹林閃著綠幽幽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響綠葉,像是唱著壹支動聽的歌。

★樹林醒來了,在晨風中梳理了頭發,又忙著往臉上擦抹著玫瑰紅的朝霞。

★樹林被微風壹吹,發出“沙沙”的響聲,從遠處看,好像大海起伏的波濤。

★那斑駁的樹影清晰地投在小路上,好似壹幅幅濃淡相宜的剪紙畫。

★落盡了葉的楊樹、榆樹、槐樹,向灰沈沈的蒼穹伸張著炭條似的枝杈。

★六月的森林裏,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野花,燦爛得像撒滿了寶石,鋪上了錦緞。

★置身楓樹林中,那數不盡的紅葉就好似棲滿枝頭的紅蝴蝶。

★這巨大的楓林又像壹個盛裝顏料的調色盆,中黃、紫色……簡直是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接。

★漫山的楓葉紅了,紅得像晚霞,像火燒雲,它們好像在和寒秋挑戰,真是“霜葉紅於二月花”。

★只見十余株又高又大的楓樹,滿樹楓葉已是壹片紅,宛如壹堆堆淋不滅的火焰。

★我輕輕拾起壹片楓葉,那紅彤彤的葉面上有著清晰的時脈,但顏色卻像壹團燃燒的火焰。

★山腰之上,黃櫨樹叢生,枝葉如雲,金秋時節,層林盡染,如火如荼,恰似少女紅裝。

8.關於“夏夜,蟬聲蛙鳴”的詩句有哪些

1、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代趙師秀《約客》

譯文:梅雨時節家家戶戶都被煙雨籠罩著,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2、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_南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譯文: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裏,耳邊傳來壹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討論,說今年是壹個豐收的好年景。

3、雨餘林外夕煙沈,忽有蛙聲伴客吟。——唐代詩人吳融《西京道中聞蛙》 。

譯文:雨後的樹林外傍晚煙雲低沈,忽然有青蛙的叫車伴隨著旅客的吟唱。

4、竹深樹密蟲鳴處 , 時有微涼不是風。——《夏夜追涼》 宋楊萬裏

譯文:遠處的竹林和樹叢裏,傳來壹聲聲蟲子的鳴叫;壹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並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5、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四時讀書樂》 元-翁森

譯文:白天變長了,讀完書以後,聽聽蟬兒在樹上的鳴叫;夜晚讀書時,燈花壹節節落下,還有螢火蟲飛入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