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辛棄疾六十六歲。辛棄疾調任鎮江知府以後,登臨北固亭,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於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誌的多重主題。江山千古,欲覓當年英雄而不得,起調不凡。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這兩句大意是: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戲為六絕句》。詩句大意是:妳們這些嘲笑王、楊、盧、駱是輕薄為文的人,現在妳們的身與名都已寂滅無聞了;而被妳們哂笑的四傑之詩,恰如長江黃河壹樣久遠地流傳不息。
4.把吳鉤看了,闌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出自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這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時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動。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報國無路、壯誌難酬的悲憤。
5.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出自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其十》。大意是: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誌始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