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墓畔口占名為悼亡詩卻不見悼亡詩句: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妳頭邊放壹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妳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蕭紅墓畔口占,是近代詩人戴望舒於1944年所作的壹首悼亡詩。這首詩是詩人戴望舒在蕭紅墓前憑吊時的口占之作,它包含了詩人對朋友的真摯懷念和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沈感慨。詩句采用口語,質樸且明快;敘述十分簡潔,卻能讓細膩而又深沈的感情從中自然地抒示出來。
此詩題作“口占”,似乎是詩人在墓地即目所見,出口成章,沒有經過長期的思索和醞釀。看過詩題,再看詩篇本身,短短四行,既無沈痛的語言,也不見淚水的痕跡,給人的印象並不強烈。倘若知道了詩人和被憑吊者蕭紅特殊而不幸的遭遇,那麽就會有別樣的感悟了。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詩篇緩緩而起。沒有過頭的形容和修飾,顯得極其平實、自然,“六小時”說明時間之長,“長途”說明距離之遠,“寂寞”既是詩人其時其地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推而廣之,它又何嘗不是蕭紅不幸的原因所在。
第二行“到妳頭邊放壹束紅山茶”,為詩篇帶來了壹線亮色,蕭紅愛花,也常在作品中寫到各式花卉,如今送上壹束鮮艷的山茶花,不就是對死者最大的告慰。這首詩藝術上的特點是:詩句采用口語,質樸且明快;敘述十分簡潔,卻能讓細膩而又深沈的感情從中自然地抒示出來。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至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
他先後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壹個名為“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
翻譯作品:《少女之誓》法國沙多勃易盎著、《鵝媽媽的故事》法國沙.貝洛爾著、《意大利的戀愛故事》、《兩次戰爭間法國短篇小說集》、《意大利短篇小說集》、《小城》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