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詩中“曖曖遠人村”四句,歷來深受稱道。前兩句從視覺著墨,若隱若現,若有若無,在極素淡的景象中,顯出山村的寧靜;後兩句改從聽覺下筆,狗吠雞鳴,遠近高低,寂無人聲,進壹步反襯出鄉間的安謐。這種精微的描寫,又似乎毫不經意,好象信手拈來,與全篇組成了壹個渾然的整體,從而深刻地反映出作者脫離官場之後,那種輕松愉快、悠然自得的心情。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整首詩突出了鄉村四月(今樂清市淡溪鎮)的勞動繁忙。整首詩就像壹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的喜愛,對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因此,翁卷有鄉村詩人的美稱。翁卷揮墨了壹幅農民豐富、繁忙的鄉村田園生活了,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
●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前六句情真境美,給人以享受,引人去遐想。之所以如此,恰恰因為詩人歸耕的誌願閃耀著理想的光輝。因而,結尾二句才點明主旨: 不違此誌願,壹切何足惜。全詩塑造的則是躬耕園田、潔身守誌的詩人自我形象。
《野老歌》
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全詩運用敘述的手法,給我們呈現出幾個老農痛苦的生活的場景。雖然作者沒有發表議論,但孕作者的思想於敘述中。全詩的形象對比深刻鮮明,表現了勞動人民的饑苦,反映了不同階層人的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