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燈籠文言文

燈籠文言文

1. 誰知道關於燈籠的古文

(壹剪梅)

小巷深深壹線天 黛瓦青磚 難見金鸞 大紅燈籠掛墻椽 光照纏綿 撥動心弦莫道今朝不似前 點點斑斑 情落石磐 幽幽往事滿心間 世代流傳 錦繡詩篇 二(五律)黛瓦青磚巷,危墻幾盞燈.空空無腳印,寂寂少人聲.

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缸艷早年.褥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名霎,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同張將薊門觀燈

唐孟浩然

異俗非鄉俗,新年改故年.

薊門看火樹,疑是燭龍燃.

十五夜觀燈

摘自《百度·》

2. 現代文閱讀《燈籠》陳忠實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描寫了三個片段:(1)父親對待求做燈籠的人家壹視同仁、有求必應。(1分)(2)父親制作每壹盞燈籠都壹絲不茍。(1分)(3)父親將自家的燈籠送給了栓柱,卻不求任何回報。(1分)

2、內容上主要介紹了燈籠的名稱、制作材料及其寓意,使文章帶有濃郁的民俗色彩;(2分)結構上承上啟下,承上文父親制作的燈籠,為下文寫拴柱來求燈籠等情節作了鋪墊。(2分)

3、(1)側面描寫;(1分)表現父親手藝高超、富有創造力。(1分)(2)神態和語言;(2分)表現父親為自己能給相鄰帶來歡樂而無比欣慰的心情。(1分)

4、“燈籠”是全文敘事線索;(1分)“燈籠”也是父親這壹形象的象征,(1分)作者著力描寫燈籠,突出了父親把自己也做成了壹盞燈籠,(1分)表達出作者對父親的崇敬、贊美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5、略。(能圍繞做人要善良、有愛心、要樂於助人;給人燈籠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能照亮自己;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能贏得別人的敬愛和回饋,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均可。)(5分)

3. 朱成玉寫的燈籠閱讀答案

1.文章敘述了三件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答:

(1)父親給人家做燈籠,壹視同仁,有求必應。

(2)父親壹絲不茍地制作每壹盞燈籠。

(3) 父親將自家的燈籠送給了拴柱。

2.說說文中的父親是個什麽樣的人

答:文中的父親善良憨厚,富有愛心,手藝高超,嚴謹細致,不圖錢財。

3.欣賞句子:(1)細密的紋路襯上紅色,壹份喜氣便驟然付到身上,輝之不去.

(2)微醉的父親看著那些在風中飄蕩的到紅燈籠,滿臉蕩漾著笑意:“總算沒有瞎了這身手藝”

(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驟然附到”“揮之不去”等詞語,寫出了燈籠有了靈魂,充滿喜氣的特點,贊美了父親的勞動成果。

(2)“微醉”“蕩漾著笑意”的神態描寫以及語言描寫,(或:以大紅燈籠的喜氣映襯父親的喜悅)寫出了父親無比欣慰的心情,表現了父親的善良。

4. 《燈籠》原文及仿寫600字

中國結其實是壹種古老的編織藝術,由壹根根五顏六色的絲線編織而成的,它做為壹種裝飾藝術,始於唐宋時期.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並有著豐富的內涵,如:如意結代表吉慶有余,雙魚結代表年年有余等. 我家有壹個紅紅的吉祥結.吉祥結的下面有壹個看色的大瓷珠,上面畫著壹枝玫瑰花和壹只綠色的小蜻蜓,栩栩如生,甚是好看.在藍色瓷珠的下面有兩條長長的流蘇,讓人感到非常飄逸. 吉祥結還有著人們美好的願望.“吉”為美好、有利.而“祥”為富善之意.吉祥結有七個“小耳朵”,又叫“七圓結”.它的編織方法十分簡單,具體如下:首先,用壹根彩色的絲線擺成雙十字,然後將十字最下面的兩個絲線的頭都壓在其右面的線上,以此類推,十字的四個頭都壓在旁邊的線上,將伸出的絲線頭壹拉,即可.按此方法重復壹次,最後再將絲線調整壹下,壹個吉祥結就完工了. 人們為什麽喜歡中國結呢?因為中國結代表著吉祥、美好的祝願.人們在過年、結婚等都要買中國結,來表達人們希望大吉大利,幸福美滿的心願.。

5. 關於燈籠的詞語,

水晶燈籠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出處:《宋史·劉隨傳》:“隨臨事明銳敢行,在蜀人號為水晶燈籠。”

懸燈結彩 懸:掛;彩:彩球,彩帶。掛著燈籠,系著彩球。形容節日、喜慶的景象。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壹回:“兩府中倶懸燈結彩,屏開鸞鳳,褥設芙蓉;笙簫鼓樂之音,通衢越巷。”

張燈結彩 掛上燈籠,系上彩綢。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告諭城內居民,盡張燈結彩,慶賞佳節。”

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