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白居易這壹生的感情,都給了誰?

白居易這壹生的感情,都給了誰?

有人說白居易前半生專情,後半生濫情,甚至有人說他是撩妹高手,渣男壹枚。殊不知他這壹生的專情與濫情,都是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的鄰家小妹惹的禍。專情是因為對壹個人的深愛,濫情是因為別人不是那個深愛的人。到頭來,花非花,霧非霧,壹切色相皆是空。

少年離別老相逢?,這句話讀起來總有壹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即便不清楚這句話背後的故事,甚至不知道這句話是誰因何而作,心窩子都會被猛戳壹下。仿佛就是自己親筆寫給兒時的玩伴、寫給鄰家的小妹、寫給同桌的那個他的句子。

這句詩出自白居易的《逢舊》,?逢舊?即是邂逅故人的意思。那麽,白居易到底是在什麽場合,邂逅了誰而有感而發的呢?追根這個問題時,我發現遠比想象中的情況嚴重。他邂逅的這個人,不僅僅是鄰家小妹,更是影響他終身感情生活的女子。白居易被後人評說專情或者濫情,都跟這個女子有關。

01 白居易的《逢舊》詩,是在什麽情況下寫的?

據記載,在公元815年,44歲的白居易因上奏宰相武元衡被刺案,得罪了朝廷的某些大臣,遭到誹謗中傷,再加上母親去世後,他詩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字眼,被認為是?有害名教?,因此而被貶為江州司馬,具體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首先,在那場震驚朝野的武元衡遇刺案中,文武大臣們大多明哲保身,對武元衡遇刺不置可否。而時任左拾遺的白居易,剛好是刺案現場目擊者,他親眼看到武元衡遇刺時的慘狀,很是義憤填膺,便向憲宗皇帝緊急上奏,要求盡快緝捕兇手,以告慰宰相武元衡在天之靈。

白居易的仗義直言,原本應該是在情理之中,也符合憲宗皇帝的想法。誰知,朝堂上的宰輔大臣們竟以白居易不過是壹個小小的"太子左贊善大夫"這樣的閑職,居然"越職言事"為理由,提出要求罷免白居易:"朝廷有非常之事,即日獨進封章?謂之妄,謂之狂,又敢逃乎?"

憲宗皇帝似乎是個沒有主意的人,壹方面對各懷鬼胎的文武大臣們非常氣憤,另壹方面卻也認同了大臣們的"罷免"說辭,當即拍板同意將白居易貶去江州。

其次,關於母親去世,白居易在守孝期間做了?不孝?之事,也是白居易被貶的理由。

白居易的母親陳氏是在花園裏賞花時,不慎落入壹口枯井中去世的。白居易聞訊母親去世後,立馬請假回家守孝3年。這期間,他是嚴格按照唐朝禮儀為母親披麻戴孝的,並沒有做出過什麽違規的行為。

守孝3年期滿後,白居易回到朝廷繼續擔任太子左贊善大夫。不久就被人舉報了,說白居易在為母親守孝期間做了?不孝?之事,讓白居易感到壹頭霧水。

白居易到吏部壹問,原來是因為自己在守孝期間,寫了2首名為《新井》和《賞花》的詩詞。由於母親陳氏是因為賞花墜入井中而死的,白居易的詩觸犯了當時的忌諱,被他的政敵抓住了把柄,狠狠地參了他壹本,被貶為江州司馬。

就是在白居易官職被貶,攜家眷趕往江州的途中,白居易與多年未見的舊情人邂逅,寫下本文開頭提到的《逢舊》詩。而遇到的那個人,正是讓他壹生魂牽夢繞的湘靈。而且,這次的《逢舊》詩,壹寫就是二首:

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久別偶相逢,俱疑是夢中。

即今歡樂事,放盞又成空。

原來,這個叫湘靈的中年婦女,和白居易之間有壹段深埋於心的少年情事。她是白居易心目中美若天仙的鄰家小妹,是他此生無法割舍的痛。

02 白居易與湘靈有壹段怎樣的少年往事?

白居易出生於河南,父親曾是彭城縣令,後來因為和徐州刺史守城有功,遷為徐州別駕。當時的徐州動蕩不安,為了保護家人安危,他的父親將全家送往安徽宿州的符離,這壹年白居易年僅11歲。

在符離期間,白居易認識了鄰家小女孩湘靈。湘靈比白居易小4歲,就像青春劇裏看到的鄰家小妹壹樣,湘靈陽光燦爛,伶俐可愛,是那種讓男主看壹眼就忘不掉小姑娘,就是這個小姑娘,成為了令白居易壹生魂牽夢縈的初戀。

隨著兩人漸漸長大,8年後,19歲的陽光少年白居易和15歲的嬌俏少女湘靈很快墜入了愛河,這壹年,白居易在東林草堂為湘靈寫下了絕句《鄰女》: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把心上人比作?月宮仙子嫦娥?,足見他對女孩的愛戀之情。壹個謙謙君子,壹個窈窕淑女,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只是,他們的戀情終究是紙裏包不住火,很快便被白居易的母親發現了。唐朝門第觀念是很強烈的,畢竟白居易是官僚世家出身,而湘靈只是壹個普普通普的農家女,像很多戲文裏的母親壹樣,白居易的母親不認可湘靈的家世,選擇了棒打鴛鴦。

二十七歲的白居易非但沒有與湘靈完婚,還在母親的規勸下離開了符離,去長安尋找更好的前程。在路上,他寫下了那首《長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白居易去長安之前,湘靈連夜為他繡了壹雙?錦表繡為裏?的鞋子。千針萬線繡成的鞋子,卻只為送走心上人,自覺兩人的婚姻徹底沒了戲。

可是,白居易卻把這份愛當成了奮進的動力,以為取得功名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迎娶湘靈了。分開的日子裏,白居易獨自品嘗相思濃酒,他曾寄給湘靈壹首詩,題目就叫《寄湘靈》,這是他第壹次在詩中留下愛人的名字:

淚眼淩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後西樓上,應憑欄幹獨自愁。

白居易29歲時考上了進士,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這期間白居易多次懇求母親答應他和湘靈的婚事,白母始終不肯。白居易傷心欲絕,在長安城壹個冬至之夜寫下《冬至夜懷湘靈》: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自此,白居易心如死灰,拒絕與其他女子成婚,壹時成為了官場茶余飯後的談資,直到37歲那年,白母以死相逼,才迎娶了楊氏做妻。

可是,在漫漫余生裏,白居易從未真正放下過湘靈。他原以為此生再無相見的可能,哪知造化弄人,他們還是碰面了。此時,白居易攜楊氏夫人趕路,湘靈則攙著父親漂泊,四目相對的剎那,熱淚已蓄滿眼眶,之後是長時間的相顧無言。

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我的頭發白了,如今又添了新恨,妳的眉眼依舊那麽好看,只是不比往日那樣青春。?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旁人可能不解,我們為何如此傷感,他們怎知少年離別老相逢的悲哀。

即今歡樂事,放盞又成空?,相逢壹見,又是離別,這壹別真的成了永訣。

白居易53歲時那年路過符離,想去看壹眼湘靈,只是湘靈早已不知所蹤,有人說她已皈依佛門。

03 有情有義的白居易,為何老來被人說成是渣男?

有人說白居易不但是個著名詩人,還是個泡妞高手,特別是晚年的放蕩,簡直就是個渣男。表面看,這樣說也沒錯。

自從白居易53歲那年去符離沒有見到湘靈後,他就開始了放蕩的生活。從他的詩作可以看出,晚年時期,他經常流連忘返於青樓花館,還公然在家裏蓄妓,甚至還吸毒助興,種種荒唐事,數不勝數,說他是渣男,真的不冤。

為什麽原本深情的白居易,老來會變的這樣濫情呢?現代人對感情不如意有兩句經典解釋,我非常認同:

當壹個女人錯過那個她最想嫁的男人後,就會變得越來越挑剔。之所以挑剔,是因為誰都不如妳!

當壹個男人錯過那個他最想娶的女人後,就會變得越來越隨意。之所以隨意,是因為反正不是妳。

如此,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白居易晚年的隨意和放縱原因,歸結為錯過了那個他最想娶的人呢?

白居易在《對酒吟》中有壹句:?不得當年有,猶勝到老無。?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當年他沒有得到湘靈,如今幹脆徹底放開,紙醉金迷,把所有的憤懣借肉體的快感全都發泄出去?

還有,從《追歡偶作》中那句?十聽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 ?我們可以看出白居易晚年的蓄妓嗜好,他就喜歡找十五六歲的小姑娘,當這些女孩長到十八九歲後,他就會轉手賣掉。他的這個嗜好,是不是為了追憶年少時初戀的湘靈呢?

再有,《長恨歌》裏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看似寫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其實何嘗不是他和湘靈那段無果戀情的真實寫照呢?若非親身體驗,他又怎能寫出如此斷人心腸的詩句呢?

據說有壹次白居易在庭院裏忽然見到壹雙鞋子,這雙鞋正是當年離別時,湘靈送給他的那壹雙。他凝視著這雙已經老舊的不成樣子的鞋子,發了好壹陣子呆,然後,寫下了壹首叫做《感情》的長詩:

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履。

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

因思贈時語,特用結終始。

永願如履綦,雙行復雙止。

自吾謫江郡,漂蕩三千裏。

為感長情人,提攜同到此。

今朝壹惆悵,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

可嗟復可惜,錦表繡為裏。

況經梅雨來,色黯花草死。

大概意思是:今天在庭院曬衣物,忽而看見從故鄉帶來的鞋子。這是誰給我做的呢?是故鄉那位鄰家少女所贈。我想起了她訣別時的話語,說要用這雙鞋來代表我們愛情的始終。但願我們兩個人,就像鞋子與鞋帶壹樣,同行同止,相伴壹生。

我如今被謫九江,離家漂泊三千裏,是為了紀念我的愛人,才把它帶在身邊。如今把鞋子拿起來,反復地端詳,卻只余惆悵。明明鞋子還是成雙成對,人卻是形單影只。更讓人嘆息的,是這雙鞋子原本多麽的精致錦繡,可前些天下了場梅雨,上面的色澤黯淡了,繡著的花草也已經枯萎了。

鞋子上的錦繡,色澤黯淡了,花草枯萎了,壹如白居易與湘靈的愛情。難道這不是壹封讓人動容的絕世情書嗎?

還有壹首叫做《感鏡》的詩,白居易壹直留著當年湘靈的那面鏡子,這事估計湘靈致死都不會知道: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

今朝壹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或許,這就是白居易晚年濫情的真相吧。在我看來,白居易的情始終沒有濫,他還是那個深情的白居易,只是他的深情,只屬於湘靈壹個人。

最後,我想用白居易那首《花非花》做個總結: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這首有點禪意的朦朧詩,是不是白居易對那場浮雲般愛情的壹種祭奠呢?是不是可以認為他悟到了世事無常,壹切色相皆是空呢?如果是,他這壹生的專情和濫情也就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