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禹錫秋天的詩句 1. 秋天的詩句劉禹錫、
劉禹錫的秋天的詩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中的詩句。
賞析:“自古逢秋悲寂寥”,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壹種激越向上的詩情。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接著壹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態度鮮明,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盡管染上的,是壹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展現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壹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這樣的詩,沒有什麽悲涼的氣息,詩人隨著自己的“詩情”,和想象馳騁於碧空之上。於是,鶴飛之沖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壹起,所獲得的全然是壹種勵誌冶情的美的感受。
2. 劉禹錫描寫秋天的詩句是
秋詞二首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這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壹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誌高歌.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誌士失誌,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沈沈.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沈沈,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淩厲,奮發有為,大展鴻圖.顯然,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鬥,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誌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誌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誌”,“詩情”即誌氣.人果真有誌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壹首的主題思想.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壹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壹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誌,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誌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第二首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凈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閑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謂予不信,試上高樓壹望,便使妳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凈,心情肅然深沈,不會象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這是兩首抒發議論的即興詩.詩人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蘊,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吟詠.法國大作家巴爾紮克說過,藝術是思想的結晶,“藝術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喚起人們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劉禹錫這兩首《秋詞》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3. 關於劉禹錫的描寫秋天的詩
《秋詞》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風引》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始聞秋風》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溜枕前覺,壹夜顏妝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開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4. 劉禹錫在秋天的詩句
下面我為妳發壹首妳可以借鑒壹下哦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誌士失誌,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沈沈.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沈沈,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淩厲,奮發有為,大展鴻圖.顯然,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鬥,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誌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誌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誌”,“詩情”即誌氣.人果真有誌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壹首的主題思想.。
5. 秋詞 劉禹錫秋天的詩句
秋詞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譯文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淒涼、空曠。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裏。壹只仙鶴直沖雲霄推開層雲,也激發我的情飛向萬裏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凈,夜晚已經有霜;樹葉由綠轉為澆黃色,其中卻有幾棵樹葉成紅色,在淺黃色中格外顯眼;
登上高樓,四望清秋入骨;才不會象春色那樣使人發狂。
6. 劉禹錫秋天的詩至少四首,快快快
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始聞秋風: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飗枕前覺,壹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始聞秋風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飗枕前覺, 壹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 雕眄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 為君扶病上高臺。
7. 詩人劉禹錫描寫北國的秋的詩句
標題:秋詞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類別:記時
內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標題:秋風引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樂府
內容:--------------------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標題:秋日題竇員外崇德裏新居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律
內容:--------------------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壹渠水,
秋色墻頭數點山。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餘地,認得詩人在此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