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古詩詞擷拾賞析
枯木
迎春花是我國常見的早春花卉,別名黃素馨、金腰帶、金梅、小黃花,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它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 “雪中四友” ,是中國名貴花卉之壹。
迎春花枝條弓形彎垂,身姿婆娑,花色金黃,端莊秀麗,氣質非凡,而且不畏酷寒,不擇風土,在田野頑強生長,經常被當做籬笆或者制作成盆景觀賞,被列為盆景“ 四大家” 之壹,受到廣大花卉盆景愛好者的喜愛。
迎春花在我國的栽培歷史超過壹千多年,古往今來關於迎春花的詩詞也是非常多,我們就擷拾幾首,簡單賞析,看看古人時如何欣賞迎春花的。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
唐白居易
金英翠萼帶春寒,
黃色花中有幾般。
恁君與向遊人道,
莫作蔓菁花眼看。
唐代詩人白居易,非常喜歡迎春花,有兩首關於迎春花的詩詞傳世,這首《玩迎春花贈楊郎中》贊嘆迎春花不畏嚴冬,淩寒而開,花姿端莊,雍容華貴,希望給遊人們說壹聲,千萬不要當做蔓菁花。這首詩更深壹層意思,是自喻為迎春花,用迎春花贈送楊郎中,希望借楊郎中之口向世人傳播,說明自己是有氣節有骨氣有良知的君子,而不是萎靡不振、趨炎附勢的阿諛之徒,用花明誌,借花喻己。
《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唐白居易
幸與松筠相近栽,
不隨桃李壹時開。
杏園豈敢妨君去,
未有花時且看來。
這是白居易的另壹首關於迎春花的詩,是寫給詩人劉禹錫的。劉禹錫由於“二王八司馬事件”被貶,後曾寫《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用桃花諷刺顯赫壹時的滿朝新貴,因而白居易用迎春花來形容劉禹錫的高尚情操。這首詩本寫迎春花,卻采取側面描寫,和松竹相鄰,不同桃李花期相同,借迎春花贊賞劉禹錫堅貞高潔的品質。
《迎春花》
宋晏殊
淺艷侔鶯羽,
纖條結兔絲。
偏淩早春發,
應誚眾芳遲。
晏殊 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以詞著於文壇,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這首關於迎春花的詩意趣閑雅,描述迎春形態,花色淺艷,猶如黃鸝羽毛,紙條上結滿菟絲子,淩寒綻放,超脫群芳,用擬人口吻贊美迎春花。
《迎春花》
宋韓琦
覆闌纖弱綠條長,
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
百花千卉***芬芳。
韓琦 是北宋政治家、名將,曾經為相十載、輔佐三朝、擁立二帝、功勛卓著,這首迎春花詩顯得心胸寬闊,神定氣閑,不但贊美迎春花迎寒而開,而且還不自滿,和群芳***同給春天增添芬芳,眼界自非壹般。
《迎春花》
宋劉敞
秾李繁桃刮眼明,
東風先入九重城。
黃花翠蔓無人願,
浪得迎春世上名。
劉敞是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這首迎春花詩的意思是,繁花秾艷的桃花李花讓人稱贊,可是春天皇宮裏首先開放的卻是迎春花,然而黃花翠蔓的迎春花無人贊嘆,真是可惜了迎春的世上威名。這首詩頗有替迎春花打抱不平的意味。
《清平樂》
(其三 迎春花壹名金腰帶)
宋趙師俠
纖秾嬌小,也解爭春早。
占得中央顏色好,裝點枝枝新巧。
東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
乞與黃金腰帶,壓持紅紫紛紛。
趙師俠是宋朝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生卒年不詳,這首《清平樂》描寫迎春花,著意精巧,惟妙惟肖,用擬人的手法贊美迎春花,占取春風頭籌。
《迎春花》(其壹)
宋曹彥約
錦作薰籠越樣新,
迎春猶及送還春。
花時色與香如此,
花後娟娟更可人
曹彥約為南宋大臣,任上政績顯著,體恤民情,學問淵博,敢於直言,多謀善斷。這首詩描寫了迎春花不但迎春還送春,早春先花後葉,花後葉片青翠,俏麗可人。
以上就是古代關於迎春花的詩詞擷拾賞析,限於篇幅,難以壹壹列舉,不過可以看出,古人對迎春花是喜愛有加,不但喜歡迎春花的端莊秀麗、雍容華貴的姿態,更註重迎春花的淩寒而開、不畏嚴冬的品質,因此常常以花自喻,表明心跡。
2019/3/2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