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運用了借代手法的詩句有哪些

運用了借代手法的詩句有哪些

1. 關於借代詩句

關於借代詩句 1. 含有“借代”的古詩句有哪些

1. 想當年,金戈鐵馬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金戈鐵馬代指精銳部隊

2.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過零丁洋》

幹戈代指戰爭

3.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劉禹錫《陋室銘》

絲竹代指音樂

4.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代音樂

5. 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 ——《韓非子?難壹》

社稷代國家

6.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範仲淹《嶽陽樓記》

廟堂借指朝廷

7. 布衣之怒. ——《唐睢不辱使命》

布衣代平民

8. 笑撚粉香歸洞戶,更垂簾幕護窗紗 ——賀鑄《浣溪沙?樓角初銷壹縷霞》

粉香指梅花

9. 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 ——白居易《對酒吟》

紅袖代指美女

10. 如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 ——李商隱《馬嵬》

紅粉代指美女.

11. 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壹怒為紅顏. ——吳偉業《圓圓曲》

紅顏代指美女

12. 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 ——曹雪芹《紅樓夢》

須眉借指男子

13. 壹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劉禹錫《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

桃李指學生

14.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孟浩然《過故人莊》

桑麻指農事

15.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

16.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杜康代酒

2. 寫出古詩文中運用借代的詩句

原發布者:仙人指路

古詩文中的“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借代”也叫“換名”,這樣的換名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古詩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壹、以特征來代本體 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用“朱門”代替顯貴之家。 ②縉紳而能不易其誌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張溥《五人墓碑記》)(當官的而能夠不改變自己誌節的人,在全國這樣廣大地域中,有幾個人呢?) 用“縉紳”代壹般做官的人。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帶裏,所以稱作官的人為“縉紳”。縉,插;紳,腰帶。 二、以部分代整體 ①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個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以“摧眉”代低頭 三、以具體代抽象 ①舉酒欲飲無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樂器、弦樂器,這裏代表音樂。 ②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遙想當年,劉裕率兵北伐,隊伍兵強馬壯,氣吞山河,如同猛虎。) 以“金戈鐵馬”來代精銳的部隊。 ③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廉藺列傳》)(藺相如只是憑著他能說善辯建立了功勞,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以“口舌”代表辯說。 四、以專名代通名

3. 有關借代的句子

借代是用與人或事物有關的東西來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體”,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借體”。

例如: (1) 妳要是愛細腰粉腿,就有跳舞場。 茅盾《現代化的話》 “細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辭格,指舞女。

(2)如果首長壹句話不講,扔下“有線”,全用“無線”去了,那我們才受不了吶。 徐懷中《西線軼事》 “有線”“無線”分別借代“有線班的戰士”、“無線班的戰士”。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壹、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②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例②用船的壹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征、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③圓規壹面憤憤的回轉身,壹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④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例③是特征代本體,因為楊二嫂長得細腳伶仃,故稱之為“圓規”。

例 ④ 是標誌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 三、具體代抽象。

例如:⑤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例⑤中的“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裏代指戰爭,把戰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體。 例如:⑥等到驚蟄壹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

(《榆錢飯》) 例⑥中的“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五、專名代泛稱。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⑦妳們殺死壹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壹次講演》) 例⑦中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4. 兩個使用借代手法的古詩詞句子

借代 1.定義:在談話或行文中,放棄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語句不用而另找其它名稱或語句來替代,稱為借代。

2.方式: (1)以事物的特征或標幟代替事物 如: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杜甫 贈韋左丞詩) 紈褲是富貴子弟的標幟,儒冠是文人學者的標幟。

(2)以事物的所在或所屬代替事物 如:每次寫到全臺北都睡著,而李賀自唐朝醒來。(余光中 逍遙遊後記) 臺北為臺北人之所在,以此借之。

(3)以事物的作者或產地代替事物 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 短歌行) 相傳杜康是善於造酒之人,故以「杜康」代酒。

(4)以事物的數據或工具代替事物 如:「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 陋室銘) 絲竹本為樂器之名,借為音樂之稱。

(5)部分和全體相代 如:「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 望江南) 帆為船上之器物,借代為船之全體。

(6)特定和普通相代 A. 三折肱而成良醫。(春秋定公十三年) 以三代多 B. 在於王所者,長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孟子藤文公下) 以薛居州代善士 (7)具體和抽象相代 A. 披堅執銳,義不如公。

(史記項羽本紀) 堅代鎧甲,銳指兵器。 B.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

(孟子離婁上) 小德大德及小賢大賢都指人。 (8)原因和結果相代 如: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 長恨歌) 以傾國代佳人。

5. 借代的句子大全有哪些

1. 此後討論了維漢語***有的壹種和英漢語***有的壹壹種借代模式。

2. 說話者以借代傳遞信息,進行交際,正吻合了語言學家所說的“省力原則”,其正面作用已被眾多認知語言學家所關註。3. 第壹節用隱喻和轉喻理論對譬喻和借代修辭格分別作具體分析,理解它們的生成機制。

4. 從造詞與構詞角度對明代小說借代詞語進行初步探討,分析這壹時期借代詞語的類型與特點。5. 借代詞語是漢語詞匯系統中比較有特色的壹個詞匯類別。

6. 借代思維是人類的壹種普遍思維方式,在造字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7. 通過兩個條件:相關關系與代替來辨析借代與借喻。

8. 借代是英、漢語中的第二大修辭格。9. 並且將比喻,借代,擬人化和雙關語等修辭手法將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10. 運用借代辭格創造形象化的借代詞語是漢語的壹大特色,是漢語本體研究的關註點,但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11. 他們的研究表明,大多數的語用推理本質上都是借代,因此間接言語行為可以用借代模型來描述。

12.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異,借代往往成為中國讀者正確理解英語新聞報道的“攔路虎”。13. 所以王科長不由得借代了馬家爵的名字稱呼汪智明,其深意是埋著壹句潛臺詞:“妳就是又壹個馬家爵”。

14. (蘇軾《留侯論》)“草野”是借代,那麽如何翻譯,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準確性,又顯示文意的生動性。15.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帆為船上之器物,溫庭筠用“千帆”借代過往的船只,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實際上,借代在古詩詞中運用得最廣泛。如我們熟悉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 尋找運用了借代的詩詞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這首詩,運用了借代、雙關的修辭手法,詩中的“折柳”,是由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前人《網師園唐詩箋》壹書中對此詩的評價為:“‘折柳’二字為通首關鍵。”“折柳”原來是指“折取柳枝”。相傳,長安東有壹橋名為灞橋,漢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或送別之詞。而李詩中“此夜曲中聞折柳”,是壹首“折楊柳”曲的省稱,這首曲子往往用來用來表示惜別懷遠之情。本詩描寫的是:春宵人靜之時,詩人忽然聽到了壹陣悠揚的笛聲,附耳聆聽,這笛聲乃“折柳”曲。作者不由得觸景生情,浮想聯翩,此時正是折柳的季節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卻漂泊在外,不禁引起思鄉之情。

《鶯啼序》的主題是悼亡,但是,作者不僅未在題中標出,而且有關亡妾的身世、遭遇,甚至連某些關鍵性的細節也壹概略去,而主要依靠暗示手法來表現的。這與前面提到的幾首悼亡詩詞在表現手法上有明顯的不同。同樣是回憶或描寫死者,潘嶽?quot;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蘇軾是"十年生死兩茫茫,……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賀鑄是"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鷓鴣天》)

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賀鑄的“試問閑愁都幾許?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李清照的 “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都是描寫愁情的著名詞句,而且都是運用了形象化的思維形式,把愁緒寫得生動可感,強烈地震撼著讀者的心靈。南唐後主李煜以東流的壹江春水比喻亡國後自己愁緒的洶湧繁盛,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自己階下囚生活的淒苦;而賀鑄則以“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三個形象借代愁緒的鋪天蓋地和揮之不去。李清照則以女性詞人特有的細膩筆觸,抒寫了國破家亡後愁緒的厚重和自己所感受到的難以承受的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