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壹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壹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現代詩? 外文名 :Modernist poetry 創作年代 :20世紀初至今 中國代表人物 :徐誌摩、北島、顧城、海子等 外國代表人物 :普希金、歌德、雪萊、泰戈爾 特點,分類,鑒賞入手,綜述,語言,形象內容,情感,藝術特色,分行要求,鑒賞方法,抓詩眼,析意象,明虛實,推敲手法,知人論世,流派,新月派,九葉派,朦朧派,現代詩代表詩人,泰戈爾體詩歌,韻腳詩派,簡文派, 特點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采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分類 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韻腳詩等。 按表達方式分:敘事詩、抒情詩 按長短分:微詩、小詩、短詩、長詩 按照表達方式劃分 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敘事詩 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 *** 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壹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裏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中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明哲的《美猴王》和《阿拉克涅》;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代表詩作: 抒情詩 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諷刺詩。 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壹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按照語言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劃 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格律詩 是按照壹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中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以及格律體新詩四言體,六言體,八言體。以後還可能又更多現代新詩也具有格律規則。 自由詩 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壹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註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中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散文詩 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壹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 *** ,常常富有哲理,註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壹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僅供參考的《憶錦蘭珊》。 韻腳詩 韻腳詩屬於文學體裁的壹種,顧名思義,泛指詩的結尾須押韻,不論格律和音步 ,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裏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於壹種新型詩體,韻式體新詩,規律押韻但音步(節奏)不對稱的新詩。以汪國真最為代表性。目前傳承這種詩體的有丁翔(北方浪人) ,丘勒,申洪洲等等。在理論方面 曉曲 和孫逐明等人組建的格律體新詩研究會對現代格律詩和韻腳詩的理論做出了詳細研究闡釋。 中國現代詩也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階段: 1、中國現代詩歌: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 2、中國當代詩歌: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後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 鑒賞入手 綜述 詩歌的藝術概括力很強,鑒賞時要從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入手,把握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品味詩歌抒發的情感,分析詩歌的各種藝術表現手段,把握並深刻理解詩歌塑造的藝術形象,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具體來說,鑒賞現代詩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語言 語言是壹切文學作品的基本材料。詩歌尤其講究語言的運用,因為藝術形象的塑造、意境的營造,以及情感的傳達,都要借助語言。詩歌的語言要求用最簡潔的詞句傳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這就使詩歌語言形成了凝練、含蓄、跳躍性強的特點。相對而言,現代詩用白話寫成,且較少用典,字面上較舊體詩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確評價壹首詩,還是要反復朗誦,盡力揣摩,並抓住飽含作者深情的詞語仔細品味其深層含義。 形象內容 詩歌是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和抒發感情的。鑒賞詩歌必須準確把握詩中的藝術形象:有些詩,通篇都通過描繪具體鮮明的形象抒發感情;有些詩,雖然沒有描繪具體形象,但能喚起讀者的想像;有些詩,既描繪具體形象,又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詩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較多,鑒賞時應該對眾多的單個形象進行組合想像,構建整體形象;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不是實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內涵,把握這類作品的形象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而應結合時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過想像、聯想挖掘形象的內涵。總之,理解詩歌的形象應立足於深層理解和整體把握,不能望文生義,浮於表面。 情感 詩歌壹般都會抒情言誌,鑒賞時必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具體地講,就是要從詩歌的形象、意境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有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比喻、象征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開聯想和想像,準確把握詩歌形象的內涵,以便加深對感情的理解。 詩歌總要反映壹定的時代生活,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特征。同壹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誌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類別、風格、流派等因素。例如,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 藝術特色 詩歌的藝術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構思和表現手法。鑒賞詩歌時要掌握詩歌常用的表達手段與藝術技巧,如擬人、比喻、借代、誇張、對比、象征,以及以動寫靜、小中見大、虛實結合、襯托、托物言誌等。 分行要求 1、句意表達已完成。 2、可獨立存在的意象。 3、足夠展現某種語氣勢態。 4、特殊和特定時間、人物或事件的交待完畢與完結。 5、作者重點強調的壹個特別辭匯。 分行同時承擔著詩語的使命,無限制的強行撕開語法的分行和無端制造非必要性的詩行的作法不應是壹個作家或詩人所采取的,否則,詩歌則成了真正無益也無意義的笑話。 (——本節內容來源於黃沙先生的文學理論《詩剖面》) 鑒賞方法 抓詩眼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字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定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壹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 明虛實 社會生活無限廣闊,詩人不可能把它們全部寫到詩作中去。因此,詩人往往用“實”表現“虛”,或用“虛”表現“實”。虛實相生,相互映襯,是詩歌創作的壹條藝術規律。詩中的“虛”就是思想感情,詩中的“實”就是景物形象。詩歌如果只寫“虛”,會顯得抽象空洞,沒有詩味;如果只寫“實”,則會顯得死寂而缺乏生氣。 推敲手法 詩人抒情的方式壹般有兩種:壹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顯現個人的心緒;另壹種是詩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氣氛的方法,如借助比興、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達意。 知人論世 孟子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句話是說,欲解其詩,必知其人,必論作者所處的時代。 流派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史上出現最重要的詩歌流派有: * 20世紀初至1920年代:嘗試派、文學研究會(人生派)、創造社(早期浪漫主義)、湖畔詩派、新格律詩派(新月派)、中國早期象征詩派 * 1930年代:中國現代派詩群、七月派、漢園三詩人 * 1940年代:中國新詩流派、九葉詩派 * 1950年代:中國現實主義、新現代主義(現代派詩群)、藍星詩群(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群(創世紀詩社) * 1970年代:朦朧派(今天派)、白洋澱詩群、中國新現實主義 * 1980年代:新邊塞詩派、大學生詩派、第三代詩群(新生代詩群、新世代)、莽漢主義、整體主義、海上詩派、圓明園詩派、撒嬌派、他們詩群、醜石詩群、非非主義(紅色寫作)、神性寫作、新鄉土詩派、知識分子寫作詩群 * 1990年代:網路詩歌(網路詩人)、民間寫作、第三條道路寫作、中間代、信息主義、70後詩人 * 21世紀初: 窗詩派、泰戈爾體詩歌、靈性詩歌、新江西詩派、80後詩人、邊緣詩派、春草派詩歌、90後詩人、素顏派詩人、流螢詩派、新傳統派、簡文詩派 新月派 現代新詩史上壹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 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壹多、徐誌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聞壹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新月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作過於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覺創造的時期。1927年春,胡適、徐誌摩、聞壹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後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壹樣,好像音樂壹樣。繪畫美指的是新月派詩歌的每節都是壹個可感的畫面。建築美是指詩歌的格式好像建築壹樣。 九葉派 九葉派特點之壹:註重現實。 1948年在詩壇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葉派"的正式亮相。由於曹辛之與臧克家組成"星群"社在藝術觀點上的分歧,他與辛笛、陳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創辦了《中國新詩》月刊,並與已經從昆明的西南聯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運燮、鄭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聯系,形成 了壹個新的詩歌派流派"中國新詩派"(後因198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葉派》稱為"九葉詩派")。 九葉派則是20世紀40年代以《中國新詩》等刊物為中心的另壹風格趨向的詩人群(又稱“中國新詩派”),代表詩人是辛笛、穆旦、鄭敏、杜運燮、陳敬容、杭約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 20世紀80年代出版有他們9人的詩歌合集《九葉集》,“九葉派”由此得名。他們大都是校園詩人出身,從戰亂中感知人民的希求,重視詩人對社會、歷史現象的獨特體驗;他們深受西 方現代主義詩歌的陶冶,力求突破傳統的主觀抒情的方式,追求現 實性、象征性與哲理性的結合,探索詩歌表達的“戲劇性”(主要指詩歌的情思展開以及語言表現都要有矛盾張力,而不是直抒胸臆),讓詩歌更深入表現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內心生活的復雜性。文學史通常認為“九葉詩派”的藝術探求很有價值,擁有壹批藝術水準較高的詩人詩作,對新詩的表達方式以及詩學觀念都有大的突破。 朦朧派 朦朧詩派: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詩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多多、芒克、嚴力等。作為壹個創作群體,“朦朧詩”並沒有形成統壹的組織形式,也未曾發表宣言,然而卻以各自獨立又呈現出***性的藝術主張和創作實績,構成壹個“崛起的詩群”。關於朦朧詩曾在當時文壇引起論爭。“朦朧詩”精神內涵的三個層面是:壹揭露黑暗和社會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反思與探求意識以及濃厚的英雄主義色彩,三是在人道主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人”的特別關註。“朦朧詩”改寫了以往詩歌單純描摹“現實”與圖解政策的傳統模式,把詩歌作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學意義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朦朧詩”的崛起,也是中國文學生命之樹的崛起。 以朦朧詩為主的新詩潮詩歌運動在20世紀70年代末“思想解凍”後逐漸進入 *** 時期,其標誌便是1979年3月號《詩刊》上北島短詩《回答》的發表,隨著《回答》壹詩的發表,“朦朧詩”開始由地下狀態進入公開狀態,新詩潮詩人不僅很快就占領了各種文學報刊的主要版面,他們還創辦了自己的民間詩歌刊物《今天》雜誌,推出了壹批優秀詩人的作品,如北島、楊煉、顧城、江河、舒婷、芒克、嚴力等,並且引發了詩歌界乃至整個文學界的壹次歷時數年的聲勢浩大的關於“朦朧詩”的論爭。 這類詩歌在創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的藝術表達方式,使得詩歌的文學意義充滿多樣性和不明確性,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朦朧詩。朦朧詩人們在反思和對自我價值的探尋之後,終於找到了自己作為“歷史的見證人”的位置,其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就是為後人提供歷史的見證,因此,“提供歷史的見證”也就成了“朦朧詩”的最終主題。 1985年11月出版的《朦朧詩選》收集了這些詩人的作品,這也是朦朧詩派壹詞的來源之壹,又因為相當壹部分朦朧詩人都在《今天》上發表過作品,朦朧派也往往被稱為今天派。 20世紀80年代開始,朦朧派被陸續出現的新詩潮流派取代,從1984年開始,中國新詩潮詩歌運動進入“後朦朧派”發展階段。 現代詩代表詩人 朦朧詩代表詩人:食指、北島、顧城、楊煉、多多、舒婷、 芒克、江河、梁小斌、嚴力、王小妮 第三代代表詩人:韓東、於堅、楊黎、何小竹、於小韋、海子、李亞偉、默默 知識分子寫作代表詩人:王家新、西川、歐陽江河、臧棣、翟永明、柏樺 中間代代表詩人:伊沙、陳先發、余怒、趙麗華、楊鍵 70後代表詩人:豎、尹麗川、唐煜然、魔頭貝貝、沈浩波、周公度、蘆哲峰、烏青 80後代表詩人:春樹、巫女琴絲、水晶珠鏈、鬼鬼 90後代表詩人:邊瓊、高璨、蓑依、林成武、肖子洛 泰戈爾體詩歌 二十壹世紀初,中國詩壇出現了壹個新的現代詩體,被文學界稱為“泰戈爾體詩歌”,其誕生的標誌是中國詩人歐發偉創作的《紅樓遺夢》(“Red Mansions”),最顯著代表性的壹部作品是《飛鳥集》。“ 泰戈爾體詩歌”受到中國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新古典主義”和意象派的啟發和影響,同時吸收了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詩歌風格,並將中國古典詩詞的元素熔於壹爐,使詩歌整體散發出壹種古典和現代的氣息。 韻腳詩派 韻腳詩隸屬於駕馭在現代詩歌之上的新詩體,在尊重現代詩歌提倡的“壹、形式是自由的,二、內涵是開放的,三、意象經營重於修辭”的前提下,又新添了壹項步驟,那就是詩的結尾均須規律性押韻,使中國現代詩歌在追求自由和豪放的同時,又繼承古體詩歌韻律流傳千年的寶貴血脈,倡導詩人要表達經過加工的具有鮮明節奏的非自然語言,更加強調追求真情實感和韻腳的規範形式,為詩歌的創作和發揮制定壹項行之有效的標準界面,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其倒向現代詩歌自由散漫和無章法可循的口語化寫作,讓詩歌創作有章可依,有律可循,從而使現代詩歌的創作更加規範地發展和成長,並以更加良性更加持久的姿態堅忍不拔地在文學道路上永久生存下去。 韻式體新詩,規律押韻但音步(節奏)不對稱的新詩。以汪國真最為代表性。目前傳承發揚這種詩體的有丘勒,於翔(北方浪人) ,申洪洲等等。在理論方面 曉曲和孫逐明等人組建的格律體新詩研究會對現代格律詩和韻腳詩的理論做出了詳細研究闡釋。,它不僅包容了人們對於古典詩歌的音樂韻律之美的追求,同時兼並現代詩歌的創作手法,使古典詩韻與現代詩歌完美融合而並駕齊驅,為詩歌的古今聯系以及今後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簡文派 簡文詩派最早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末到2015年才逐漸成型,是壹種新型的網路詩歌文體。 簡文派承襲新月派的音樂美、繪畫美思想,主要講究行文簡短精湛,詩歌註重口語化的表達,神韻自然,因此這壹類詩詞也叫“口語詩“。早期的代表性文學作品有《觀水滸有感》、《引力波之歌》,其代表人物有飛莫魚然、沈鵬等。與朦朧詩相同的是,作為壹種新型的創作群體,簡文詩和“朦朧詩”並沒有形成統壹的組織形式,也未曾發表宣言,因此不被外界人士所知曉,至今也不曾引起國際社會任何的論爭,好似潛移默化中默默改變和影響著人們,卻不想被人們所知曉。 簡文體的出現,對於現代詩壇的發展建設,起到進壹步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