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白塔山的詩句 1.描寫中山橋的詩句
描寫中山橋的詩句有: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____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3.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____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4.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____陸遊《蔔算子·詠梅》
5.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____溫庭筠《商山早行》
6.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____誌南《絕句》
7.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____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8.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____王建《雨過山村》
9.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____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10.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____沈周《題畫》
11.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____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12.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____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13.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____朱栴《官橋柳色》
14.還背垂虹秋去,四橋煙雨,壹宵歌酒。____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15.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____陸遊《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16.清江壹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____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17.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____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2.寫閬中白塔山的景色作文
我喜歡山,無論是以險峻為主的華山,還是風景秀麗的黃山,亦或是號稱“天下第壹山”的泰山。
然而,我同樣喜歡家鄉風景宜人,歷史悠久的白塔山。
站在山下,向上仰望。可以看見郁郁蔥蔥,密密麻麻的樹木,分布在山上的每壹個角落,時而隨風輕輕的擺動著輕盈的舞姿;時而放聲為白塔山上的壹切唱著悅耳動聽的搖籃曲,像是在抱嬰兒似的,把它們環抱在懷裏。
我們拾階而上,在第壹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副巨型的磚雕,看著這麽大的磚雕上栩栩如生,讓我望而生畏,不由得為古代設計者的藝術魅力和想象力贊嘆。在第二層,同樣有壹塊巨型磚雕“鐘馗蝙蝠圖”“蝠”和“福”同音。走到這兒,人們都想“沾沾白塔山的福氣”。我也躡手躡腳的輕輕走過去,摸了壹下那光滑的字,也想多沾壹點福氣呢!
繼續向北走,通過壹條曲徑通幽的必經之路,前面是壹條登向山頂的“天梯”。“天梯”直插雲霄,感覺壹伸手就能碰到天。讓我體驗了壹回詩聖李白 “尾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孔驚天上人。”的情景。
“天梯”的西北面,就是有名的白塔了。塔是元朝的壹個西藏喇嘛修建的。塔居中間,八面七級,下有圓基。我想,這和“大雁塔”的塔可能也壹樣吧!八面是佛面朝:東、南、西、北,西南、西北、東南、東北,這八個方位,保佑著這八個方位的人民。七級,就是佛教中“七級佛徒”的意思。圓基,可能也是唐僧從印度引進來的吧!刷在塔身的白漿,如白玉般潔白無暇。我站在塔身下,塔顯得很高,塔映在我身山,塔顯得更白。
3.描寫西北蘭州的詩詞
《誇蘭州》 (西北快板,蘭州方言) 作者表演:張保和 走上臺我把蘭州誇 美麗的蘭州就像壹朵花呀 (童聲齊頌:就像壹朵花呀 就像壹朵花呀 就像壹朵花呀) 蘭州城叫金城 中國歷史上就有名 妳也搶他也爭 為了金城還動過刀兵 (為了金城還動過刀兵) 悠久的歷史人稱頌 美麗的風景是更出眾 黃河水嘩啦啦地流 (嘩啦啦地流 嘩啦啦地流) 水中的魚兒盡情地遊 (盡情地遊 盡情地遊) 古老的水車吱呀呀地轉 兩岸的風光實在是好看 (實在好看) 炳靈寺的雕塑誰不稱贊 興隆山的遊人是常年不斷 五泉山的泉水響叮咚 (響叮咚) 白塔山的白塔入雲中 (入雲中) 劉家峽的電機轟隆隆隆隆 (轟隆隆隆隆) 雁灘的果子是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脆個生生) 說起這瓜果我心裏頭zou 那個同誌說這個zou是個啥意思 (啥意思) 這個意思就是我很自豪 蘭州的土話那就叫個zou (對 對 說我zou我就zou zou的我壹個勁的把頭搖) 註:zou 兩個“男”字中間壹個“雲”字,是按蘭州方言拼寫的。
4.關於寫登蘭卅白塔山的作文
登蘭州白塔山我小的時候生在蘭州,長在蘭州,對蘭州的名勝也算略知壹二。
黃河水看過,水車也見過,但惟獨白塔山我沒去過。去年暑假,我回到蘭州的第二天,媽媽突然對我說領我去白塔山遊玩。
我也是大姑娘上轎——頭壹回,以前只聽說過白塔山,但沒去過。媽媽告訴我白塔山位於蘭州東部,臨近黃河。
早上八點多時,我們已經到了白塔山的對面,中間隔著寬寬的黃河。我壹路小跑地穿過了橫跨兩岸的中山橋,不壹會兒,我就來到了白塔山腳下。
舉目望去,白塔山和我的想象壹點也不相同。我原以為是又高又大的土山但它卻是十分的低,植被卻很多。
我的登山旅程開始了,我輕輕的登上第壹層臺階時已經是十點多了,我加快腳步向山頂登去。壹路上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唱歌,小松鼠也時不時地探出小腦袋,好像在歡迎我們壹行人的到來。
走沒多大壹會兒,我便已汗流浹背了,突然,我發現了前方有壹大片樹林,我就像沙漠中看到了綠洲壹樣,看到了希望。兩旁的樹都是被有意往路中間斜栽的,那形狀就像是壹個巨大的隧道,壹進去就感到特別涼爽。
汗水也不再調皮的向下跑了。這不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嗎。
在那裏休息壹會兒後,我又踏上了征程。我咬著牙,頂著日光向山頂發起沖刺。
當到達山頂時,已是下午三點多了,我不由自主的產生壹股成就感。站在山頂上,看著身邊的高塔,又看看似乎被我踩在腳下的黃河,我不禁心生壹種豪情,我想:人生不也正像爬山壹樣嗎?無論條件多麽艱苦,都要堅定自己的意誌。
人生沒有永遠的安逸或永遠的困難,只要有堅強的意誌就可成功。
5.關於寫登蘭卅白塔山的作文
登蘭州白塔山
我小的時候生在蘭州,長在蘭州,對蘭州的名勝也算略知壹二。黃河水看過,水車也見過,但惟獨白塔山我沒去過。
去年暑假,我回到蘭州的第二天,媽媽突然對我說領我去白塔山遊玩。我也是大姑娘上轎——頭壹回,以前只聽說過白塔山,但沒去過。媽媽告訴我白塔山位於蘭州東部,臨近黃河。
早上八點多時,我們已經到了白塔山的對面,中間隔著寬寬的黃河。我壹路小跑地穿過了橫跨兩岸的中山橋,不壹會兒,我就來到了白塔山腳下。舉目望去,白塔山和我的想象壹點也不相同。我原以為是又高又大的土山但它卻是十分的低,植被卻很多。
我的登山旅程開始了,我輕輕的登上第壹層臺階時已經是十點多了,我加快腳步向山頂登去。壹路上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唱歌,小松鼠也時不時地探出小腦袋,好像在歡迎我們壹行人的到來。
走沒多大壹會兒,我便已汗流浹背了,突然,我發現了前方有壹大片樹林,我就像沙漠中看到了綠洲壹樣,看到了希望。兩旁的樹都是被有意往路中間斜栽的,那形狀就像是壹個巨大的隧道,壹進去就感到特別涼爽。汗水也不再調皮的向下跑了。這不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嗎。
在那裏休息壹會兒後,我又踏上了征程。我咬著牙,頂著日光向山頂發起沖刺。
當到達山頂時,已是下午三點多了,我不由自主的產生壹股成就感。站在山頂上,看著身邊的高塔,又看看似乎被我踩在腳下的黃河,我不禁心生壹種豪情,我想:人生不也正像爬山壹樣嗎?無論條件多麽艱苦,都要堅定自己的意誌。人生沒有永遠的安逸或永遠的困難,只要有堅強的意誌就可成功。
6.描寫“白鷺”的詩句都有哪些
1. 中宵把火行人發,驚起雙棲白鷺鷥。
2.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3. 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4.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5.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1. 箬峴東池
白居易
箬峴亭東有小池,早荷新荇綠參差。
中宵把火行人發,驚起雙棲白鷺鷥。
翻譯:
橫玉山附近有個小池塘,荷花參差不齊的開在裏面。晚上有人拿著火把經過,把在裏面七夕的白露驚嚇飛起。
2. 漁歌子
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翻譯: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翺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壹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迎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3. 白鷺
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發垂。
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翻譯:
還沒到40歲就很衰老了,我有太多的愁事而白了頭發,
為什麽水邊上兩只白鷺,沒有愁事也白了頭呢?
4. 湖上
徐元傑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翻譯:
黃鶯在開滿紅花的樹上亂啼叫,水平如鏡的湖邊長著青青的小草,白鷺在湖面上翻飛。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遊人心情舒暢。幾只畫船吹著簫,打著鼓踏上了歸途。
5.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翻譯:
兩只黃鵬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唱, 壹行白鴛飛上了高高的藍天。 窗口正對著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來自江蘇的萬裏航船。
7.觀白塔山的作文
我對宜賓白塔山神往已久,前周日氣候偶而好轉,不冷不熱,才陡生遊覽念頭,中午背上相機便趕去了。水富到宜賓不到壹個小時,在翠屏山前的真武路乘12路公交1塊錢過岷江經流杯池公園下行幾個站便到白塔山下,即使打的也只10來塊錢。
白塔山景區位於宜賓市東北面,與老城後有名的翠屏山和南岸的七星山遙相輝映。景區以建於明代的白塔為中心,東接營盤山,南臨長江,西瀕岷江,北連催科山。面積約兩平方公裏,隔岷江、長江與老城區、合江門、金沙江口、南岸新城區相望。昂首登山徐行進入景區,首先您可以進望江亭歇腳俯瞰長江,學學蘇東坡發發“大江東去”的感慨,壹轉身出亭便會看到山巔的白塔,然後是正前方刻在巨石上的“白塔山”三個鮮紅的大字。公路在此分岔,左邊通向聽雨軒園林廣場、東山寺山門、登高山城和抗元遺址、佛緣新村,右邊通向古都會街、古城東門遺址。打聽了好幾個遊人都說右邊公路盡頭沒有什麽景點,最好是從不遠處的石級直上白塔,然後順左邊上去這條公路或從報恩寺內遊下來。
白塔始建於明代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又名東燕塔。塔身空心,密檐六方錐形磚石結構,***8層(七級樓閣式塔),高35.8米,基層直徑11.2米,塔門兩邊雕有龍抱柱,塔座雕有負重力士;塔內有梯旋環可通頂端。在塔頂有約六、七平方米平臺,可鳥瞰宜賓城及遠近山水,是宜賓登高覽勝的極好地方。清代詩人楊端詩道:“竹杖芒鞋興頗賒,郊原到處聽清笳。欲登白塔窮秋望,且泛扁舟蕩日斜。山外白雲渾似水,江頭紅樹勝於花。歸來未覺經行倦,更向河亭問酒家。”白塔於1982年被列為宜賓市重點保護文物,又在1984年進行全面修葺。距塔數十步,有報恩寺,又稱白塔寺或東山寺,寺內壹棟三楹,兩側有廂,頗為幽靜。現有部分已毀,舊址沿存。
把我的遊覽順序倒過來,自下而上才合乎認識常規。東山寺是壹個佛教勝地,從外觀上看就氣度不凡。踏上壹個二十多級的臺階才是大門,大門全是用大理石砌成,可能有10多米高,大門頂上是三層宮廷式的飛檐峭壁,下面是三扇黑色大鐵門,給人壹種莊嚴的感覺。進去又是二十多級的臺階才到“天宮殿”,現在的天宮殿整修得金碧輝煌,朱紅柱子琉璃瓦,兩根柱子之間是雕刻的鏤空龍鳳圖案,每扇門,每扇窗都是古色古香的浮雕。殿外有個平臺專供善男信女們供奉香火,還有壹個許願池和壹棵許願樹,樹上系著很多紅色的許願條,據說越系得高越好。殿裏供著色彩華麗的各路菩薩,不管是站佛,坐佛,還是臥佛,都有兩米多高,神態身姿各異,嬉笑怒罵皆栩栩如生。殿裏立著四根大柱子,上面有壹些簡單的圖案,全是用金粉裝飾。整個大殿寂靜肅穆,只有檀香裊裊,給人壹種虔誠敬畏之感。再往上走就是“大雄寶殿”,建築風格和“天宮殿”幾乎壹模壹樣,只是殿裏供奉的是如來、觀音和十八羅漢。
東山古城遺址在東山寺右面的山邊,古城始建於南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公元1267年,蒙軍數萬人直抵敘州城下,敘州安撫郭漢傑認為東山險峻臨水,易守難攻,便將敘州城遷入東山,堅守9年而蒙軍不得破,故此又名抗蒙城遺址。2000年底宜賓翠屏區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修復東山仿古城墻400多米,恢復了抗元文化景點,並修建觀景臺,標高382.7米,與白塔高差71.88米,在觀景臺上既可遙望東山寺白塔,又可與水東門隔江相望,成為白塔、水東門等景點的重要連接處。短短兩個多小時,雖沒有從從容容的時間,相約誌趣相投數人,遊累了在佛緣新村或古都會街選戶農家樂坐下來品茗、聊天、打牌,點菜、喝酒、嘗味那樣愜意,但能壹個人真正以自我為中心,隨興信步,效率極高地遊過大概後,再想象那些故意不去的現代建築諸如聽雨軒、映月樓、思古樓、仰古樓等都可以虛擬成古代人文遺跡來“留白”塵封,卻更為怡情。
8.描寫蘭州的詩詞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紫騮馬》-盧照鄰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臯蘭。
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
譚嗣同《和景秋坪侍郎甘肅總督署拂雲樓詩》
“金城置郡幾星霜,漢代窮兵拓戰場。
豈料壹時雄武略,遂令千載重邊防。”
清代蘭州人江得符的《我憶蘭州好》:
我憶蘭州好,熏風入夏時。
踏花尋竹塢,醉日泛蓮池。
泉石多清趣,園林盡古姿。
晚來水車下,涼意沁詩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