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初秋的詩句古詩大全如下:
1、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杜甫《江漢》
2、三眠未歇,乍到秋時節。壹-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
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4、蕭蕭遠樹流林外,壹半秋山帶夕陽。壹-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5、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壹-張來《夜坐·庭戶無人秋月明》
6、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壹-李白《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
7、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壹壹納蘭性德《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壹壹劉禹錫《秋詞》
9、秋陰時晴漸向暝,變壹庭淒冷。壹-周邦彥《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
初秋:
初秋,漢語詞語,拼音是chū qiū,意思是秋季的頭壹個月,即陰歷七月。三國·魏曹植《贈丁儀》詩:"初秋涼氣發,庭樹微銷落。"《宋史·儒林傳二·胡旦》:"今年初秋至六年,鎮在燕分。"清·田蘭芳《敘袁仲方(袁可立孫)甲子秋冬詩》:"記初秋見訪,偶披幾上宋詩,因與***論。"
立秋: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起始。鬥指西南,太陽達黃經135°,於每年公歷8月7或8日交節。"立",是開始之意;"秋",意為禾谷成熟。
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在節氣排列順序上,處暑在立秋之後,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末暑)才出暑。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小暑、大暑、處暑),"三暑"中間還夾壹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後才是處暑(末暑)。"三暑"與"三伏"均代表高溫酷熱天氣,"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暑天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