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表達收到禮物的歡喜的詩句

表達收到禮物的歡喜的詩句

1. 關於歡喜的詩句

關於歡喜的詩句 1. 關於“歡喜”的詩句有哪些

唐代·孟郊《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唐代·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代·白居易《對酒五首》

巧拙賢愚相是非,何如壹醉盡忘機。 君知天地中寬窄,雕鶚鸞皇各自飛。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 丹砂見火去無跡,白發泥人來不休。 賴有酒仙相暖熱,松喬醉即到前頭。 百歲無多時壯健,壹春能幾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昨日低眉問疾來,今朝收淚吊人回。 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壹杯。

唐代·溫庭筠《漢皇迎春詞》

春草芊芊晴掃煙,宮城大錦紅殷鮮。海日初融照仙掌, 淮王小隊纓鈴響。獵獵東風焰赤旗,畫神金甲蔥龍網。 鉅公步輦迎句芒,復道掃塵燕彗長。豹尾竿前趙飛燕, 柳風吹盡眉間黃。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鶯囀遊絲起。 寶馬搖環萬騎歸,恩光暗入簾櫳裏。

唐代·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 描寫歡喜的詩詞

《如夢令》

嘗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這是女詞人李清照對在山東原籍壹次野遊所作的小令。關於它的寫作背景,說法不壹,有的人認為,六歲之前女詞人是居住在原籍(六歲那年女詞人隨父親居住卞京),所以有可能是孩提時代的壹次野遊的記錄;也有人認為,從“沈醉”二字看,是因為喝酒而忘記回家的路,而六歲那麽小的年齡不可能有“沈醉”的機會,所以推斷這裏記錄的因該十五歲束發之後的某壹次野遊,而且是女詞人在十六七歲至二十三四歲這段時間,或者是在朋友的唱和中,或者是與丈夫呢喃時追憶往日的趣事,乘興而做的。

“嘗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嘗記”是“曾經記得”或者是“記得曾經”,這說明是壹首追憶往事的小令。“溪亭”是泉名,在山東濟南,也就是易安的原籍。“日暮”指天色已經很晚。“沈醉”二字,許多讀本認為是指女詞人喝醉了,所以誤了回家的時間,甚至有的朋友認為這裏的“沈醉”二字與後面的“驚起”句,是壹種男性的豪放,是女詞人與“須眉”匹敵的作詞風格的體現,更有的朋友認為這就是曾經有人誤將詞詞歸在蘇軾筆下和誤傳是呂洞賓所作的原因所在。

可是,我更願意以自己的設想來理解這曲小令,我覺得,女詞人的“沈醉”根本不是什麽喝酒而醉,其實就是“因景而醉”的意思而已。試想想:不管是她五、六歲時的經歷,還是十五、六時的經歷,這兩個年齡段都還是屬於“孩子”的範疇,因為貪玩而忘記回家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何況女詞人生性就對美的東西有壹份特別的敏感,看見景色的迷人忘了回家的時間,“沈醉不知歸路”是意料之中的。作者僅僅是以這樣壹種語氣,把讀者,或者是當時脫口吟出這些詞句時,用這樣的起筆引起“聽眾”對自己追憶的故鄉美景的興趣,讓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那景色的迷人,也是女詞人對家鄉景色的愛戀與懷想。也為了加重語氣對“年輕時期”或者說是“孩提時期”那壹次難得的出遊的描述,為下文的誤入荷叢做伏筆。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壹個古代的女子,要出遊壹次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到有舟可搖,有荷可賞的美麗的湖中遊玩,那更是難得的機會。看到蔚藍的天,碧綠的湖水,還有壹湖的搖曳多姿、婀娜娉婷的荷……如此美麗的景色,是在閨門中無法體味的,於是女詞人“沈醉”,被景色沈醉,也沒自己快樂的心情沈醉了。這裏我們做壹下想象:女詞人在荷叢中搖著小舟,東看看西瞧瞧,眼睛裏有好奇更有驚喜,或者還帶者幾分淘氣……當她不經意地發覺太陽快要下山了,才感覺自己似乎是在荷叢中迷路了,這時又多了幾分焦急,於是,就有了後面的“爭渡”壹句。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回家晚了自然是不好,也許因為這次的晚歸而被斷絕以後出遊的任何機會呢。心裏壹著急,手便加快了動作,漿劃得快了,“爭渡”壹詞自然而形象,恰倒好處地寫出了女詞人當時的焦急心情與她動作的緊張模樣。豈知,緊張中又來了驚喜,作者用“沈醉”“誤入”已經告訴讀者,溪亭這個地方的迷人了。接著,“爭渡”驚起的壹群水鳥,把整首詞的意境和氣氛都推到了頂點。那壹群在荷花叢中突然驚飛四散的水鳥,給急著回家的“迷路遊人”帶來突然的“驚悸”,驚悸之余又是欣喜與歡暢。讀到這裏,我仿佛聽到女詞人“啊”的壹聲驚叫,接著,又大聲歡叫:“哇!好多水鳥啊!”

少女的淘氣、貪玩、好奇以及詞人在追憶中流露出來愛自然,愛家鄉的情感在小令的寥寥幾筆中層層遞進,到最後的頂峰嘎然收筆,表現得如此的酣暢淋漓,叫讀者不得不拍案叫絕!

3. 關於快樂的詩句有哪些

1.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2.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____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____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____李紳《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5.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____翁卷《鄉村四月》

6.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佚名《長歌行》

7.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____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8.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____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9.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0.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____白居易《村夜》

11.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____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12.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3. 十裏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____範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4.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____李紳《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15.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____王維《渭川田家》

16.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17. 壹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____張炎《渡江雲·山陰久客壹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

18.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9.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0.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壹鷺飛。____溫庭筠《利州南渡》

21.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____顏仁郁《農家》

22.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____曾幾《蘇秀道中》

23.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____王維《渭川田家》

24. 疏籬曲徑田家小。雲樹開清曉。____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

25.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____顏仁郁《農家》

26.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____聶夷中《田家》

27.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____姚鼐《山行·布谷飛飛勸早耕》

28.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____孟浩然《過故人莊》

4. 有沒有描寫快樂開心的詩句比如:彎鉤圓月,猩紅純白.余香縈繞,壹曲

額.妙趣橫生的諧音聯 漢字中有很多讀音相同、相近而意義迥然不同的諧音字.巧用諧音字創作的諧音聯妙趣橫生,引人入勝.***顯式.對聯中出現同音字.娃挖蛙出瓦; 媽罵馬吃麻.無山得似巫山好; 何葉能如荷葉圓.上例中上、下聯各用了1組諧音字.移椅倚桐同玩月; 點燈凳閣各攻書.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丫頭啃鴨頭,鴨頭鹹,丫頭嫌.上例中上、下聯各用了2組諧音字.饑雞盜稻童筒打; 暑鼠涼梁客咳驚.上例中上、下聯各用了3組諧音字.賈島醉來非假倒; 劉伶飲盡不留零.指揮繞紙灰,紙灰飛上指揮頭; 修撰進饈饌,饈饌飽充修撰腹.賈島是唐代詩人;劉伶是魏晉時“竹林七賢”之壹,喜好飲酒.“指揮”、“修撰”都是職務,前者為武職,後者為文職.密雲無雨,通州水不通舟; 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積麥.“通州”、“即墨”都是地名.這類對聯,壹看就明白;只聽,則往往不知所雲.也有用韻母相同、相近的字創作的諧韻聯:屋北鹿獨宿; 溪西雞齊啼.單顯式.與對聯中某些字諧音的字並不出現,借助諧音關系表達雙關意義.蓮子心中苦; 梨兒腹內酸.對聯字面上的意思是明顯的,而作者金聖嘆用“蓮”與“憐”、“梨”與“離”的諧音關系,含蓄地表達與兒子隔離的淒苦、酸楚之情.兩船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上聯“櫓速”與“魯隸”、“帆快”與“樊噲”諧音,含文臣不如武將之意;下聯為另壹人所對,“笛清”與“狄青”、“簫和”與“簫何”諧音,含武將不及文臣之意.兩猿截木山中,這猴子也敢對鋸; 匹馬陷身泥內,此畜生怎得出蹄.此聯為戲謔之作,上聯為壹人所出,“對鋸”與“對句”諧音;下聯是另壹人反唇相戲,“出蹄”與“出題”諧音.。

5. 描寫人們心情高興的詩句要古詩的,是要非常欣喜的,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秋波媚 宋陸遊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①彩雲間, 千裏江陵②壹日還③.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釋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 ③壹日還:壹天就可以到達. 簡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壹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鋒棱挺拔,壹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唐代詩郊的《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嗟,今朝曠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唐代孟郊,以詩名聞,未及第時,作《下第》詩雲“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哀怨清切.貞元十二年進士及第,則作此詩.由“昔日齷齪”到“春風得意”,自然是縱馬長安,在春風中遊杏園、雁塔題名。

6. 描寫內心歡喜的詩句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全詩以喜的感情基調,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 外 忽 傳 收 薊 北 ,

初 聞 涕 淚 滿 衣 裳 。

卻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

漫 卷 詩 書 喜 欲 狂 。

白 日 放 歌 須 縱 酒 ,

青 青 作 伴 好 還 鄉 。

即 從 巴 峽 穿 巫 峽 ,

便 下 襄 陽 向 洛 陽 。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恩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