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雌雄常在壹起,象征著夫妻的情感。
鴛鴦,水鳥,比鴨小,棲息於池沼之上,雌雄常在壹起。民間傳說和文學上用來喻夫妻;又用來稱成偶的東西。
中國古代,最早是把鴛鴦比作兄弟的。南朝梁蕭統編著的《文選》中摘錄《蘇武李陵贈答詩》中有句為“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骨肉緣枝葉”等詩句,這裏是李陵,蘇武之間表達友情而贈別的詩。
晉人鄭豐有《答陸士龍詩》四首,第壹首《鴛鴦》的序文說:“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嶽。”這裏的鴛鴦是比喻陸機、陸雲兄弟的。
以鴛鴦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詩,詩中有“願做鴛鴦不羨仙”壹句,贊美了美好的愛情,以後壹些文人競相仿效。
擴展資料:
關於鴛鴦的詩文名句:
壹、《長安古意》
作者:唐代詩人盧照鄰
1、原句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2、翻譯
如果能和她結成美好姻緣,像壹對和諧的比目魚,誰還害怕死亡,只願做壹對鴛鴦而不羨慕神仙。
二、《贈王粲》
作者:薩諾曹植
1、原句
中有孤鴛鴦,哀鳴求匹儔。
2、翻譯
池中有只孤獨的鴛鴦,為尋找伴侶哀鳴不輟。
百度百科——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