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致敬文武英雄辛棄疾

致敬文武英雄辛棄疾

? 用簡單拙劣的文字致敬“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立馬定乾坤”的英雄辛棄疾!

? 什麽是悲劇?魯迅曾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形的珍貴物品的毀壞已經令人心痛,無形的強大信念壹點壹滴被摧毀更是令人目不忍視、耳不忍聞。看《半小時漫畫宋詞》裏辛棄疾那壹章時,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語言依然沒能抵消命運加在辛棄疾身上的悲涼,而我僅僅是讀著文字就已經流淚了,不敢去認真思考這位抗金英雄的壹生際遇。

? 王勃《滕王閣序》裏有這樣幾句話“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我覺得概括辛棄疾的壹生再恰當不過了。尤其是那“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八個字!這位少年就有收復山河誌,力主抗金,滿腔熱血又能文能武的英雄哪裏能想到:自己壹生最光輝的時刻會是青年時代自己以五十多人的復仇者聯盟直接殺向叛徒張安國幾萬人的駐地,騙出張安國,活捉了他,並說服上萬人當場起義壹起逃回南宋。

? 回到南宋的辛棄疾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壹是輾轉各地;二是賦閑在家;三是老年領兵。1162年至1181年,從辛棄疾23歲到42歲是壹生中遊宦時期。這壹時期的辛棄疾,雄心勃勃,壯誌淩雲。他先後寫了《美芹十論》、上了壹系列奏疏,還有《九議》力陳抗金復國的方略。但他的意見並未被當權者采納。在此期間,他由簽判到知州,由提點刑獄到安撫使,雖然宦跡無常,但政績卓著。無論是在滁州災後重建、還是在隆興府救災,都政績卓越。(他出任滁州知州僅半年,當地“荒陋之氣”壹洗而空。隆興府救災有功被朝廷表彰)無論是滅茶商、平叛亂、還是剿匪、創置“飛虎軍”,他都充分顯示了自己的領軍才能。(他在湖南帥任,創置“飛虎軍”,“軍成,雄鎮壹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他不畏懼權貴,上書揭露地方軍欺壓、魚肉百姓,他不失為壹個有清醒政治頭腦憂國憂民的好官。雖然他為官壹方,造福壹方,可還是因為得罪權貴,被排擠出官場。可即使不被排擠出官場,政績優秀的辛棄疾也是滿腔憤懣。因為他誌在疆場,誌在收復失地。從他在金國時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僅僅是為了摸清金國地形,觀察敵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誌向始終是收復失地,保天下安寧。所以在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可是卻無人會,登臨意。《登建康賞心亭》裏,字字句句都是壯誌難酬的苦悶。23歲到42歲,那是壹個人生命中的黃金時期,那是壹生中最應該追逐夢想、實現夢想、創造奇跡的階段,可是卻在輾轉各地中無情的流逝了。可是此後還有二十年的閑居生活(中間外出做過兩年官)在等著他。從青年到暮年,他的壹生終究是沒有交付給深愛的祖國,沒有奔赴戰場收復失地,沒能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語還休,欲語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個階段的辛棄疾,滿心苦澀,壹言難盡。

? 如果朝廷壹直給他的是失望,那辛棄疾在憤懣中可能還會抱有壹絲希望,有時候希望是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痛苦。可是沒想到,在暮年,韓侂胄為了沽名釣譽,決心北伐。辛棄疾欣喜若狂,積極備戰練兵,覺得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有機會實現畢生所願了。可是很快辛棄疾就發現韓侂胄並不是真正要北伐,最終北伐失敗。這讓辛棄疾徹底認清了現實,從此再也不抱希望。辛棄疾自66歲秋,罷居鉛山後,雖屢見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樞密院都城旨要職,但總以年老多病,力辭未就,卒年六十八!

? 辛棄疾的壹生高光時刻絕大多數都在南歸之前,軟弱的朝廷沒能給他機會平定天下,收復失地。但卻給我們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壹首首的詩詞,千古流傳;他強烈的愛國精神,矢誌不渝的報國之誌必將激勵著壹代又壹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