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當兵的人的詩詞如下: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夜上受降城聞笛》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夜征人盡望鄉。
3、《涼州詞二首》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4、《隴西行》唐·王維
十裏壹走馬,五裏壹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5、《征人怨》唐·柳中庸
朝朝馬策與刀環。歲歲金河復玉關,三春白雪歸青家,萬裏黃河繞黑山。
6、《隴西行·十裏壹走馬》唐·王維
十裏壹走馬,五裏壹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7、《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成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出塞這是壹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壹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
這裏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裏的戰事自秦漢以來壹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
次句“萬裏長征人未還”,“萬裏”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裏,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
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裏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
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