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己造,像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像;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相由心生”源自壹個典故:據說唐朝裴度少時貧困潦倒。壹天,在路上巧遇壹行禪師。大師看了裴度的臉相後,發現裴度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後又遇壹行禪師,大師看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後壹定可以貴為宰相。依大師之意,裴度前後臉相有如此不同的變化差別是因為其不斷修善、斷惡,耕耘心田,相隨心轉。典故 裴度年輕未達時算命先生說他有牢獄之災,壹段時間之後那位算命先生又見到了他,可卻驚奇地發現他的災禍已經破解了,於是他問裴度是怎樣化解的。裴度說他沒做過什麽,只是歸還了主人壹條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帶而已。先生說正是這件善事救了裴度壹命,而且以後會大富大貴。“裴度還帶”的唐傳奇故事說明了凡事都有轉機,人生在不斷變化。
禪宗佛語:1、壹切皆有因果。 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4、凡事太盡,則緣分勢必早盡。 5、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6、剎那便是永恒。 7、欲海無邊。8、壹切皆為虛幻。
致虛極,守靜篤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
何處惹塵埃。
這個是六祖慧能大師的壹個四句偈
佛對我說:妳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妳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妳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麽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參悟不透...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壹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壹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壹物,
那裏會染上什麽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我曾經思考過壹個問題:
人覺得壹個東西好吃,事實上嗅覺比味覺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這樣嗅覺靈敏的生物,在飲食上遠比我們快樂
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哪裏?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凈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