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岷江的詩句

贊美岷江的詩句

1. 關於岷江的詩句

關於岷江的詩句 1. 關於“岷江”的詩句有哪些

1. 送蜀客

唐代:張祜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平生不達意,萬裏船壹發。

行行三峽夜,十二峰頂月。哀猿別曾林,忽忽聲斷咽。

嘉陵水初漲,巖嶺耗積雪。不妨高唐雲,卻藉宋玉說。

峨眉遠凝黛,腳底谷洞穴。錦城晝氳氳,錦水春活活。

成都滯遊地,酒客須醉殺。莫戀卓家壚,相如已屑屑。

2. 滿庭芳

宋代:畢大節

井絡儲精,岷江鐘秀,挺生名世真賢。充閭佳氣,非霧亦非煙。況值小春時候,蓂背下、八莢爭妍。余波在,九華父老,歌頌播喧闐。

三年。書治最,南唐重賦,壹旦俱蠲。此恩垂不朽,刻石流傳。願借滄溟為壽,玳筵上、滿吸長川。從茲去,鸞坡鳳閣,平步穩登仙。

3. 酬西川楚巒上人卷

唐代:齊己

玉壘峨嵋秀,岷江錦水清。古人搜不盡,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習,堪聞正後生。東西五千裏,多謝寄無成。

4. 古意

唐代:武元衡

蜀國春與秋,岷江朝夕流。長波東接海,萬裏至揚州。

開門面淮甸,楚俗饒歡宴。舞榭黃金梯,歌樓白雲面。

蕩子未言歸,池塘月如練。

5. 沁園春(喬賓王有和,再用韻)

宋代:李曾伯

咄咄衰翁,向羽書中,又過壹春。正老懷夢想,扁舟訪剡,壯圖慚負,萬裏城並,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陽關無故人。岷江路,憶壹番風浪,三月煙塵。

美哉樂事良辰。正好趁東門官柳新。且舒晴慷慨,何須感舊,轉頭解後,未必猶今。問訊南樓,勞還西戍,君為楚歌儂越吟。眉黃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2. 關於岷江的詩句

第壹首 唐代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第二首 唐代 岑參前日解侯印,泛舟歸山東。

平旦發犍為,逍遙信回風。七月江水大,滄波漲秋空。

復有峨眉僧,誦經在舟中。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魚龍。

壹道鳴迅湍,兩邊走連峰。猿拂岸花落,鳥啼檐樹重。

煙靄吳楚連,溯沿湖海通。憶昨在西掖,復曾入南宮。

日出朝聖人,端笏陪群公。不意今棄置,何由豁心胸。

吾當海上去,且學乘桴翁。第三首 宋代 蘇軾己亥之歲,侍行適楚,舟中無事。

博奕飲酒,非所以為閨門之歡。山川之秀美,風俗之樸陋,賢人君子之遺跡。

與凡耳目之所接者,雜然有觸於中,而發於詠嘆。”第四首 宋代 蘇軾樹林幽翠滿山谷,樓高突兀起江濱。

雲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

3. 描寫岷江的詩句

第壹首 唐代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第二首 唐代 岑參

前日解侯印,泛舟歸山東。平旦發犍為,逍遙信回風。

七月江水大,滄波漲秋空。復有峨眉僧,誦經在舟中。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魚龍。壹道鳴迅湍,兩邊走連峰。

猿拂岸花落,鳥啼檐樹重。煙靄吳楚連,溯沿湖海通。

憶昨在西掖,復曾入南宮。日出朝聖人,端笏陪群公。

不意今棄置,何由豁心胸。吾當海上去,且學乘桴翁。

第三首 宋代 蘇軾

己亥之歲,侍行適楚,舟中無事。

博奕飲酒,非所以為閨門之歡。

山川之秀美,風俗之樸陋,賢人君子之遺跡。

與凡耳目之所接者,雜然有觸於中,而發於詠嘆。”

第四首 宋代 蘇軾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高突兀起江濱。

雲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

4. 關於“岷江”的詩句有哪些

送蜀客 唐代:張祜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

平生不達意,萬裏船壹發。 行行三峽夜,十二峰頂月。

哀猿別曾林,忽忽聲斷咽。 嘉陵水初漲,巖嶺耗積雪。

不妨高唐雲,卻藉宋玉說。 峨眉遠凝黛,腳底谷洞穴。

錦城晝氳氳,錦水春活活。 成都滯遊地,酒客須醉殺。

莫戀卓家壚,相如已屑屑。滿庭芳 宋代:畢大節 井絡儲精,岷江鐘秀,挺生名世真賢。

充閭佳氣,非霧亦非煙。況值小春時候,蓂背下、八莢爭妍。

余波在,九華父老,歌頌播喧闐。 三年。

書治最,南唐重賦,壹旦俱蠲。此恩垂不朽,刻石流傳。

願借滄溟為壽,玳筵上、滿吸長川。從茲去,鸞坡鳳閣,平步穩登仙。

酬西川楚巒上人卷 唐代:齊己 玉壘峨嵋秀,岷江錦水清。古人搜不盡,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習,堪聞正後生。東西五千裏,多謝寄無成。

古意 唐代:武元衡 蜀國春與秋,岷江朝夕流。長波東接海,萬裏至揚州。

開門面淮甸,楚俗饒歡宴。舞榭黃金梯,歌樓白雲面。

蕩子未言歸,池塘月如練。沁園春(喬賓王有和,再用韻) 宋代:李曾伯 咄咄衰翁,向羽書中,又過壹春。

正老懷夢想,扁舟訪剡,壯圖慚負,萬裏城並,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陽關無故人。岷江路,憶壹番風浪,三月煙塵。

美哉樂事良辰。正好趁東門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須感舊,轉頭解後,未必猶今。問訊南樓,勞還西戍,君為楚歌儂越吟。

眉黃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5. 描寫“岷江”的詩句有哪些

《岷江愁二首挽陳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葉適 岷江諸峰如獻酬,岷江潭頭紺碧流。

不愁水生勸人去,只愁人死送山林。《岷江愁二首挽陳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葉適 誰家雙旐揚春波,黑頭中郎宰相科。

有兒有女後應好,同穴同時今奈何。《再次韻》王灼 岷江劍棧總寧居,聞道邊頭亦晏如。

猛士雲屯方賈勇,胡兒莫送講和書。《送友人遊蜀》賈島 萬岑深積翠,路向此中難。

欲暮多羈思,因高莫遠看。卓家人寂寞,揚子業雕殘。

唯有岷江水,悠悠帶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2月寒。《酬西川楚巒上人卷》齊己 玉壘峨嵋秀,岷江錦水清。

古人搜不盡,吾子得何精。可信由前習,堪聞正後生。

東西五千裏,多謝寄無成。《舊遊》 劉克莊 扶胥黃木水連空,曾讀韓碑訪祝融。

安得六丁機萬弩,岷江西去海潮東。《送程孚叟知歸州》蘇籀 岷江浮萬裏,吳嶠駐彌年。

笑理歸艎去,牢愁失眼前。德門桑梓盛,佳郡鹡鴒聯。

委寄參羊陸,宜知備敵先。《拄杖示子遹》陸遊 拄杖相從四十年,交情耐久獨依然。

西窮巫峽岷江路,北抵岐山渭水邊。早已歸休弄泉石,老猶緩步歷風煙。

會同缽袋並禪版,付與兒孫世世傳。《蜀酒》高斯得 我辭相國歸,遺我酒十器。

拜受起潸然,為上有蜀字。狐貍之所嗥,種秫寧有地。

得非父兄血,或是鄉人淚。我飲不下咽,思廣相國賜。

願得投岷江,鹹使西南醉。《古意》武元衡 蜀國春與秋,岷江朝夕流。

長波東接海,萬裏至揚州。開門面淮甸,楚俗饒歡宴。

舞榭黃金梯,歌樓白雲面。蕩子未言歸,池塘月如練。

6. 描寫岷江的句子

岷江水,它不曾忘記

作者: 浦敏艷2016年09月06日閱讀: 25 次抒情詩

211年 我走過妳的身旁

從阿壩洲下來的岷江呵 水聲滔滔

仿佛把流年歲月的蒼桑 已經遺忘

醒目的“5·12大地震遺址”碑

卻像黑夜中的眼睛

無聲註視著川西大地

妳怎能跳過213國道上那道傷口?

震成半截的百花大橋

堰塞湖聳立著沒到樓頂的房子

高山之巔傾瀉而下的泥土流

和泥土流下埋葬的轎車

以及壹群曾經鮮活的生命

震落的巨石 滴血的顏色刻著“5·12”

羌族人的羊頭 躲在雕樓的屋頂哭泣

痛楚的裂痕與飾紋緊緊纏繞

大地不會忘了 幾年前的那個時刻

岷江水怎會忘了

那山崩地裂 5月12日下午2:28

全國人民為之揪心的時刻!

川西大草原上的金雕

越過岷江上空

奮力翺翔 激越嘶鳴

烏雲追逐大雕而去

當我踏上映秀那片土地

卻驚詫山戀重換了日月

大地鋪滿錦繡華章

妳見那民居簇新亮麗 格局整齊統壹

街容煥然壹新 綠樹鮮花環繞

那爾瑪人的屋頂

不僅僅懸掛著

炎帝時代代代相傳的羊頭

他們如此心照不宣 如此發自肺腑

齊刷刷地遍滿了五星紅旗!

所有的高炮廣告、燈箱、樓頂門頭

寫滿了感恩戴德的語句!

他們只怕不足以表達

它們如此真摯、率直

不含半點雜疑 不含半點猶豫……

容我的眼裏含下淚吧!

岷江水靜靜地流呵

它壹定見證了壹段歷史

壹段黑暗苦難到光明重現的歷史

岷江水呵 它的懷抱裏依偎著它的子民

這段歷史 它永遠銘記

壹定會告訴每壹個子民的後裔……

7. 關於大渡河的詩句

水湍急,山峭聳,雄關險,豺狼兇。

靳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夾道迎。

安順場邊孤舟勇,踩波踏浪殲敵兵。

晝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窮追奪瀘定。

鐵索橋上顯威風,勇士萬代留英名.。

大渡河的地理位置:

位於中華人民***和國四川省中西部,歷史上被作為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為麻爾柯河、阿柯河,在久治縣)經阿壩縣於馬爾康縣境接納梭磨河、綽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後稱大金川,向南流經金川縣、丹巴縣,於丹巴縣城東接納小金川後始稱大渡河,再經瀘定縣、石棉縣轉向東流,經漢源縣、峨邊縣,於樂山市城南註入岷江,全長1062公裏。

大渡河的歷史意義:

大渡河鐵索橋中國現存的古老鐵索橋之壹。又稱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九月動工,次年四月完工。橋凈跨 100 米,凈寬 2.8 米,橋面距枯水位 14.5 米。全橋***用鐵索鏈 13 根,其中 9 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橫縱木板作橋面,可通行人、畜; 4 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橋面兩側。東西橋臺用條石砌築,高 20 余米,上建有橋亭,有清康熙題寫的“瀘定橋”匾額和瀘定橋碑記。錨定坑設在橋臺後,寬 2 米,長 5 米,深 6 米,豎直埋置生鐵樁 8 根,另有長 4 米、直徑 20 厘米的錨樁 1 根,橫臥在鐵樁後面, 13根鐵鏈就系在錨樁上。大渡河鐵索橋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懸崖絕壁之間建修跨過急流的艱巨工程而聞名。; 1935 年 5 月 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曾以奇兵強奪瀘定橋,紅軍遂過大渡河。毛澤東《長征》詩有“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句。 1950 年以後曾多次維修,並建立陳列館,展出大渡河鐵索橋戰鬥史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